跟着总书记看中国|“新农人”的兴农梦

来源: 凤凰网
2024-06-17 19:15:04

  江淮大熟,安徽继续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重要力量。今年1月25日,安徽发布消息:2023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1.1亿亩,粮食产量830.2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

  14亿多人口要吃饭,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2022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让徐淙祥又意外又感动。

  与土地结缘、与粮食为伴50多年,被誉为“安徽麦王”的徐淙祥,一直潜心 钻研农业科学技术,2010年牵头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逐渐成为当地种粮大户,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种粮标兵”等称号,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称为“种粮能手”。

  殷殷嘱托,牢记心间。多年来,徐淙祥坚定科学种粮的信心,屡屡创下小麦、玉米、大豆的安徽单产纪录,其领衔或参与研发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在黄淮地区得到大范围推广,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法宝”。

  现代农业的发展,让“面朝黄土背朝天”逐渐成为过去。2018年,徐淙祥的孙子徐旭东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跟爷爷一起种粮,成为一名“新农人”。

  几年下来,当初那个青涩的小伙子已经皮肤黝黑,说起农业生产头头是道,全程机械化、计算机操作、数据分析、品种试验……现代农业越来越让年轻的徐旭东着迷。

  此间经济专家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州新区相继落地,让福建成为中国优惠政策落地最多、最集中的省份之一。

  生产线上各类设备有序运行,一张张气凝胶保温毡陆续下线……重庆市长寿区中化学华陆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

  北起中国昆明,南连老挝万象,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作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于2021年12月3日开通运营。中老铁路开通一年多以来,黄金线路效应初显,累计发送旅客突破900万人次,发送货物超1200万吨。其中,2022年日均发送旅客2.9万人次。

  据介绍,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台湾居民居住证是台胞在大陆就业、就医、置产、开户、融资等的重要凭证。然而,在一些公共服务类网站“注册”界面的证件类型中很多并没有“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台湾居民居住证”的选项,台胞无法完成实名制注册和认证,导致其在使用权限方面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台商台胞信用体系建设。

  这4年中虽然也遇到过其他的剧本,但作为和阿瑟·米勒自身经历有着极高相似度的一部作品,剧本最打动何冰的是“戏本身很中式”。“我不了解西方文化的精髓,我只能根据自己的体验去读解它,这个戏说的恰是全人类都面临的问题。表面呈现的是哥俩如何分一堂家具,但又远远不止这个表象。剧作把我们所能面对的人物关系都写到了,父母、姐妹、兄弟、朋友、上下级等等。更有趣的是还把几个演员放在不一样的年龄段和阅历中进行表达,三位男演员代表着那群很努力的人。每个人都追求圆满丰盈,于是人跟自我的矛盾就出现了,而这个矛盾基本就是无解的。”

<strong>  培育新增长极</strong>

崔佳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