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剧《东方白鹳》扬州首演 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02 05:59:38

  中新网扬州4月26日电 (汪莹 崔佳明)26日晚,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木偶剧《东方白鹳》在扬州戏曲园剧院上演。该剧由扬州市木偶研究所创演,以高邮人民与东方白鹳相依相存、相亲相爱为主线,展现人类与自然的精神对话,启迪人们以平等的态度思考与其他物种的和谐共生,艺术化诠释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扬州杖头木偶戏是中国偶戏业界的重要代表,已经成为扬州广交五湖四海宾朋的重要纽带。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高邮地区河湖纵横、鱼虾资源丰富,每年吸引着200余只东方白鹳来此过冬,让这里成为了全国第二个“东方白鹳保护地”。

  木偶剧《东方白鹳》是一部以扬州杖头木偶表演为基础,结合流行音乐、扬州小调、戏曲表演,融合了多媒体等舞台表现手段的艺术作品。该剧讲述了高邮湖畔的傍湖小学来了一个叫白羽的转校生,他对内向的同学丫儿十分关注。在白羽的鼓励下,丫儿战胜怯懦,放声歌唱。这时白羽却来向他道别,丫儿才发现,白羽竟是她救助过的一只东方白鹳。

  编剧罗周、王洁、崔绪军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让无惧风浪、长途迁徙的东方白鹳化身“白羽”鼓舞着每一个生命,帮助丫儿克服自卑、突破自我、实现成长。故事中揉入真实的细节,刻画人们主动 保护动物的积极转变,促成了东方白鹳永久居留在高邮这片水土上。在音乐表现方面,由吴可畏担任作曲,全剧通过歌词、旋律和音乐编配的巧妙融合,让观众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动物的勇敢、儿童的纯真,达到了音乐和人物情感的美学统一。

  舞美呈现上,主创团队凸显扬州乡村宁静、民风淳朴的艺术风格,舞台背景将文字、音乐的美具象化,形成一幅幅气韵生动的图景。导演董红意象化编排东方白鹳与孩子们一起飞翔,是对童心、童真、童趣的歌颂,是孩子们心中对自由、对天空的向往。在当代审美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记录人与自然的互动,是将木偶艺术推向更广阔、更先进的创作视野。

  据了解,该剧将于今年下半年赴全国各地巡演,让更多观众感受清新、浪漫、童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

  身着动物园的棕色制服,头发白了一小半,福田丰俨然一副学者模样,寒暄时话不多,说话时目光朝向略低于镜头的方向。不过当问及园内几只大熊猫的情况时,他的神情立刻活跃起来。

  (一)利用联合国大会和各相关委员会、安理会、相关机构以及其他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等平台,根据各自职责,围绕和平与安全问题广泛讨论沟通,提出共同倡议主张,汇聚国际社会应对安全挑战共识。

  “接下来的3-4年,中国船企将迎来交船的高峰期,其中高技术船舶占比将大幅提升。”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预测。2023-2024年,中国计划交付44艘15000TEU及以上大型集装箱船,占当年造船完工量20%以上。2025-2026年,为大型LNG船集中交付期。

  德尔托罗于幼年随父母从古巴移民美国,从美国海军学院毕业后,曾在美军服役22年,随后从资深海军指挥官改任美国海军部部长,在上任后力主扩大美国海军规模。他上次被中国网友关注,是因为他在2022年10月曾宣称“要对中国展开威慑战略”,希望美国能既避免对华直接冲突,又能靠威慑阻止两岸统一。

  2022年8月8日,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在外高桥造船正式开工建造,编号是H1509。“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已初步掌握大型邮轮设计建造关键核心技术,是向大型邮轮批量化、系列化建造迈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国产大型邮轮总设计师陈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大熊猫是季节性发情动物,在自然分布区每年仅在春季发情一次,圈养大熊猫也同样如此。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资料显示,圈养条件下雌性大熊猫5岁左右,雄性大熊猫6岁左右进入性成熟,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每次发情高峰期只有短暂的2~3天,一般每年3-5月发情。

陈胜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