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用大熊猫开展针对人类的基因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21 06:51:05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陈溯)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定震20日在北京表示,用大熊猫开展针对人类的基因研究没有任何意义,属于伪科学命题。

  当天在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为参加过大熊猫年度优化配对繁殖专家论证会的专家,刘定震介绍保证大熊猫圈养种群遗传多样 性有关情况

  他介绍,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熊猫人工繁育,于21世纪初突破了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存活难等三大难题,种群得以快速增长。

  刘定震解释道,在制定优化繁育配对方案时,通过计算亲缘系数,排除掉3代以内有直系或旁系血缘关系的个体配对。因此,目前包括所有旅外大熊猫在内的圈养种群,如果存在近亲关系,都不允许配对繁殖。经科学评估,在现有技术条件和管理措施下,大熊猫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可长期维持。

  刘定震说:“我也注意到,最近网上出现一种观点,认为大熊猫基因与人类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因此旅外大熊猫存在被利用开展同源基因实验、打‘基因战’或者被克隆的风险。”

  优先选择鱼,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张北县,踏着皑皑白雪进入德胜村,走进困难群众徐学海、徐海成等人的家中。总书记问徐海成,家里有多少亩地,种些什么,收成怎么样?

  “食补”成年夜饭新宠

<strong>  遇到几次爆胎</strong>

<strong>  自驾三亚堵车11小时 机票酒店水涨船高</strong>

  “没订上餐厅,点一桌同款外卖也挺好。”广东的李乐乐说,在家吃没有时间限制,大家聊得更尽兴,小孩子也能在一旁玩乐。

郑彦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