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腰果产业前景广阔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30 13:39:59

    近年来,腰果消费市场持续扩大,作为全球最大的腰果供应地,非洲腰果产业发展迅速。一家市场分析机构发布的报告预计,2024年非洲腰果市场规模估计为8.2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9.8亿美元。

    非洲的自然环境适宜腰果生长,据统计,约有20个非洲国家种植腰果树,在全球市场上交易的未去壳腰果中约有90%产自这些地区。科特迪瓦、坦桑尼亚、尼日利亚、贝宁、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和加纳等国是腰果种植和出口大国。

    科特迪瓦是非洲最大的腰果出口国,以遥遥领先的腰果产量引领市场。一方面得益于当地腰果树树龄短,一般腰果树在种植后4年到5年开始结果,15年后其产量趋于下降。在科特迪瓦,大多数腰果树树龄都比较短,产量较高,种植面积超过10%的腰果树的树龄不到10年。另一方面科特迪瓦政府重视投资腰果产业,持续扩大果树种植面积,选育优良品种,推出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当地价值链建设。此外,来自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资也极大促进了科特迪瓦腰果产业的发展。得益于这些资金,阿比让等多个城市已建立起腰果加工中心。

    复杂的加工工序让腰果身价倍增。挂在树上的腰果并不像我们在超市里看到的那样,其实,腰果树的果实由膨大的肉质花托和着生在花托上的坚果两部分组成,人们吃到的腰果就包裹在下部坚果坚硬的果壳中,果壳含有漆酚,人体直接接触会引起溃疡。因此,加工者先将采摘到的坚果摊在太阳下暴晒,再戴上手套用小刀把坚果壳撬开,在部分地区,机器去壳正在取代人工去壳,但去壳后的两个关键步骤仍然完全依赖人工,一是烘烤,以完全去除毒素,二是去除腰果外皮,外皮中的单宁酸会刺激食道,这一步骤对工人熟练度要求很高。剥出的成品品相如何直接决定了价格,越大越完整的腰果价格也越高。另外,腰果一年只能收获一次,只能储存在阴凉避光干燥的环境中,储存成本较高,这使得腰果价格在一年内往往起伏不定。

    在非洲,由于缺乏腰果加工工业,腰果的去壳率不足15%,绝大部分腰果未经任何加工就以低价直接出口到印度和越南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去壳腰果都由亚洲提供,到了欧美市场,经过精心烘焙和用心包装的去壳腰果再次升值。据估算,从印度到欧盟的腰果仁出口价格约为科特迪瓦腰果农所得价格的3.5倍。在欧洲进行二次加工后,腰果的价格是印度出口价的约2.5倍,是科特迪瓦农场价的约8.5倍。

    非洲腰果产业不乏优质稳定的原料供应,但想在全球市场争取更多利润,必须立足从生产、加工到贸易的整个腰果价值链,尽快推出合适的产业扶持政策,包括确保农民获得优质苗木、技术知识和市场信息;改善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以更好地连接腰果农场和加工场;加强腰果加工商的能力,以满足潜在的国外市场的质量标准。

    近年来,塞内加尔政府较为重视当地腰果产业发展。2022年,塞内加尔国家战略实施委员会发布了《振兴腰果行业战略计划》和《腰果产业链协同发展手册》两份文件,这两份文件总体规划了塞内加尔的腰果产业发展,旨在提高腰果产量、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去年,塞内加尔主办了第17届非洲腰果年会,宣称将从科特迪瓦的腰果生产模式中汲取灵感,希望通过主动学习和良性竞争,缩小与后者的产量差距。这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目前,在塞内加尔整个腰果产业快速发展。据当地媒体报道,塞内加尔腰果行业联合会日前宣布,2023年,塞内加尔腰果产量达16万吨,价值约950亿西非 法郎(约合1.425亿欧元),产量较2022年的8.7万吨大幅上涨,主要产区为南部济金绍尔地区。另据塞内加尔有关部门统计,腰果产业已创造约10万个工作岗位。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strong>(国际观察)面对“北溪”爆料 西方为何遮遮掩掩</strong>

  除水口口岸外,龙州县境内还有国家二类口岸科甲口岸和水口、科甲、那花、布局4个边民互市点。龙州县官方表示,该县将继续推进口岸通关“两降一提”,优化完善各项口岸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加快完善口岸、互市点的交通物流、通关查验、冷链仓储及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口岸、互市点发展承载力,打造高效便捷的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国际大口岸。

  中国气象局近日专门召开全国春耕春播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视频会议,强调全国各级气象部门要统筹推动气象为农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力提升春耕春播和春季农业生产气象保障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气象智慧。

  1996年出生的王某,初中毕业后就一直辗转在汽修店、饭店、工厂打工。2020年10月,王某入职某大型寄递公司,在该公司的下属子公司担任全国客服。2021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某在网络上浏览公司相关贴吧,看到有人发布消息“有某寄递公司的客服吗”,王某心生好奇,加了对方留的QQ号码。

  记者:王腾飞 李振北 王峰 武思宇 汪健 胡马姆(报道员)蒙塞夫(报道员)毛磊

  “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群体以梦想为翼、以奋斗为梯,牵引神舟飞天、领航嫦娥奔月、操控天问探火、托举空间建站,一次次攀登科技高峰、刷新中国高度、创造中国奇迹,让火热青春在浩瀚太空熠熠闪光。”中心主任李剑说。

林宛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