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为房颤手术提供安全新方案

来源: 奥一网
2024-06-27 05:12:27

  中新网杭州6月26日电(张煜欢)房颤是现今发病率极高的心律失常疾病。目前房颤治疗已进入节律控制时代,窦性心律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导管消融则是重要的维持窦性心律治疗方法。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成功完成全国首批使用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的房颤射频消融手术一例。这例手术的成功完成,也为医院房颤疾病的高效、安全治疗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资料显示,每过25年,全球房颤患者的总数将翻一番,这不但给广大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也加剧了家庭和社会的护理和经济负担。由于具备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症状,减少复发,改善患者预后等优点,导管消融术当前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作为一种治疗房颤的介入技术,确保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是重中之重。

  接受本次手术的是一位75岁的患者,平日生活中受房颤困扰,频繁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等不适。由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过检查和评估,浙大邵逸夫医院心律失常诊疗团队的蒋晨阳教授决定采用业内最新的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为该患者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这一款射频消融导管在压力监测的基础上,配置了6个温度感受器,可提升温度感知灵敏度,同时通过实时温度反馈智能自适应调节功率和盐水灌注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术者更安全地进行高效消融;并新增3个微电极,助力诊断复杂心律失常中的特殊电位。

  蒋晨阳在术后表示:“房颤手术中,我们最关注消融质量和手术安全性,新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单圈隔离率,同时提高效率,保障患者安全。”

  据了解,此前不少房颤患者不愿接受手术的另一大原因是害怕术前的一项检查——经食道心脏超声。这个检查的目的是排除左心房血栓,保障安全,但检查过程有些痛苦。现在,浙大邵逸夫医院还可实现心腔内超声手术全程实时监测,患者不再需要提前做经食道心脏超声,不仅减少了术前痛苦,在术中还多一分安全保障。

  上述流程的变化,也让患者能够当天入院、当天手术、次日出院,提升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完)

在卡塔尔世界杯到来之际,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微信公众号11月19日刊文《世界杯大幕即将拉开,想赌球?请收手!》介绍了多起网络赌博案查办案例。

阿根廷的世界杯玄学,由不得你不信啊!

全场比赛下来,贝林厄姆触球113次,准确传球92次,成功率高达95.8%。送出1次关键传球,8次长传7次成功,2次过人全部成功,8次地面对抗6次成功,激进8次丢失球权。这是一名19岁的小将在世界杯这样的顶级舞台的首秀,如此表现让人无可挑剔!赛后拿到了8.2的高分,仅次于打进2球的萨卡。他的中场搭档赖斯得分7.0,表现完全是2个级别。

听完之后,真TM洗脑!

国际职业足球运动员协会(FIFPro)称,往届世界杯,球员平均有31天时间准备世界杯,或者恢复伤病。但如今,对一些球队而言,这个时间只剩下一周。

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属于资产配置中防御性资产,大多时波动较小,属于比较好的底仓资产,根据大类资产的不同表现阶段,底仓资产可以市场调整比例,进行高配或者低配。债券和股票大多时候处于“跷跷板”,呈现此消彼长,所以在资产配置中,债券甚至比股票更为重要。

黄洁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