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幼共托解决“一老一小”照护难题

来源: 中青网
2024-06-16 19:52:27

  阅读提示

  近两年,不少城市试点老幼共托模式,一站式解决居民养老、托育两大难题,让“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后顾之忧得以缓解。

  “爷爷,您跳得不对,应该左脚抬起来!”近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一家托育园的户外活动草坪上,一群“老小孩”与“小小孩”排好队形,正踩着节拍跳舞,孩子稚嫩的纠正声引得老人们爽朗大笑。

  一个场地实现老幼双重照料

  2023年上半年,广东厚德世家养老在其运营的社区长者服务中心布局托育点,并利用现有场所,改造出50~100平方米的空间,为老人、孩子各提供15个托位。

  “老人将孩子送到长者服务中心后,就能在这里参加老年课程学习,或者各式兴趣活动以及理疗养生。”厚德世家养老创始人马静说,一个场地、一家机构解决了老人和孩子的双重照料问题。

  养老网点为老人提供短期托养、康复训练、助餐助浴、老年大学等全方位服务;托育园提供全日托、半日托、科学育儿亲子课等一站式服务。

  谈及探索老幼共托服务模式的初衷,马静直言,她小时候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带大,对“隔辈亲”深有体会。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她,又积攒了丰富的养老行业经验,为探索老幼共托模式积攒了优势。

  为解决“一老一小”照护难题,近两年,不少城市开始试点老幼共托一体化模式。据媒体报道,我国拥有老幼共托相关企业36.2万余家。其中,去年新增注册9.2万余家,相比2022年同期上涨20.3%。

  “老幼共托模式的出现是一种市场行为,既是对传统服务模式的创新,也是企业自主选择的结果。”深圳市幸福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月明说。

  通过活动让老幼双向互动

  “老人和孩子会一起参加游戏、手工等互动课程。”沙河街道深铁懿府托育园园长陈园园介绍,“一老一小”团体形成角色分工,孩子们往往是“气氛组”,用笑声和动作传递快乐,老人则是实力派,在孩子们无法完成课程任务时给予帮助。

  记者了解到,一些老幼共托机构通过开展祖孙亲子课堂、老幼生日会等多种形式活动,丰富隔代教育知识。同时,在代际互动中,老人和幼儿的情绪价值得到充分满足。

  走进晚晴苑养护院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野趣横生的晚晴花园。这个由老人们设计打造的适老化共建花园,是幼儿和老人的户外乐园。花园外围挂满孩子们的童趣画作。在养护院内,老人和孩子能一起玩投篮套圈、积木搭建、绘画涂鸦、跳拍手操等互动游戏。

  “在居民区建养护院,创设阳光热闹的环境,能让老人更有活力。”马静介绍,很多老人并不喜欢独处,融入社会环境会让他们更有安全感,对生命的向往也会更强烈。对孩子而言,老幼共托模式有利于让他们通过日常生活学会尊老,同时接受生命教育。

  “老幼共融其实并不局限于养护院内,而是延伸到了家庭,架起祖辈、年轻父母间关于幼儿养育的沟通桥梁。”胡月明说,通过活动前教研、不定期的科学育儿讲座等,给老人创设机会了解年轻一代的教养观念,同时,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幼儿家长传递从祖辈流传下来的教养观念和礼仪,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

  “老幼共托模式让‘一老一小’在同一空间得到照护,有利于实现孝道和敬老优秀文化的传承。”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社区居家健康养老分会顾问邱传旭认为,在实践过程中,老幼共托不能仅停留在打通物理空间层面,更重要的是从文化层面实现共融。

  以开放心态尝试老幼共托

  谈及开展“老幼共托”业务的挑战,马静认为,幼儿园、托育、养老业务分属三个不同部门,企业在开展老幼共融业务时,审批、日常管理上都得跑不同部门,沟通成本较高。此外,机构往往还存在人才短缺问题。

  对此,胡月明亦有同感。他认为,“一老一小”分属不同部门主管,应打破部门间的界限,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此外,老幼共融需各方共同发力,例如,相关部门应引导年轻家长参加老幼共融活动,推动养老育幼观念转变,同时,加大行业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相关服务人员的地位,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科研机构、大学院校也应加强老幼共融体系研究,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导。

  在深圳市养老服务业协会会长陈开萌看来,老幼共托模式值得推广,一方面,小孩能让老人感受到生命力,对他们的健康和生命延续有帮助;另一方面,老人也能向孩子们讲述人生阅历故事。

  “但是推广该模式也会面临一些困难,例如,既有养老机构,又有幼儿园或托育园的场所并不多;一些家长可能对将老人、小孩共托存在顾虑。”陈开萌建议,相关部门应鼓励和引导机构尝试新模式,家长也应以开放心态尝试老幼共托。

  人才方面,为了吸引更多人才,淄博迭代推出“人才金政37条”“人才金政50条”,建设人才公寓3万套、建成青年驿站39处等。在“人才金政50条”,对引进的本科、硕士、博士分别给予20万、30万、60万的生活、购房补贴,堪称省内“最强”人才政策。

  李亮认为,这是一种很有益的尝试,但步子仍迈得太小,每年通过的原创推荐项目很有限,“多数通过的项目背后都由院士推荐和支持”。杨卫建议,基金委应继续夯实推荐者的责任,进一步扩大项目资助额度,容忍一定的失败率,并采用滚动式支持,“重点不在于你支持了多少项,而是确实支持了一些好的项目”。

  美国并没有答应派遣美军到乌克兰支持泽连斯基抗击俄军;甚至连稍微先进一些的飞机、坦克都不愿意拨付给乌克兰。与此同时却又要求北约的欧洲国家向乌克兰输送武器。

  近期民进党政客所谓“大陆高铁没有靠背”的雷人雷语持续受到各界嘲讽和鄙夷,岛内知名媒体人黄智贤和一众“网红”等纷纷拍摄乘坐大陆高铁的视频“打脸”无知造谣者。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9635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8598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0015人。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当月,全国查处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021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0285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6810人。

  中国元首昨天在通话中再次强调,这实际上也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他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反复重申的一贯立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世界有目共睹的是,中国元首本人早就躬身入局,运筹帷幄,就危机相继提出了“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鉴于昨天中国元首最新强调的“三个不会”,在全球舆论场上引发如此强烈的关注与回响,我个人认为,它和前面提到的“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也应一体并置,还包括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中方发布的十二点立场文件,共同构成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方案,是一整套大国立场与决策逻辑。俄乌危机延宕一年多,之所以至今没有平息迹象,不但直接冲突方死伤惨重,代价高昂,外溢影响与冲击也在持续扩散,尤其在能源与粮食市场,整个世界都在为此埋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助推,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的国家有之,拱火浇油加剧冲突的国家有之,趁机牟利大发战争财的国家更有之,美国不是有人公开鼓吹“不惜打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吗? 

赵佳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