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台商协会会长:台青“登陆”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02 17:01:47

  中新网合肥1月23日电 (记者 张强 赵强)“台青来大陆发展首先要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后,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绝对会有收获;其次要有技术和能力,最后是运气。即使一开始运气不好,只要你努力几年还是会成功的。”23日,正在列席安徽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合肥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谢建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2009年,从事建材行业的谢建宝因公司业务需求,来到合肥发展,这是他首次“登陆”创业,一待就是15年。“刚来合肥时,正赶上合肥大建设,我们企业也在合肥城市更新中发展壮大了起来。”

  近几年,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 和合肥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谢建宝顺势而为带领企业转型,于2022年开始另外投资发展光伏发电产

  谢建宝说,合肥发展速度非常快,到处是高楼大厦,产业配套完善,生活也很便利。“合肥的产业发展定位很清晰,这几年芯片、电动汽车、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台青来合肥发展大有可为。”

  谢建宝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合肥生活工作的台胞台属超3000人;近五年来,有近70家台资企业落户合肥,投资总金额超500亿元人民币,其中多为科创企业。“这足以见得台胞台商青睐合肥这块科创热土。”

  2023年11月,花甲之年的谢建宝当选合肥市台商协会会长,他有自己的规划和期许。“希望更多地为在合肥的台胞服务,为台皖交流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像我这一辈来大陆投资兴业的台商大多从事传统行业,单纯借助大陆市场来做生意,并且多是独自一人过来打拼。”谢建宝说,如今,来合肥发展的台湾年轻人绝大部分从事高新技术和新兴行业,他们有学历、有能力,多是专业领域的人才。同时,他们都是携家眷一起过来,会在合肥买房定居,这渐渐成为一种趋势。

  今年是谢建宝首次列席安徽省政协会议,他饶有激情地在会议上“抢麦”发言,台青来大陆创新创业是他最关心的话题。谢建宝认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主要缺资金,缺人脉。各地政府应搭建更多平台,帮他们介绍资源,等他们开花落地后亦会回报当地。

  谢建宝建议,要利用好在皖台胞台商的关系和人脉,他们是安徽最好的“代言人”。合肥现在营商“大环境”已经做得很好了,正在逐步把服务落实在细微之处,小细节往往更能打动人。

  谢建宝坦言:“大陆一直很支持台湾青年‘登陆’创业,出台了很多政策。”下一步,合肥市台商协会将通过协会名义去台湾那边帮助合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促进台皖经贸、文化交流,让更多的台青来合肥创新创业。

  如今,谢建宝的大女儿谢璧如也来到了合肥,跟着父亲在公司里学习。谢璧如说:“我身边很多台湾朋友对合肥的评价很高,我也准备在这里买房定居,像爸爸一样圆梦于此。”(完)

  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英才教授王生也指出,虽然美韩不断提到所谓朝鲜“核导威胁”,但却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加强落实美国延伸威慑执行能力,商讨美方适时向韩调遣战略武器,督促“萨德”系统的重新正常运转等,才是此行(重头)议程。

  据悉,春节期间,四川省开展文化旅游活动2000余场(次),144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实施景区门票减免等优惠政策。此外,四川全省联动开展“安逸四川新体验”活动,线上线下发放抢购券、消费券、抵扣券等“财政+市场”组合“大礼包”,累计7400余万元。

  <strong>(八)大力支持多业态创业。</strong>鼓励和引导搬迁群众结合自身优势特长,围绕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社区便利服务、产品组装加工、现代物流等领域开展创业,在安置区及其周边大力发展“小店经济”“夜市经济”。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安置区建设实训基地、创业园区等创业载体,引导具备创业能力和意愿的搬迁群众优先入驻,按规定给予创业补贴、场地租金和管理费减免、水电费用优惠等扶持政策。优化创业服务体系,强化创业培训,向安置区创业群众提供市场开拓、管理辅导、品牌打造等深度服务,引导当地龙头企业带动搬迁群众依托其产业链创业发展。

  2月2日上午10点,胡鑫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在江西铅山县召开。发布会上,江西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专班及市县相关部门,将发布胡鑫宇事件最新调查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预期寿命增加,癌症将变得更常见。世卫组织表示,预计未来几十年癌症新发病例数将大幅增加,到2040年全球新发病例数将比2020年增加近五成。

  <strong>(六)强化合法权益保障。</strong>切实保障搬迁群众在迁出地原有合法耕地、林地、草场等承包经营权以及各类农牧业补贴和生态补偿等权益,探索整合利用腾退宅基地和碎片化集体建设用地,加快土地流转。做好迁出地和迁入地间各类社会保障政策转移接续工作,确保搬迁群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等应保尽保。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采购意外伤害保险、商业护理保险等方式,提升困难搬迁群众保障水平。加强对搬迁群众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精准落实各类帮扶措施,对搬迁后出现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人员按规定及时给予临时救助。鼓励支持各地在迁出区开展土地规模经营、依法依规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或油茶等木本油料种植项目,退耕还林还草,盘活迁出地土地资源,不断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

徐嘉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