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LPR继续“按兵不动”,三季度存下调可能

来源: 房天下
2024-06-21 08:59:10

  本报记者 刘 琪

  6月20日,新一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出炉。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6月20日,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3.95%。两个品种报价均维持前值不变。

  本月LPR“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6月17日,央行对到期的MLF(中期借贷便利)进行续作,操作利率维持2.5%不变。基于MLF利率是LPR报价的锚定利率,其变动会对LPR产生直接有效的影响。因此,在MLF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本月LPR调降的概率大幅降低。

  截至本次报价,今年以来,1年期LPR一直保持3.45%;2月份时5年期以上LPR下调过一次,下行25个基点至3.95%。

  在温彬看来,当前部分贷款利率已经较低,LPR维持不变,也可缓解贷款利率过快下行而导致的资金空转套利行为,提升资金运行效率。

  展望后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受物价水平偏低影响,当前实体经济实际融资成本偏高,三季度LPR有可能跟进MLF利率下调, 也不排除因监管层叫停“手工补息”等带动银行存款成本下降,驱动LPR报价单独下

  “4月份以来,银行端通过叫停‘手工补息’、停止发售智能通知存款,以及各地中小银行跟进补降存款利率等,推动负债成本有所下行,减轻对公存款成本持续偏高和存款定期化带来的负债端压力。同时,为降低融资成本、维持银行净息差稳定,存款利率仍需要进一步下调,最快可能在年中至三季度落地,进而为后续LPR报价打开一定下行空间。”温彬表示,结合内外因素,政策性降息的实施条件也正逐步积累,窗口有望在三季度开启。

  王青认为,“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或指的是一些报价行给出的LPR报价偏高,没有准确反映的因素可能主要是影响加点的“银行资金成本、信贷市场供求、信用风险溢价”等因素。这意味着在银行资金成本显著下行,信贷市场供求关系向需求方倾斜,以及银行风险偏好上升、信用风险溢价下行的阶段,报价行对其最优惠客户的贷款利率下调,而给出的LPR报价没有随之下调。

  王青进一步表示,着眼于完善现有机制,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报价行数量扩容,降低单个报价行对于LPR报价的影响力。可以看到,2024年1月份,报价行数量从18个上调至20个。二是强化责任追究,对报价利率持续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异常报价,进行实时监督和事后跟踪调查,必要时可据此对报价行名单进行调整。

责任编辑:张文

  一般来说,至少要4颗卫星的信号才能确定位置坐标。低轨卫星离地面更近,要覆盖全球信号,所需卫星数量远超于中高轨。卫星数量越多,定位越精准。

  另据多家媒体消息,在浙江杭州、安徽合肥等地,部分酒店表示,希望客人能主动告知感染情况,有助于酒店做好消杀,提供限定的服务。

  在企业提高产能、打击“黄牛”、政府调配三方出力下,“抗原难题”正在逐渐缓解。李津表示,“医疗器械的生产扩容,比药品的扩大生产规模的限制更少,短期内扩大产能更容易。”另外,赵先认为“感染高峰过去后,抗原的需求量也会有所回落,政府调配保供也在努力。”多方因素共同促进,抗原行业很快就会恢复常态。

  聂春雷表示,为提升基层应对能力,各地要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社区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工作;为基层提供必要设备条件,特别是要把基层相关药品和一些抗原检测试剂盒配备充足。人手方面,他提出,要增加基层人力,短期内通过上级医院下沉,还可以招聘近五年来已离退休的工作人员。

  浙江唯一一家布洛芬生产企业康恩贝制药,目前停下了银杏叶片、普乐安片生产线,将产能让给布洛芬,各条生产线24小时不停机。康恩贝相关负责人表示,布洛芬日产量将逐步增至6万盒,到1月中下旬将达到12万盒。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教授12月19日在接受“医学界”采访时提示,接下来的一两周内会迎来重症高峰,因此各医疗机构应该早做准备。

蔡佩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