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黄仁勋点出“致命伤”,台当局还装听不见

来源: 北青网
2024-06-09 01:48:56

  来源:直新闻

  美国半导体公司英伟达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日到台湾地区开展商务活动,并于今日(8日)离台,台湾媒体对黄仁勋此行高度关注。台湾“中时新闻网”、“联合新闻网”今日报道指出一个重点信息:黄仁勋离台前夕指出了限制台湾科技发展的“致命伤”——电力短缺,但民进党当局却置若罔闻。

  台湾“联合新闻网”今日发表题为《黄仁勋没被听见的话》的评论,文中指出黄仁勋在台期间抛出想在台湾设置第二个研发中心的意向,立即有九县市上场开抢,也随即牵动房地业者的敏锐神经。但是黄仁勋有一句话却没被“听见”,他说:“台湾需要更多电力(We need more power in Taiwan)。”“当然,电力不足是个挑战(Of course, power limitation is a challenge)”。

  评论指出,黄仁勋把这话留到离台前夕才说,可能是不想破坏美好气氛。毕竟,全台都处于发展AI的热头上,说实话未免太扫兴。然而AI和半导体都是“吃电怪兽”,缺电绝对是个致命伤,这点很现实。没有电,再神的机器人也动不了,因此黄仁勋又不能不把话说出来。

  实际上,关于台湾处于缺电危机之中的话,台湾民众以及从业者说个几万遍也没有用,因为民进党当局永远听不见。除了黄仁勋,“台湾美国商会”最近也再度表示忧心,担心电价机制不够透明,但民进党当局的经济部门只是再度打哈哈。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美国商会”6日公布的2024年白皮书表示,台当局应保持稳定的电价,才能让企业有效分配资源、投资并拟定商业策略;总是突然公布电价调涨不但会影响企业营运,也阻碍企业成长。“台湾美国商会”成员希望电价调整能够透明且具有可预测性,并称期待能够参与电价费率审议会的会议讨论。

  不过民进党当局经济部门对此的回复,有点答非所问。民进党当局经济部门称,俄乌冲突后出现能源危机,台湾地区的电价比其它国家及地区而言,涨幅较低,例如2020至2023年间,日本工业电价调幅为36%、韩国为87%、德国为34%、法国为160%、英国为126%,而台湾地区约仅上涨3成,相对和缓。

  民进党当局经济部门的逻辑是电价涨幅低,是台湾的产业竞争力。对于供电的稳定性、如何实现脱碳目标、以及发展AI等高科技产业会否导致用电需求大幅度增加等问题民进党当局经济部门却绝口不提。

  和硕董事长童子贤近日指出,“虽然我们目前预测电力够,但是AI的成长速度目前是不是可以准确预估?我的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当AI以爆炸式方式跳升时,市场成长速度会很快,或许明年就要重新讨论这个话题,所以应该要把电力再估计一遍”。

  童子贤还十分忧心台湾的供电稳定问题,他说:“虽然宣称能够供应电力,但这个电力是稳定的电力吗?因为有些能源的表现方式是间歇性发电,有风就有电,没风就没电,有太阳就有电,没太阳就没电。这些都是间歇性的,必须要考虑。无论是AI,还是半导体晶片制造,都必须是以稳定的电力供应为基础才能发展。”

  童子贤在民进党某智库机构担任副董,且外界指出他颇受台当局重视,这让人不禁生疑,民进党当局是不清楚台湾电力的问题,还是不敢提?

  台当局经济部门负责人郭智辉6月7日被媒体问及黄仁勋以及“台湾美国商会”担心电力不够的相关问题时宣称:“外界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目前我们所规划的绿能完全是够的”至于怎么证明完全够,郭智辉只字未提。

  有分析称,台湾电力系统目前陷入3个泥沼:第一,核电厂持续延役、停役,发生缺电、限电主因,就是台当局急于把核电厂淘汰,导致基载电力不足,而替代的燃气 电厂、天然气接受站等工程无法确实掌控,而再生能源的发展进度也不如预期。

  第二,发电成本大幅上升。根据数据显示,核能成本在俄乌冲突的影响下几乎没有改变,但天然气与燃煤涨了1倍。台湾现在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系统发电成本与国际能源价格直接挂钩。

  第三,二氧化碳碳排放强度居高不下。因为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台湾地区现在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以目前的技术条件看,不使用核电的话,2050净零碳排目标就是一句空话。台电若不采取非常措施,未来几年台湾陷入限电与分区停电的窘境,几乎已不可避免。

  作者丨段晓卿,深圳卫视直新闻高级主笔

责任编辑:刘光博

  列车抵达武昌站时,出站口人潮涌动。与前两年出站旅客排队等候做核酸不同,如今,这里是各种各样的旅行团接站人员在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对于已满23岁(相当于人类的80多岁)的“丫丫”而言,归国后的它将面临许多挑战,需要适应新的气候和时区,慢慢缓解对于陌生地方的紧张感。

  而回看二战以来历史,立陶宛明明曾经加入苏联。其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后,苏联领土包括立陶宛一事,获得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澳大利亚稳定同中国关系的最新举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评论称,法瑞尔此访将寻求解除对龙虾、牛肉和葡萄酒在内一系列澳大利亚输华商品的限制。新加坡《联合早报》称,法瑞尔访华对中澳经济而言都是好兆头,为强化两国外交关系奠定基础。《澳大利亚人报》称,此访将为澳总理阿尔巴尼斯计划今年晚些时候访问北京铺路。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主席戴维·奥尔森表示,与中国有业务往来的澳企“都希望看到两国关系恢复稳定”。奥尔森坦言,尽管“这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消除目前影响澳出口商的贸易障碍将是重建双方信任和信心非常重要的一步”。

  俄内部不乏赞扬中乌元首通话的声音。俄国家杜马议员德米特里·诺维科夫认为,乌克兰局势是现代世界复杂问题的一部分,要全面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应对与各方的对话持开放态度,“因此中国领导人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后与泽连斯基的通话是合乎逻辑的”。

  张罗分析,这或许和当下淄博客群有关。淄博烧烤出圈,前期到访群体主要是大学生,后期为周边城市短途游客,“以一日游、两日游为主,吃一两顿烧烤,周边转一圈就走了”。

蒋泓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