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毒品犯罪得到明显遏制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24 21:58:08

  中新网南宁6月24日电 (林浩)6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敏介绍,随着打击力度不断加大, 广西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总体呈下降态势,毒品犯罪得到明显遏制。

  当天,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以来,广西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和参与禁毒工作情况,并公布五起重大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陈敏介绍,2023年,广西法院共审结毒品案件2907件4596人,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629人,重刑率为13.68%。今年1—5月,广西法院共审结毒品案件1282件1825人,对罪行极其严重的覃培春、陈贵虎等毒品犯罪分子依法判处死刑,对黄海甜、李神、韦白等毒品犯罪分子依法执行死刑。

  从审判情况来看,2023年广西法院一审新收毒品犯罪案件数量,较2018年下降63.13%,但毒品犯罪在刑事犯罪总量中仍占有较高比例。

  2023年至今年5月,广西法院受理的毒品犯罪案件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件共计4110件,其中,大多数属于从境外走私输入、贩卖、运输毒品以及制造毒品、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等源头性毒品犯罪。

  广西毒品犯罪手段更加复杂、多样、隐蔽。境内外毒品犯罪分子相互勾结,线上线下交织更为紧密,他们采用体内藏毒、雇佣运毒、人车分离、人货分离手段愈加普遍,通过信息网络、物流寄递等方式实施的毒品犯罪明显增加。

  当前,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毒品犯罪还出现了用虚拟货币进行交易的新现象,犯罪手段更加智能化、隐秘化,给审判工作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

  陈敏表示,广西法院将保持对毒品犯罪高压震慑态势,加大对制毒物品犯罪、多次“零包”贩卖毒品、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毒以及非法持有毒品犯罪惩处力度。

  此外,广西法院将更加注重从经济上制裁毒品犯罪,依法追缴、没收毒品犯罪违法所得,加大财产刑适用和执行力度,严厉打击涉毒洗钱犯罪,实现“打财断血”“斩草除根”,铲除毒品犯罪的经济基础。(完)

  据介绍,中国种业发展近年来取得显著成就,近10年来审定、登记主要农作物品种达到3.9万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实现完全自给,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保持国际领先,种业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创新和重大新品种选育成效显著。(完)

  相较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以下简称“第九版”)的“区分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北京基层方案建议区分新冠病毒感染和新冠病毒肺炎。与第九版里新冠确诊标准为核酸检测阳性不同,北京基层方案承认了抗原检测的作用。

  【稀释促排浓涕】利用渗透压的物理原理,打开脓涕的离子键,降低黏滞度及弹性,促进其排出,换句话说就是稀释浓鼻涕可以更畅快流出来。

  二、入境检疫

  制作方式:以童子鸡、栗子、食盐、味精等清炖而成。

  不再对自香港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对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由海关进行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若属于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居所隔离或自我照护,其他情况提倡尽快前往医疗机构诊治。结果为阴性者,由海关依惯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常规检疫。

王乔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