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非遗美食盱眙小龙虾受海内外食客青睐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16 08:31:27

  中新社淮安6月14日电 (记者 徐珊珊)从入侵物种到夜宵顶流,小龙虾搭配秘制调料成为中国民众餐桌上的佳肴。在“世界美食之都”江苏淮安,非遗美食盱眙小龙虾凭借着十三香口味红遍大江南北,香飘海内外。

  “眼下正是小龙虾的销售旺季,公司已于5月30日出口约10吨熟制小龙虾至澳大利亚,约15吨熟制小龙虾将于6月底出口加拿大,让中国的小龙虾为全世界的餐桌增香添色。”江苏红胖胖龙虾产业集团董事长 芮锋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淮安盱眙盛产小龙虾,数据显示,当地80万人口中有21万从事小龙虾相关产业,2023年盱眙小龙虾总产值达306亿元人民币。“盱眙龙虾烹制技艺”也入选江苏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正值第二十四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6月13日晚,2万名食客齐聚盱眙,共享万人龙虾宴,一夜之间将25吨小龙虾一扫而空。

  法国企业家Sylvain Pilhion爱上了盱眙十三香小龙虾的味道,不远万里来“嘬虾”。在他看来,想要完全享受小龙虾,必须放下手机全身心投入,双手蘸满酱汁与朋友和家人一起品尝,“这是一个分享的过程”。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近年来,中国小龙虾产业蓬勃发展。2023年,中国小龙虾养殖面积达2950万亩、产量316万吨;消费需求持续旺盛,餐饮市场稳中有增。

  各商家纷纷创新口味,研发出泡菜味、荔枝味、榴莲味等数十种龙虾系列产品。在盱眙,餐饮企业也将青花椒、水果草莓和小龙虾“混搭”,推出潮流爆款,既满足口腹之欲,又迎合年轻人的好奇心理。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小龙虾消费观察》显示,年轻消费者是小龙虾消费主力军,“90后”和“00后”占比超五成。小龙虾的休闲和社交属性决定了小龙虾消费场景仍以餐厅和大排档的夜宵为主,“吃龙虾、喝啤酒、交朋友”的小龙虾消费文化深入人心。

  “趁着休假和朋友一起出来痛快吃喝,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小龙虾解决不了的,友情可以治愈一切,美食亦是如此。”上海游客林宇一边剥虾一边说道。(完)

  公开信息显示,日本、德国、法国等在苏州投资比例都很高,“以前是货物出口,现在生产能力都面临转移”。国内一些民营企业也只能跟着走,“因为你订单拿不到,可能只有到越南才能去做”。

  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刻意展示强硬,近年来成为包括加拿大在内一些西方国家的通病,这一方面是它们的对华认知和心态出了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它们面对国内激进非理性政治势力以及华盛顿霸权的脆弱与软弱。要说“外国干预”,加拿大的确有不少,但它找错了方向,对它干预最大的实则是华盛顿。但这些西方国家不仅没有勇气和能力去纠正自身对华政策偏差和错误,对美国的压力更不敢有反抗,还往往采取纵容和迎合的态度。这导致了美西方对华外交集体性的退化和误入歧途,而加拿大在其中算是个典型。

  特约评论员 管姚:我注意到,对这次会见,国际媒体相当关注,英国路透社、美国彭博社都在第一时间发布了电稿。按说一国外长会见驻在国大使属常态行为,但鉴于中美关系作为全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的份量,加上当前两国关系全面紧崩的真实现状,用秦刚今天见伯恩斯的表态,那就是“再遇寒冰”,所以在此背景下,这场会面吸引了全球媒体的目光。今天彭博社的报道标题特别强调,China’s New Foreign Minister Meets US Envoy for First Time,这是“中国新外长首次会见美国驻华大使”,当然我对出现在标题的“新”字,有保留意见,以今时今日全方位大国外交的强度与密度,强调这个“新”字,不合时宜,也不着调。你看,今天秦刚又飞欧洲连访三国了,大国外长着实够拼。同样可作对照的一个背景是,秦刚是在出使美国期间,获拔擢大国外长。在他离美返国履新之际,美国“Politico”新闻网站曾刊出长篇文章,指秦刚就任驻美大使期间,国务卿布林肯并未与其会面,美媒认定,这构成白宫外交团队的重大误判。

  今年一季度,常州、烟台GDP分别为2184.2亿元、2246.18亿元,增速分别达到5.7%、5.4%,均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深圳相比苏州转型步调是比较早的,目前的阵痛已经不明显了。”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近十年之前,深圳很多制造业就已经开始向东南亚以及像四川、湖南、广西等地区外迁,这些年看起来没有高歌猛进,但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为今天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基础。与之相比,苏州尽管也正在腾笼换鸟,推动产业转型,“但是从结构调整来讲至少比深圳晚了五年”。

  所以彭博社今天报道会见,还特别在导语中强调,这是几周来全球两大经济体间最高级别会晤,显示在“断然回绝”即所谓“rebuffing”拜登政府多次沟通请求后,北京可能会同意进行中美间更多高级别对话。但美国如果不能正视中美双边关系痛点所在,尤其是在两国关系不可逾越的底线红线问题上,不切实纠正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人做派,那么中美实现乃至保持高级别沟通对话的基础,是很难存在的,中美要打破关系寒冰,同样很难指望。从现在的态势发展看,中美关系要真正破冰可谓压力山大,而且美方还在持续“制冰”。最近的一个观察窗口,无疑是月内将在日本召开的G7峰会。现在美媒已经在放风造势了,拜登将在参会之际,有意裹挟更多盟国伙伴对华搞所谓AI技术围堵。更令人警惕的是,美方会否继续推动怂恿G7成员国炒作乃至干涉台海议程?

刘菁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