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依法从严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27 05:09:44

  中新社北京2月4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监会4日表示,依法从严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始终对欺诈发行行为予以全方位“零容忍”打击,坚决阻断发行上市“带病闯关”,从源头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如科创板上市公司泽达易盛、紫晶存储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文件存在重大财务造假,证监会分别对两家公司及责任人处以14250万元(人民币,下同)、9071万元罚款,警方对十余名责任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投资者获得超过13亿元民事赔偿。

  上述负责人表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一直是证监会的执法重点。近三年,共办理财务造假案件203件。其中,强化对“关键少数”的责任追究。奇信股份、宏达新材时任实际控制人被证监会分别开出1400万元、1000万元罚单;康美药业、獐子岛时任董事长分别被判处12年、15年有期徒刑。

  一是完善线索发现机制,综合运用现场检查、年报监管、舆情监测等多元化线索发现渠道,加大对涉嫌欺诈发行、财务造假问题线索的排查力度,坚持露头就打、打早打小,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二是对相关违法案件从重从快予以处罚,既要用足用好行政处罚的“财产罚”“资格罚”,又要加强与警方的衔接配合,对涉嫌刑事犯罪的公司和 个人一律移送追究刑事责任。同时,继续推动健全民事赔偿机制,对投资者进行实实在在的补偿。

  三是坚持“一案多查”,全面排查涉案相关中介机构,对违法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中介机构加大惩戒力度,督促其履行好“看门人”职责。

  春节前夕,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0摄氏度左右。在天津市宁河区一处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里,天津海关所属宁河海关查检科青年关员韩勃正在对一批进境种牛采血。

  关键词是一个“全”字。改革将整合形成统一的注册制安排,并在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和全国股转系统各市场板块全面实行。突出亮点是优化审核注册机制。此次改革保持交易所审核、证监会注册的基本架构不变,进一步压实交易所发行上市和信息披露审核主体责任,强化证监会对交易所审核工作的监督指导,提高审核注册的效率和可预期性,以更加公开透明的问询制度,倒逼出更加真实的上市公司。

  2023年1月27日,插画博主洛柒在社交平台直指AI滥用问题。“版权图片在机器学习上被滥用,不法盈利,以及所谓‘进步’的论调和对艺术家本人的指责,构成今天的局面。”

  未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申请发行股票或者存托凭证并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应当至少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一项:(一)预计市值不低于20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亿元;(二)营业收入快速增长,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且预计市值不低于100亿元;(三)营业收入快速增长,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且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

  “奇光传媒”APP是否合规?记者检索到奇光传媒集团的官方网站,通过网站上的联系方式尝试与该公司取得联系,一直未果。

  市场各方必须深刻理解注册制的基本内涵,把握好前进的方向和路径。

张瑞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