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70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何历久弥新?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29 01:08:45

  (近观中国)走过70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何历久弥新?

  中新社北京6月 28日电 题:走过70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何历久弥新?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郭超凯

  “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韧、历久弥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如是说。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一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从历史中走来,行至当下更显深意。

  时光流转,70年前,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纳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多年来,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十周年节点,中国都会举办隆重纪念活动,五项原则也被相继载入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遵循。

  在今次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回顾历史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了历史标杆,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指导,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汇聚了强大合力,为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贡献了历史智慧。

  有评论称,这一历史定位道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经70年岁月洗礼,历经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却始终被国际社会认同和接受的深层次原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0年来历久弥新,关键在于其充分体现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与各国希望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愿望一致。”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分析称,这一特点也使得五项原则可以跨越时空,持续为引领国际关系发展演变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指出,对中国而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载入了中国宪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对世界而言,70年历史充分证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和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前,国际格局正在深刻变革,世界和平与发展遭遇多重挑战。环顾当今世界,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延宕不止,个别大国重拾冷战思维,拼凑地缘政治“小圈子”,企图挑起阵营对立,地区和全球和平赤字、安全赤字不断加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答案能否经受住考验,是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时的一道现实问题。对此,习近平在今次纪念大会上明确表示,这个答案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不仅没有褪色过时,反而焕发出更加引人注目的光芒。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认为,从国际局势看,当前出现的地区冲突乃至战争背后,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没有得到有效遵守,进而导致地区国家失去和平与发展的机会。相比之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遵守得越好,支持力度越大,和平与发展越有保障。

  许利平进一步指出,面对地区冲突与动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精神更加展现出其深刻的时代价值,国际社会应该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以对话增互信、以对话解纷争、以对话促安全,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在外界看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久弥新,还在于中国持之以恒探索解答“国与国如何相处”的重大课题。正如习近平在大会上所言,70年后的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思想理念一脉相承。”崔洪建认为,这既反映出中国对外政策紧密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也体现出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面对世界之变和时代之变,主动因时因势提出解决方案的努力实践。

  张维为表示,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外交理念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背后也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源于“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传统哲学,对当前的国际社会仍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在历史的关键当口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中国再度高规格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对外传递出的信号清晰可见。正如习近平所言,面对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的历史抉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完)

  比如每日三餐定时定量就餐;保证几样重要的营养物质或者食物的摄入,包括但不限于优质蛋白;每日三餐做好荤素搭配,应该做到餐餐有蔬菜、每天有水果;保持充足饮水,少量、多次、规律性饮水,保持良好习惯。

  在近日举行的抖音电商“寻找同行者·优质内容分享专场”上,芳芳作为优质创作者代表到场发言,介绍了日常创作的经历和体会。她在现场说:“精心打磨的视频收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好多人对我家的食材感兴趣,想跟着一起做美食,销路就一下子打开了。”

  唁电写道:“星云长老是宝岛台湾宗教领袖、杰出高僧。长老一生精进熏修,兴隆道场,教观并重,宏范十方,遍撒菩提,居功至伟。长老以弘传中国佛教为使命,与老一辈高僧大德们一起,为台湾去除殖民化影响,恢复中国佛教文化传统贡献毕生力量;在岛内及世界各地创建道场,致力于推动和践行‘人间佛教’;成立国际佛光会,在国际上弘传汉传佛教和中华文化,汇聚佛门智慧,贡献世界和平,堪称一代宗师。”

  火爆的不只是滑雪培训。在山东高密,不少中小学生利用寒假参加篮球训练营,在教练指导下练习运球和投篮;在天津,腰旗橄榄球爱好者在比赛中边学边玩;在宁夏银川,亲水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刚恢复线下培训,就迎来大批学员……

  2022年1月至9月,新加坡旅游收入共计89.6亿新元,预计2022年全年旅游收入可达138亿至143亿新元,比2021年的18.9亿新元增长6倍至7倍,已经恢复到2019年新冠疫情前约50%至52%的水平。

  南国沃野。长江西陵峡畔,油菜春管正当时。2月9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南垭村1000亩的油菜花田,4台无人机飞旋喷洒肥料。“无人机施肥,省时省力,又节水省肥,还能提高产量,一举两得。”南垭村种粮大户杨倩说。

黄俊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