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国风丨非洲小伙迷上豫剧 成为戏中人感悟戏中情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16 12:06:30

  今天来认识一位来自非洲的小伙子,他不光中文说得溜,豫剧唱得还带劲儿。《花木兰》《大登殿》《清风亭》......谈起豫剧,他更是如数家珍。来听听这个来自喀麦隆的豫剧迷的故事。

  喀麦隆留学生 刘汴京:我来自喀麦隆,我的中 文名叫刘汴京。我是河南大学武术学院的一名博士生,同时也是一个戏曲爱好者。

  2017年,刘汴京通过了留学中国的申请,来到开封,就读于河南大学。他当时学习的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 ,但在一次学校的文艺演出中看到豫剧《花木兰》的表演。从此,刘汴京迷上了豫剧。

  喀麦隆留学生 刘汴京:从《花木兰》开始,他们在表演的舞台上,看他们的表演形式,我就感觉非常新颖。因为没有见过,我觉得很新鲜。然后问这些人,能不能学习?他说可以学习。只要你有时间学习,就可以学习。

2018年,在学了三个月豫剧之后,刘汴京专门拜河南豫剧名家李树建为师。

  喀麦隆留学生 刘汴京:每次去找我老师的时候,他会说,你虽然会唱,但是你唱得不中。在我心里,那时候就觉得,我已经很努力了,还是不够吗?突然就觉得,不唱了不唱了。然后我师兄会给我说,你别放弃,要坚持,要坚持。

  为了尽快学会豫剧,刘汴京每天练习6到8小时。通过勤学苦练,刘汴京咬字愈发清晰,对剧目内容的理解也更加到位。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元旦,刘汴京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登台演出。

  喀麦隆留学生 刘汴京:那天我就看很多观众看着我鼓掌,就觉得,哇,挺好的。我那时候感觉,我这么坚持(很值得),虽然我唱得不好,但是有人会欣赏。

  对豫剧更加着迷的刘汴京,不断苦练唱功,也走上了更多的舞台。

  豫剧表演水平逐步提高,这名“洋学生”也从豫剧的各个曲目中,体会到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喀麦隆留学生 刘汴京:忠孝节义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化。忠,讲的是《苏武牧羊》。(苏武)为了汉朝,忠心于他的国家,无论是遇见什么样的挑战,他不会改变自己的意念。通过了解《苏武牧羊》,我就觉得,一定要保持你的初心。无论你在做什么,一旦你的初心不变,无论会有什么结果,你都会很满意的。学这些戏,虽然它是唱,但是它是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学会了之后再思考,在我生活当中有没有遇见这样的事情,如果遇见了那我该怎么面对,仿佛就在调整自己。无论是在什么时代,无论是在哪个国家,无论是在哪个时候,都是能找到一个立足的方向。

  喀麦隆留学生 刘汴京: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也非常喜欢豫剧文化。我在开封这段时间见了很多朋友,也学和传播戏曲文化,教外国人或同学们怎么去唱豫剧。

  喀麦隆留学生 刘汴京: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偏,就是说远,你的想法离真相很远,理解意思了吧。

  唱的是豫剧,学的是中国文化。在龙年新春之际,刘汴京也送上了他的新春祝福。

  喀麦隆留学生 刘汴京:祝大家寿比南山不老松,万事如意、喜气洋洋、身体健康。祝你们龙年大吉呀!

  <strong>司伟:</strong>农业强国必是农业科技创新强国。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经迈入世界第一方阵,继续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要从技术创新源头和产业链条发力,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一是夯实基础,持续完善与农业强国建设相适应的科技投入体系,引导农业系统转型升级。二是补足短板,继续推进制约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成果转化效率和成果应用成功率双提升。三是建立优势,加快培育壮大适应农业强国建设的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四是营造环境,从推动动力、成果转化、技术应用和技术提升等方面着手,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开展绿色公路建设专项行动,大力推动废旧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截至2021年底,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95%、80%以上。持续提升公路绿化水平,干线公路绿化里程达到57万公里,比2012年增加约20万公里。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电气化率从2012年的52.3%上升至2021年的73.3%。深入推进港口和公路绿色交通配套设施建设,截至2021年底,主要港口五类专业化泊位岸电设施覆盖率达75%;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13374个充电桩,数量居全球第一。

  <strong>中国女足敲定世界杯“假想敌”</strong>

  记者注意到,老张的车里就像一个杂货铺,水、煎饼、火腿肠、生活用品应有尽有。每年的雨季造林,老张都会在车里睡上二十多天。“没法带炒菜上山,天热饭菜都馊了,还是火腿肠、煎饼最方便。”老张说,这些年干的每片林地都有些酸甜苦辣的小故事,但他总觉得每个人都有苦,所以他不愿谈苦,只喜谈乐。

  东西南北中,神州共此时。

  <strong>光明智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如何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strong>

张乔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