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23 11:12:32

  盛暑流萤 耕耘倍忙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至”有“极致”之义,此时,万物充盈向上,生长繁盛到达一个极点。《恪遵宪度抄本》有云:“夏至,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日,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白昼最长的一天,此后白日渐短,黑夜渐长。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古人认为夏至意味阳极之至,阴气始生,鹿角朝前生,属阳,因此在夏至逐渐脱落;树上的知了鼓翼而鸣,尽情高歌;喜阴的药草也开始出苗生长。

  “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炎炎夏日,农人耕耘的脚步更加匆忙。此时,华北忙着晒冬小麦,东北的夏播接近尾声,高原牧区则迎来畜牧旺季。各地农户抓住盛夏的好时光,在广袤的农田、纵横的耕道间奏响一首首“夏耕”交响曲。

  食面尝新 消暑纳凉

  夏至之时,民间素有祭拜先祖的习俗。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教授萧放介绍说,由于夏至是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的民俗活动多以祈求作物丰收为目的。直到现在,有些地区还延续着古代“夏祭”的活动,在夏至前后举办“过夏麦”。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吃面的习俗在我国多地盛行。此时,新麦登场,一碗面条,承载着尝新的喜悦。据清代《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北京人偏爱在夏至日吃上一碗冷淘面,即“过水面”。一碗面下肚,暑气消大半,让人倍感舒适与畅快。

  在湖南地区,有着吃“夏至蛋”的习俗,即将鸡蛋煮熟剥壳后,与红枣共煮成汤,表达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期盼;在江苏南京地区,夏至吃豌豆糕是当地的传统习俗,豌豆糕口感细腻,美味可口,还寓意着步步高升、平安如意;在广东地区,流传着一句谚语:“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此时正值荔枝上市之时,一口咬下去鲜甜多汁。

  夏至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高温酷暑模式。此时,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应多吃清热消暑的瓜果蔬菜,如西瓜、苦瓜、苦菊等,及时补充水分,消暑润燥、提振食欲。

  夏至已至。愿你的生活,满载明媚阳光,如盛夏般热烈,如夏花 般绚烂。(实习生张婧怡对本文亦有贡献)

  许少鹏说,成功的红桃粿皮既柔软又有韧性,薄而不易开裂。要想揉出好的粿皮,要按古法配方、马虎不得。他说,和粿皮时太干,虽然粿棱角分明、印花漂亮,可粿皮极容易开裂,别说要存放几天,刚一蒸馅就漏出来。粿皮如果太软,印出来的花纹图案一蒸就全部消失。

  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的启动区是雄安新区率先建设区域,未来将是雄安新区的主城区。启动区里,作为雄安新区首批标志性疏解项目,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3家央企的总部大楼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总部完成选址。

  重庆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1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9.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5.98‰;死亡人口26.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8.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1‰。

  据悉,骊山脚下的华清宫景区,冬季版的冰火《长恨歌》于23日首次开启了每日3场模式,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冬季版《长恨歌》对舞美、灯光、服饰进行了全面更新,通过创新演艺和文旅融合的方式,为观众带来精彩的唐风视觉盛宴。冰火《长恨歌》的常态化演出,打破了北方旅游演艺行业在冬季陷入的强制休眠期,变“冷资源”为“热经济”,壮大西安冬季旅游市场规模。

  老乡们乘坐的这趟6063次列车被称为“秦岭民生小慢车”。每天8时至10时是阳平关站最热闹的时候,沿线的民众提着竹筐、拎着蛇皮袋、背着背篓来到车站,坐上小慢车把核桃、花椒和自家种的蔬菜背到广元、略阳、宝鸡等地售卖,为家里增收。为方便老乡出行,阳平关站派出所全所13名干警每天都会准点出现在站台,提拿行李、安全宣传、志愿帮扶,一来二往,老乡们都记在心里,在站台见了民警就热情打招呼。

行驶时间在30分钟至60分钟不等。

敖秀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