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岁老人追忆黄埔岁月:黄埔精神不会老

来源: 海外网
2024-06-26 20:52:02

  中新社南昌6月25日电 (记者 李韵涵)“很多当时在黄埔军校的生活习惯一直保留至今,那段经历也铸就了我的性格,在保持坚强的同时也让我具有同理心。”年近百岁的黄埔军校第22期生曾君发25日在南昌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年龄虽老,但黄埔精神不会老,将把黄埔精神一直发扬下去。

  当日,江西召开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座谈会。生于1925年的曾君发作为江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与黄埔同学、亲友代表以及专家学者一道,共同追忆黄埔峥嵘岁月。

  “那个场景可以说是触目惊心,死伤无数。”曾君发回忆称,自己曾亲历日军空袭,子弹从身边呼啸而过,也正是这样的经历坚定了自己救国救民改变命运的心,立志从戎投效祖国,自己也于1947年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22期)。

  曾君发至今忘不了,当年黄埔军校门前,书写着“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我不怕苦,也不怕死,我要为国家学本领。”曾君发如是说。

  在黄埔军校就读的日子,训练强度比曾君发想象的还要大一些,但也受益匪浅。“当时练单杠练得手上起了许多血泡,为了锻炼自己的本领,要把每项考核都做好。”曾君发虽已年近百岁,但声音依然洪亮,吐字清晰,说起当年的训练时还摊开双手向记者展示岁月的痕迹。

  “百年黄埔,风雨兼程。我经历了民族危在旦 夕的时刻,也看到了繁荣昌盛的今天,真的很开心。”座谈会上,曾君发表示自己年龄虽老,但黄埔精神不会老,自己还将为促进两岸交流以及祖国实现和平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1950年,曾君发返乡重建小学,在此后数十年里,他曾任江西丰城秀市镇雷坊小学教师兼教导主任、丰城县武装部排长、丰城二中教师兼教研组长、丰城一中教师。

  “我们要从祖辈的手中接过黄埔精神这面旗帜,把这种精神融入生活中,守护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江西丰城三中学生、曾君发曾外孙陈裕轩在参加座谈会后如是说道。(完)

  曹俊表示,目前疟疾与新冠合并感染病例仍是个例,对于新冠病毒和疟原虫的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但由于新冠病毒与疟疾防控的人力物力资源有交叉,在集中筹集各种资源应对新冠的情况下,对于疟疾的防控会有所影响,所以新冠的流行对疟疾防控仍会带来很大的挑战。

  与“二楼客户”合作生产时装,意味着每周都会有品牌方的设计师来到位于宁波的公司总部联合办公。为了能在适合的时候推出适当的货,品牌设计师需要实时接收来自供应链的反馈,以快速判断自己的设计方案能否落实、如何更改。

  正因为如此,这项军售案牵动台湾社会敏感神经。台“中研院院士”朱云汉在《天下》杂志专栏评论说,即使是战防雷也可能会被重型车辆引爆,一样伤害无辜,台湾民众应觉醒,绝对禁止在台使用地雷,更不允许部署地雷的武器踏上台湾,“美国正准备将台湾乌克兰化”。前“立委”吴成典说,“到你们家去布雷,你说可以吗?这太疯狂了。”他说,身为台湾人,不该让这样事发生,否则一定会是台湾的悲剧。

  在春晚的舞台上,束焕作为编剧一直是与蔡明合作的,从2009年到2019年。在2013年的春晚小品《想跳就跳》中,束焕为蔡明写了一个“毒舌”人设。“我们想塑造一个尖酸刻薄的老太太形象,但其实又特别有正义感,不双标,对谁都一样‘横’,挺可爱。其实我们当时一直没有想到‘毒舌’这个词,是在那天春晚直播之后,我们发现评论区都说这是‘毒舌’,我觉得挺好。”

  #1月8日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香港公布与内地通关首阶段安排#]今天(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召开记者会,公布香港与内地“通关”首阶段安排。

  陈金英的羽绒服不仅保暖轻便,质量也非常好。“我店里衣服质量是好的,填充的都是90%的羽绒,几百块钱买一件,能穿很多年。”她骄傲地说。口碑和产量越来越好,让陈金英沉浸在喜悦中。

白玉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