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落地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27 04:04:51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等部门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其中1000亿元额度专门用于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贷款,4000亿元额度专门用于支持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建设银行各地分行积极部署、主动对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对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支持力度,目前已落地全国首笔符合申报条件的科技创新贷款,多个项目入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清单。

  破解科创企业初创期“首贷”困局

  合聚高分子材料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营合成材料制造,拥有15项发明专利,所研发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及光电领域,市场竞争优势较大。在得知企业受困于资金短缺问题后,建行广东佛山分行迅速组建服务团队,通过建行广东省分行首创的科技企业多维评价体系对其进行评级,充分运用“善新贷”纯信用、全流程线上的产品优势,成功为其提供810万元资金支持。这笔贷款是全国首笔符合申报条件的科技创新再贷款,后续企业还能享受财政贴息,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对于我们这种初创企业来说,融资一直是个大问题。多亏了建行提供的高效金融服务,真是太感谢了!”得知贷款成功批复的消息,合聚高分子负责人雷彩红欣喜地向建行工作人员表达感激之情。

  其实,欣喜的不仅只有雷彩红一人,远在福建龙岩智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温江权也同样感慨:“对于初创期的科创企业,没有成熟稳定的营业收入,想要借到第一笔贷款并非易事。但没想到,现在像我这样的小微企业也能享受到国家的政策,拿到纯信用的贷款,关键还能随借随还,大大节省了我们的融资成本。”

  智云信息技术专注机械生产管理系统研发,拥有31项知识产权,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但始终未能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在得知该公司入选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企业名单后,建行福建龙岩分行组织工作人员上门走访,主动为其介绍相关政策,并结合实际推荐了“善新贷”,依托科技金融专营机制,开辟绿色通道,不到三个工作日就完成申报、审批、放款等全流程,为该公司提供了15万元的纯信用贷款。

  帮助企业积极申报助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为进一步以综合金融服务助力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建设银行积极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具 ,促进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技术改造领域,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

  在四川,凤生纸业是目前全国竹浆生活用纸原纸产量前五的公司,是四川省内领先的竹资源全产业链开发者。截至6月18日,建行四川乐山分行向凤生纸业提供固定资产贷款近3000万元,用于支持该公司年产15万吨特种纸技改项目建设,入围工信部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

  在浙江,艾迈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正筹建“6000吨间位芳纶材料”项目,建行浙江衢州龙游支行为其定制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并在了解到该项目尚未上报技术改造再贷款名单后,第一时间协助企业联系县经信局投资科,为企业牵线搭桥,解答申报中的问题,最终该项目成功入选工信部第一批技术改造再贷款清单,龙游支行也与艾迈德新材料签订了4.35亿元技术改造贷款合同,并提供首笔贷款资金超5000万元。

  为此,汤加王室行政执行首席秘书Sione Fifita专门写感谢信,对技术援助组及唐仁开表示感谢。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本期援外项目验收获得了商务部“绩效优良”的评级,唐仁开也得到了湖南省商务厅的表扬信。

  锚定奋斗目标、创造新的伟业,让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念信心。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前进道路上,越是风疾雨骤,越是爬坡过坎,越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志不改、道不变的决心,充分认识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性有利条件,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稳扎稳打、稳中求进,中国号巨轮就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12月31日电 (记者 许青青)记者从31日举行的中国·广州汽车产业大会系列活动开幕式上获悉,中国社会汽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千人汽车拥有量达到220辆。

  参考消息网12月30日报道 据韩联社网站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和韩国电力公社30日宣布,明年第一季度电价每度上调13.1韩元(约合人民币7分)。

  当日新增病例中,28783宗为本地病例,包括4183宗核酸检测阳性病例,24600宗快速测试阳性病例。另外还有424宗输入病例。

  来自浙江省经信厅的最新数据也表明,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今年1-9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6808.3亿元,可比增速6.7%,占GDP比重为12.2%,全省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23352.9亿元,同比增长13.2%,主引擎作用愈发明显。

袁依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