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新疆图木舒克: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12 13:50:27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6日电 (戚亚平 黄斌 李芸)“我们种植的西梅品质好,来订购的客商非常多,现在冬闲我们好好学技术,争取产量再提高一些。”米热古丽·艾依提如是说。

  这几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东风农场东风镇开展西梅树管理培训,2连职工米热古丽一大早就来到培训点。

  米热古丽种植西梅已4年,去年8月西梅刚成熟便被抢购一空,给她带来近10万元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像这样的技术培训在果农中 非常受欢迎,冬闲大家都忙着充电学技术,为新一年西梅提质增效、稳步增收做好准备。

  去年,东风农场东风镇西梅产量达3205吨,同比增长18.48%,成功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产品连续三年供不应求。

  该场镇依托特色果业、畜禽养殖、设施农业、冷链物流业四大支柱产业,持续优化“以粮稳草、以草增畜、以畜肥园、以园促果”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发展观光旅游、休闲采摘等农文旅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坚持“稳粮、优棉、兴果、强畜、增特色”思路,特色产业发展焕发新活力,赋能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市场上冬枣竞争激烈,而蟠枣具有上市早、产量高,管理简单、病虫害少、抗病力强的特点。”芸沙蟠枣合作社负责人谢元说。

  2021年,四十二团龙口镇成立芸沙蟠枣合作社,谢元将荒废枣园的枣树全部嫁接成蟠枣,开启规模化种植蟠枣的模式。

  经过几年精心管护,谢元种植的500余亩蟠枣也逐年增收,2023年亩产400公斤至600公斤,种出的蟠枣脆而不硬、枣香浓郁。

  2023年,四十二团龙口镇大力鼓励发展新实体经济,引导色素板椒、蟠枣等特色订单农业经济,培育农工专业合作社19家,全年累计实现收益1200万元。

  去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筹集3.6亿元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助力团镇产业发展,各团镇持续深挖“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壮大“产”的规模,让乡村振兴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完)

  上个月,高各庄村村民杨女士向李莹求助,她是一位73岁的独居老人,因为感染新冠持续发热,每天都是下午出现高烧,服用过退烧药后症状有所缓解,但第二天下午又会烧起来。了解到老人还患有慢性心血管病,李莹非常警觉,安抚老人情绪并做了初步诊疗指导后,赶紧联系在卫生服务站值班的申建林医生。说明情况后,申建林立即赶到了杨女士家中。测血压、测血糖、测量体温、心肺听诊,在一系列检查后,申建林把情况反馈给了李莹,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两位医生为老人的用药进行了更合理的调整。

  负责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的奥斯特霍尔姆(Michael Osterholm)指出,更新版加强针应该能够提供一些保护,甚至可以抵抗XBB.1.5这种具有高度免疫逃避能力的毒株。

  同时,聚焦宁夏“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和重点领域科技需求,宁夏科技部门实施了176项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02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突破了氢调法制备高流动性聚丙烯、新能源汽车配套车规级功率电感与变压器等一批关键技术,培育了一批科技创新产品。

  临近年底,陈思明看中了常德一家商铺,计划租下来开一家快餐店,“疫情过后,人气会回来的,我就不信赚不到钱。”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4日电 据秘鲁《公言报》3日报道,秘鲁卫生部报告称,2023年1月1日起,已开始在该国应用新冠二价疫苗,目前首都利马10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完成了接种。

  本报记者 赵晓松

徐嘉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