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经济频获国际“信任票”

来源: 观察网
2024-06-03 16:03:56

  中新社北京6月3日电 题:中国经济频获国际“信任票”

  中新社记者 刘亮

  中国经济再次获得国际机构投出的“信任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宣布,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较此前预测高出0.4个百分点。除了IMF,近期还有不少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IMF代表团于5月16日至28日来华访问,评估中国经济状况和政策对全球经济的潜在影响。访问结束后,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透露,上调预期主要基于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强劲增长态势以及政府近期推出的有力政策措施。

  她特别指出,中国已采取多项措施来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转型,包括最近宣布的为保障性住房提供贷款支持的政策。她还称,中国政府推行的更全面的一揽子政策,不仅针对房地产行业,也覆盖了多个经济领域,这些政策将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陈凤英认为,尽管当前IMF尚未形成正式文字报告,但从初步公开的反馈看,IMF对当前中国经济印象不错,后续还可能会根据中国二季度经济表现调整增长预期。她认为,中国需进一步采取措施,推动社会消费与投资信心恢复,为经济增长再续动力。

  频获国际“信任票”

  除了IMF,不少国际机构亦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这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韧性进行了重估。

  近期,花旗银行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从4.6%上调至5%,高盛从4.8%上调至5%,星展银行从4.5%上调至5%。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欧盟委员会等近期对中国经济预期亦有不同程度上调。

  国际机构为何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增长态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认为,与美欧高利率抑制经济增长不同,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持续向好,货币和财政等政策有力有效,且宏观调控还有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空间,这为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提供了宽松的有利环境。同时,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与韧性,为中国经济增添动力,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支持。这些因素都支撑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

  经济增长动能持续积蓄

  需看到,国际机构的“信任票”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没有压力。正如吉塔·戈皮纳特指出,中国政府需要持续出台有效措施来化解房地产行业风险,需谨慎关注地方政府债务和小型金融机构的脆弱性等。

  中国近期已开足马力,推出系列有力举措。温彬分析指出,从政策效果看,已出台政策有望缓解中国经济的潜在风险。尤其是5月以来,超长期特别国债如期发行,一系列稳地产措施陆续出台,包括需求端的降低首付比例、房贷利率下限以及公积金贷款降息等,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蓄积。他认为,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叠加外需韧性仍存,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预期增长目标。

  经济新动能也在加码发力。刘英指出,中国在推动新兴产业和新技术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大力支持新型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以及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这些新兴产业不仅提升了中国技术水平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也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多动力。

  “村里环境整体改善后,村民们配合垃圾转运车统一收集生活垃圾的积极性更高了,谁不夸咱环境变化大!”鲍家沟村村委会副主任鲍占福说着,眼里满是自豪。

  从秋日的“朱柿”里发现吉庆的红,从雨过“天青”处采得清雅的蓝,从清晨天光中寻得“东方既白”……《满庭芳·国色》以舞为语、以曲为韵,把对中国色彩的理解唱成歌、舞成画,描摹出斑斓绮丽的满庭芳华。

  不过,执行这项协议,也就是向接受赔偿的原住民支付款项之前,仍需得到加拿大联邦法院的批准。如果法院批准这一协议,加拿大政府将把28亿加元的赔偿金转交给一个新的信托基金,该基金将独立于联邦政府运作20年。管理这笔基金的组织将是由9名原住民董事组成的董事会。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2/1836255350.jpg" alt="" />

  “更好”体现在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要拿出更多的真招实招,抓住窗口期,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统筹用好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五大政策,打好组合拳,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加速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为中小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扩大内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畅通经济循环。

你有多久没有回家了?

钱惠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