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玟嘉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吕玟嘉

吕玟嘉

植根流通业 沟通上下游

ta的内容7.3万
大图模式
评论
点赞
分享
放大字

俺去啦俺也去|「来るよ」

2024-09-22 06:51:17
625

  中新网成都9月21日电 (记者 王鹏)21日,青海久治至四川马尔康高速公路(简称久马高速)全线最后一座特大桥——海子山特大桥主桥双幅合龙。至此,久马高速全线131座桥梁主桥(合计52公里)全面合龙,为2026年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子山特大桥位于四川省阿坝县查理乡境内,横跨“V”型沟谷,大桥左线全长733.51米,右线全长755.96米,桥面距地面垂直距离最高达114.8米,为全线第一高墩。

  海子山特大桥地处川西高原深山峡谷中,海拔3543米,年平均气温4摄氏度,极端最低温-33.9摄氏度,年均有效施工工期仅6个月,高原高海拔和低气温环境给桥梁施工带来巨大挑战。

  据介绍,参建各方通过不断优化完善施工工序方案,加大科技攻关,研发出了适合高原地区断层破碎带的新型复合式桩基后注浆工艺,有效提高了桩基的竖向承载和地基各地层的极限摩擦力,避免了桩周土体变形、松弛、开裂及混凝土固化时与土体之间形成的收缩裂缝。

  久马高速由蜀道集团投资建设,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G6北京-拉萨高速公路联络线德令哈至马尔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全长219公里,桥隧比42%,总投资约302亿元,是四川首条全线海拔超3000米的高原高速公路,也是川西北部首条高速公路出川大通道。

  久马高速全线通车后,成都至川青边界的通行时间将缩短为5.5小时,阿坝县和红原县将彻底结束不通高速的历史。(完)

吕玟嘉(记者 黄琼亚)09月22日,俞敏洪和李斌的“围炉夜话”。题图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任娅斐编辑|马吉英图片来源|受访者镜头下的慕士塔格峰很美。偶遇劲风,沙砾扬起,但过后风停云散,雪山在云海之间若隐若现。一张蛋卷桌、两张座椅、一个火炉,9月16日下午,俞敏洪和李斌的“围炉夜话”就这样开始了。故事是从两人第一次徒步开始的。12年前,俞敏洪和李斌组织朋友重走“玄奘之路”。120公里的路程,他们只能勉强背几瓶水,但李斌觉得重量不够,额外装了五块板砖。徒步结束时,他却第一个冲到了终点。这让俞敏洪大为所惊,也让他重新认识李斌。2014年,李斌拉上雷军、刘强东、马化腾、张磊、李想等人创立蔚来,开启第三次创业,俞敏洪也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李斌。迄今为止,蔚来已在全球募资接近190亿美元。但回顾这段创业,李斌仍心有余悸,他称2018年蔚来赴美上市,本来计划在美国市场募资10亿美元,由于外部环境原因,最终仅获得J.P.摩根旗下一家资产公司提供的6000万美元。一年之后,蔚来陷入低谷,股价一度徘徊在2美元左右。为了避免更多损失,俞敏洪的投资经理瞒着他全部出清。俞敏洪知道后把他臭骂了一顿,第二天又将股票全数买了回来。后来,股价涨到了50多美元,俞敏洪还自掏腰包买了不少车送给朋友。现在,蔚来虽然走出了ICU,但李斌又面临着不一样的压力。今年8月,蔚来交付新车20176辆,1~8月,累计交付12.81万辆汽车,同比增长35.8%。在经营层面,据统计,2018年~2023年,蔚来累计亏损金额达到866亿元。换电业务是一项重资产,也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但李斌给出的答案是,坚持做对的事情,过程中如果有些问题,就去解决。在这场对谈中,俞敏洪和李斌还谈到了成长经历、创业感悟、网暴以及对人性的观察和体悟。以下是本次对话精彩观点:1.喜欢创业的人,不管个性是温柔的还是坚强的,都喜欢迎接挑战,不断挑战自己,寻找新的机遇。2.做好事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当然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因为有些人本身就不想支持你。3.当你知道了世界是怎么回事之后,仍然选择拥抱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才叫真正的英雄主义。4.人有时候被误解、曲解、消费,都是有意义的。5.创业者需要坚强的心。不管内部外部出什么问题都要坚定地做下去,对未来和对人性都要抱有美好的愿望。6.让人家去理解你,那是很难的,全世界都不欠你一个理解,你也很难说让每一个人都开心,关键是能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以下为俞敏洪和李斌的对话整理(有删减):俞敏洪: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我重新认识李斌的开始。我原来一直觉得他有点“公子哥”,因为他很潇洒,那时候他没有做蔚来。我们两个组织朋友去戈壁滩走玄奘之路,有120公里,走三天还是四天。李斌:五天。2012年9月10日至9月15日,但走的话可能是四天。俞敏洪:因为前后还有两天准备。120公里,我们什么都不想背,勉强背几瓶水,而且这四天晚上我们俩一直住同一个帐篷。第一天晚上,他掏帐篷用品,结果掏出五块板砖。我印象太深了。他觉得背的重量不够,放了板砖,一放放了四天,最后他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这是我重新认识他的开始。那场旅行也证明了我们俩的个性不太一样,他背着那么重的包,最后一天第一个冲到了终点,我比他晚到了至少5个小时。李斌:做蔚来之前,我确实经常登山徒步,对自己的要求也高。比如去梅里雪山,有一次一天走了30多公里,虽然海拔也高,但我还是喜欢自己背东西。俞敏洪:所以我做大事做不过他,但是我组织一群人一起玩还是有经验的。李斌:我其实会给自己上点难度,但没有那么难。当时我们俩是住一个帐篷,我们那时候晚上还在聊天,真的是“夜聊”。俞敏洪:外面狂风呼啸,我们在里面聊天,友谊就是在路上建立起来的。李斌:你是1991年创业?俞敏洪:对。李斌:我其实算1992年开始去打工。俞敏洪:1992年你才大一吧。李斌:对,军训了一年。俞敏洪:你在北大5年,加上军训,之后你就开始做生意了,你怎么会做生意呢?李斌:有很多好玩的故事。我一开始没有那么明确,但我是我们班的副班长,带同学们到处玩。后来我病了一个月,出来以后发现没我什么事儿了,我就思考,觉得应该创业。1992年,商业的氛围开始起来了,你不也是那时候开始创业吗?我那时候在学校里看到你们很多广告。俞敏洪:是,三角地贴满了东方大学外语培训的招生广告。李斌:那时候我觉得应该做计算机方向的(事情),我就去学计算机。后来通过打工赚钱,大一买了一台电脑。俞敏洪:那时候我还没有电脑。创业时有一台台式电脑,但都是员工用,那时候我还不会用电脑。我第一次用手提电脑应该是1996年,那时候手提电脑还很厚。李斌:后面就这么创业,一直创业,1996年在学校搞了个自己的公司。俞敏洪:易车不是你的第一次创业?李斌:不是的,第一次创业是南极科技,在中国帮别人注册域名。1996年(这个模式)还算是挺新的,那时我才22岁,还没毕业。当时出国潮很热,我们三个同学创办了这个公司,一起挣了一笔钱。俞敏洪:那笔钱是谁给你们的?当时也没有创投。李斌:都是大家上学编软件挣的钱,我自己打工也挣了一些钱,放在一块儿,花了30万注册公司。后来搞了一年,他们都出国了,就剩我一个人。到了1997年,公司有几十个人,一个月大概花二三十万,但是也能收入二三十万。当时有人介绍IDG,问他们能不能投,他们说这4个人在美国搞一些服务器都能干,没啥门槛,我当时被这个话吓到了。后来我们和李国庆搞了一个公司,做图书行业的数据库,就是当当的前身,我就去做这个公司的CEO了。俞敏洪:易车是什么时候做的?李斌:易车是2000年做的,当时我觉得中国将来一定会卖很多车,(大家)一定会在网上买。俞敏洪:你如果不做易车,我估计就不会有蔚来了。李斌:(易车)是汽车互联网的视角,2000年去做肯定是太早了。2000年中国私家车全国一年就卖30多万台,但今天新疆一年就卖40多万台。所以2000年的时候很惨的,互联网泡沫破裂,而且后来我个人还欠了400多万的债,把钱都还给投资人了。俞敏洪:那时候大家都不看好互联网。李斌:(互联网)泡沫破灭,绝对没有任何人看好,我就用了几年时间把钱挣出来还给投资人,至少投资人一分钱都没损失,让他们都退出了。俞敏洪:我们那次去徒步时,你还没有做蔚来的想法,后来怎么想到要成立蔚来?李斌:因为2012年北京雾霾特别严重,总之,2012年我就开始有这个想法了。俞敏洪:你当时预料到做蔚来需要这么大的投入吗?李斌:那肯定。俞敏洪:那你怎么有把握最后能拿到这么多钱?李斌:那不是有你支持吗?俞敏洪:我才支持一滴水,你要的是一个海洋。为什么一开始要把蔚来汽车的标准定得那么高?因为你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要在未来才能发生作用的事情,比如说你在全国设那么多蔚来服务站,做那么多换电站,现在还要在全中国推县县通,这些东西都是投入。你刚开始的客户没有那么多,也不一定都在全国,包括现在我们总共加起来卖的车也没有破百万。这种超前行为会带来两个结果,一个是你超前超得恰到好处;一个是太超前了,就变成先烈了,你是2019年的时候差一点就变成先烈了。为什么要这样?当时我都做好了一分钱都收不回来的打算了。李斌:从绝望里寻找希望。我觉得创业有很多种打开方式,2014年、2015年那个时间点,我选择的打开方式肯定跟别人是不太一样的。我们第一笔投资是3亿美元,我自己真金白银出了一半,所以我在蔚来的股份到目前为止,除了后面上市以后的一些期权以外,都是我拿钱买的。俞敏洪:没有一点技术入股、人才入股?李斌:没有,我们拿了10%的股份给了团队,但里面不包括我。你自己也做过很多投资,很少有这样的创业,我真的是把自己以前的那些积累完全放进来了,这让大家看到我的决心。如果没有这样的决心,我觉得大家也不会支持。蔚来主要是募美元的资金,从全球募了很多美元,数字接近190亿美元。去年我们还募了30亿美元。美元的投资人和人民币的投资人是有区别的,不需要你马上盈利。像亚马逊亏了十几年,特斯拉亏了16年,还是看你阶段性的交付能力。我从拿第一笔投资到现在,阶段性地交付,其实我们没有出什么大的问题。总的来说,在投资人那边这方面的口碑还是可以的。我亏钱就是亏钱,我告诉你为什么亏钱,我在研发方面去年投了140亿,现在每个季度投30、40个亿。我现在是(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我钱花在哪儿都是一清二楚的。我们现在出差,我跟所有员工都是一样的,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标准。我们并没有把钱用来做一些研发、产品、服务以外的事情,投资人是看得清楚的。俞敏洪和李斌聊天时身后停着一辆车总会有投资人相信你的底层逻辑和长期思考、长期竞争力,当然也有很多投资人没有那么多耐心。俞敏洪:我是比较坚定地支持斌哥。当时蔚来陷入低谷,(股票)大概只有2块钱(美元),我的投资代理人把我们持有的股票全部出清了,也没有告诉我,那时候我还亏了不少钱,因为我当时投的时候比这个价钱贵。他卖完了告诉我,被我臭骂了一顿,第二天全数买回来。我说我已经亏成这样了,干脆亏到底吧。其实我是想展示一种坚决的绝望。结果后来翻到了50多块钱(美元)。李斌:蔚来是2018年9月12日上市的,当时是8个投行,要募20亿美元,要拿两年的口粮。我们到欧洲和亚洲都还正常,拿了十几亿美元的订单,但是在美国就受挫了。2010年易车那么小的公司去上市,华尔街都是笑脸相迎,仅仅过去8年,风向就完全变了。蔚来当时是最被期待的科技公司,但后来我们在美国只拿了6000万美元,还是J.P.摩根的资产公司,因为它也是我们的投行,本来至少拿10亿美元。回来以后我就说,一个时代结束了。我们自己非常清楚是怎么回事。俞敏洪:熬过来太不容易了,因为融资太难。而且在那时候蔚来汽车还没卖出去多少。李斌:就一两万台,不像现在。俞敏洪:你创业十几年,自己经历了千变万化和风雨兼程,以及中国汽车行业的千变万化和竞争白热化的局面。现在蔚来汽车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李斌:首先,大环境、趋势肯定是越来越好。其次,中国智能汽车的竞争力肯定是全球领先的。对蔚来来说,肯定竞争也变得激烈了,我们的同行都特别优秀,现在我们真的是“你追我赶”。所以现在留给我们的容错空间、犯错空间比以前要小多了,这是一个压力。还有一个压力,公司毕竟也十年了,人也不少,怎么做好多个品牌,多代平台?全球市场方面,我的管理和整个企业文化怎么去支持这件事情?我们其实还没有盈利,即使盈利了,但汽车公司的盈利和亏损很多都是一瞬间的事情,因为体量太大了。俞敏洪:你进入了具有超级挑战性的行业。李斌: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变化密集,所以我们怎么保证这样的公司还能敏捷地面对市场的变化?不管是产品、服务,管理,还是成本控制、效率等等,怎么坚持自己对的地方,同时又能够及时调整。俞敏洪:蔚来汽车海外销量怎么样?李斌:海外目前比较少,因为蔚来2022年开始才正式进入欧洲,现在进入欧洲5个国家。我们在欧洲已经有7个NIO House,60个换电站。在欧洲现在还是在把流程跑通,把服务满意度做好。接下来我们会非常积极地通过第二品牌乐道、第三品牌萤火虫进入全球市场。俞敏洪:但在我看来,中国本身的消费能力,是不需要这么多电车公司的,你觉得需要吗?李斌:现在也没有那么多了。这两年有一个很重要的数据,中国自主品牌份额从30%多,已经增长至60%多,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有人丢掉了500多万辆的销量。谁赢得了这个市场?中国品牌。什么样的动力形式?新能源。当然,最后不可能都是这些人剩下来,但剩下来的一定是中国品牌。现在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超过50%了,我觉得两年内会超过80%。俞敏洪: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是某一个汽车公司的大佬跟我说的,他说未来中国汽车一定是油电混合,因为纯电动车遇到一些极端天气情况时,会很不方便,你肯定也知道这些说法,但你现在还是坚持做纯电动车?李斌:肯定坚持做纯电。俞敏洪:如果真遇到一些情况,比如下雪天气,汽车在马路上停着开不了了,纯电车怎么应对?李斌:首先,什么事都有概率,不能用小概率事件来概括整个事情,那一定会出问题的。为什么电车是终极的?特别简单,因为它确实符合智能化的趋势,全程使用成本也是最低的,而且它也符合可持续的发展方向。从个人利益,从社会利益来讲,都是对的事情。对的事情为什么不坚持呢?过程中如果有些问题,我们就去解决好了,如果充电不方便,那我们就布充电桩,加电县县通。俞敏洪:我们平时聚会你现在很少参加,我知道你太忙了,你现在个人生活还能保障吗?李斌:还可以。俞敏洪:你这么大的压力,包括2019年蔚来公司差点没了,你每天晚上居然能睡得很好?李斌:我必须睡好,我现在属于双创家庭,我老婆也在创业,也比较忙。创业还是挺有乐趣的,还有很多很多事值得全力以赴地做。我其实挺欣赏你们说的话,从绝境中寻找希望。我自己一直有个人生信条,叫“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俞敏洪:喜欢创业的人、喜欢做企业的人,不管个性是温柔的还是坚强的,其实都是面对着一种情况:他们喜欢迎接挑战,不断挑战自己,寻找新的机遇。李斌:从这里面也可以寻找乐趣。我记得当年《中国合伙人》还没有上映的时候,我们看小片,我觉得你的人生挺有意思,而且你挺传奇的,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每次感觉顺一点的时候,总会来一个不知道从哪来的问题,所以你睡不着觉,好像也是可以理解的。俞敏洪对李斌谈到自己被网暴俞敏洪:他们说这是我自找的。周成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有一句话说我,俞敏洪是挖一个坑跳进去,吭哧吭哧爬出来,然后特别高兴地宣布,你看我又克服了一个困难。李斌:你每次碰到这样的事情是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情的?因为背后不是商业问题,而是人性问题。俞敏洪:我觉得还好,我觉得人性是中性的,有的人是发展自己善的一面,有的人是发展自己恶的一面,但大部分人的人性是中性的,你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你更好,你对别人差,也许别人会对你更差。我相信做好事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当然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因为有些人本身就不想支持你。另外我挺相信罗曼·罗兰的那句话,当你知道了世界是怎么回事之后,你仍然选择拥抱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才叫真正的英雄主义。李斌:我其实也特别喜欢这句话,一个很有名的歌手说,“万物皆有裂缝,就是光进来的地方。”俞敏洪:大多数人不了解你的时候,会对你有意见,甚至会对你做一些不利的事情,当他真正了解你以后,我相信绝大部分人还是会跟你友好相处,甚至会跟你变成非常坚定的朋友,这种情况我也碰到过好多个了。李斌:人有时候被误解、曲解、消费,都是有意义的。蔚来这几年一直都在风口浪尖上,很多人也会消费我,所以我一直开玩笑说,CEO现在也叫“首席娱乐官”。我倒是对这件事情的心态还好,但我今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原来是不会做社交媒体的,我的朋友圈、微博,都是广告。从今年3月份,我也开始做直播。我后来想明白了,虽然世界不欠我们一个理解,但不管是企业还是我们所做的事情,也是需要跟大家交流的,让大家了解一个真实的蔚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李斌,也是我的一个责任,我也是向你学习。俞敏洪:你做了这么长时间,对人性有失望过吗?李斌:我对人性有一次失望,其实就是易车那次创业,那次让我对人生有很多思考。我跟当时的联合创始人一起,本来我们说把钱还给股东后,就各做各的,后来进了会议室,他说公司搞不好都是李斌搞的,相当于你的队友从后面捅了你一刀。我的反击是,好,如果是这样,那我把公司买下来,我把钱还给大家,但今天晚上必须要签完协议。后来我选择把老易车及时关掉了,做了新易车。我自己经历的事儿还是非常非常多,所以我对人性没有太大失望,我觉得都是正常的。俞敏洪:那你还好,我都习惯了。人家说,只要我这儿一出事,都是俞敏洪的责任,我已经太习惯了。李斌:你为什么会这么招(黑)?俞敏洪:内部说是我的责任,外部也说是我的责任。李斌:对你还是非常不公平的,我从你这儿看到的还是豁达。俞敏洪:做创业者真的需要坚强的心。我就两点,一是坚定的意志,不管内部外部出什么问题都要坚定地做下去,我的性格比较柔和,斌哥的性格比较坚强,但我们俩在这点上基本是比较一致的。第二点,对未来和对人性都要抱有美好的愿望,不管你受到多少人的欺骗、打击、羞辱、误解,要选择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有着人性非常美好的善良的一面,他们有的时候对你不理解、打击,有可能只是因为他们误解了你。李斌:我在内部信里说过一次,我们理解人性的复杂,但选择相信好的一面。你要说我们不理解人性的复杂,这肯定是不对的,但我们可以选择相信。俞敏洪:我这一年被网暴到了半死不活。李斌:作为老朋友,我有时候挺心疼你的。俞敏洪:但是我一句抱怨话也没说过。李斌:作为CEO,还不能让人说你两句吗?我们就是这么理解这个事情。俞敏洪:新东方的人跟我说,评价这么多,你的平台又那么有影响力,你暂时把评论区关掉,所以我就把评论区关掉了,最近当然开了。实际上并没有对我的心情、新东方的发展产生过任何影响。因为如果产生影响的话,我肯定方寸大乱了,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心情,背靠慕士塔格峰。李斌:风波过后,我们见证了最美丽的风景。师兄你讲得特别好,我一直创业,到现在也快30年了,我们也投过很多创业公司,但我强调另外两点,一是一定要想清楚一件事情,这个事情失败了,你干不干?因为失败是大概率的,成功是小概率的。中国有句话,向死而生,把这件事想清楚了,所有的决定都有勇气去做,这点很重要。第二,一定不能欺骗自己,一定要面对真实的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出于各种原因也会欺骗自己,现在我越来越希望自己对自己要真实,让人家去理解你,那是很难的,全世界都不欠你一个理解,你也很难说让每一个人都开心,关键是能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这一点非常重要。俞敏洪:刚才你提到创业失败了怎么办?其实我有一句话,只要不要你的命,你就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李斌:我当时在易车最难的时候,欠债几百万,我自己的想法是,如果公司真的开不下去,还不了,我打几年工我也能还上这个钱,这就是把自己的底线想清楚。俞敏洪:做任何事情,只要把底线想清楚了,就去做。李斌:你准备什么时候退休?俞敏洪:我现在其实有点像退休状态了。李斌:你现在多拼,算退休?俞敏洪:我退休了可能也是这种生活状态。我退休以后可能也是全中国、全世界去探索文化,探索历史,探索大自然的风光,也愿意跟大家进行分享。我如果在家里,会读一些值得读的书,如果觉得书好,也愿意跟大家分享。平时的生活就是跟朋友们聊聊天、吃吃饭、喝喝酒。

吕玟嘉(记者 柳左恩)09月22日,1998年出生的陈思原在江西老家经营餐饮生意,后因亏损负债八十余万元。2019年他来上海打工,之后全职配送外卖,3年间挣了102万元成为上海的“跑单王”之一。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短视频称,此前因“3年挣102万”受关注的外卖骑手陈思发生车祸入院。9月18日下午,陈思通过其社交账号回应称,9月17日与小车剐蹭,现腿部骨折。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流出的陈思入院治疗照片 来源:澎湃新闻(下同)陈思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诊断书据其贴出的诊断书显示,影像学表现为“右侧股骨中段骨质断裂,断端错位,膝关节在位。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右侧股骨中段骨折”。当日,陈思身边人士通过陈思微信向澎湃新闻记者确认以上社交媒体内容,并表示陈思目前需要休息静养。专家谈送外卖三年挣100多万并不感到奇怪,也并不令人羡慕“每个行业都会有特殊案例,陈思就属于外卖行业中的特殊案例。”复旦大学教授张志安对于骑手和平台有一定研究。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数据的角度,送外卖三年挣100多万是可行的,已得到平台的数据佐证。陈思超常规的劳动、超强度的体力透支,加上超娴熟的送单效率,共同构成了他的收入。“都说能者多劳,他是强者多劳,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也并不令人羡慕。”张志安强调,陈思是极端案例,首先一般人做不到他这样,极端案例或超常规案例都具有不可复制性。“我们要向陈思的勤劳致敬,同时我也为他感到担心。”张志安说,现在他年轻体力好,但外卖行业中的长期高强度劳动会有两个隐患,从中长期说,会出现身体隐患和健康隐患。第二,超高速工作以后人的注意力和体力容易跟不上,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张志安同时表示,不能简单对技术和资本做批判,数字劳动本身具有正向功能。我国劳动力人口巨大,就业压力大,恰恰是数字劳动给许多人提供了过度职业,提供了劳动职业的补充,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人白天工作,为了补贴家用或还贷,晚上做网约车司机或者外卖员,这恰恰成为一个补充劳动形式,对重新就业比较困难失业人群来说,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过度性职业,这是对解决劳动就业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在张志安看来,数字劳动非常重要,这其中涉及到平台、劳动者和公共政策环境这三维之间的关系,公共的利益主体还包括工会以及平台的监管方等多个部门。他建议,针对行业劳动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涌现出的新问题建立相应的研究机制。对平台企业来说,要研究社会各界共同探讨的极端案例由何驱动,要对高频案例持续研究,通过政策方、平台方和劳动者多方互动协调,去建设性改善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进一步让平台和劳动者释放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正向价值。本文综合自:澎湃新闻微信编辑:泰妮校对:佳思敏延伸阅读上海外卖小哥3年挣了102万:小学没毕业 买了2套房外卖小哥陈思3年挣了102万元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把剩下的10万元欠款还清后,他打算再次创业。小学未毕业,二十多岁创业失败,负债来到上海,摸爬滚打3年,陈思逆袭成为上海的“跑单王”之一。近日,上海外卖小哥陈思3年挣了102万元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人怀疑此事的真实性,也有人为他敢于拼搏的精神点赞,还有人说他是在透支自己的身体。图为外卖小哥陈思,其3年挣了102万元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陈逸欣 图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了26岁的陈思,因为忙着跑单,他比约定时间晚到了10多分钟。1998年出生的陈思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成,他话不算多,刚坐下没聊几句,就向记者出示了身份证。记者注意到,陈思的双手黝黑浮肿,手上有伤痕和冻疮。“冻的,还有摔的,摔了就拍拍灰起来再跑。”他的口吻很轻描淡写。陈思展示手上的伤痕和冻疮陈思是江西抚州人,之前在老家开饭店,为此向银行贷款80万元。据他所说,饭店开了5个月后亏损严重,只得放弃。背负着贷款,陈思决定来上海闯闯看,“当时满脑子就想着挣钱还债,迈出这一步去闯,不会比现在更差,只会更好。”2019年陈思刚来上海时,在饭店当厨师,月薪13000元。厨师干了快一年的时候,他发觉送外卖好像赚得更多,便也想尝试一下。于是,2020年,他加入了众包骑手的队伍,主业做厨师,副业送外卖,“那时比现在还辛苦,一天大概就睡3个小时。”后来,陈思索性辞掉了厨师的工作,专职送外卖,主要在静安寺、中山公园、徐家汇商圈跑单。“这三年多,我赚了102万元。”陈思拿出手机展示了自己近期的收入,2023年8月,他在某外卖平台的收入达4万多元,同年9月收入25470元,10月收入19497元,11月收入25786元。2024年1月,截至记者采访当天,他的收入为9897元。外卖小哥陈思曾同时在两家平台送外卖“有几个月,我还同时在饿了么跑,到手的钱应该不止这些。”陈思说,有的收入记录因为时间太久,无法显示。他不怕热,夏天赚的更多。现在天冷了,单量没有之前跑的多了。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业内人士处获悉,陈思此前确实多次成为平台众包骑手中的月度“单王”,三年赚了102万元也得到确认。如今,陈思已经还清了开饭店所贷的80万元,因为在老家买房,还背着10万元房贷。在与记者的对话中,他屡次提到“挣钱”二字。陈思坦言,自己把赚钱放在第一位,但也希望大家不要模仿他这样的工作强度,量力而行。以下为澎湃新闻记者与陈思的对话。【对话陈思】澎湃新闻:去年8月,你一个月收入4万元,是怎么跑出来的?陈思:我觉得这个行业是能赚钱的,送外卖主要靠勤快肯干,同时还要对路熟悉,就是熟能生巧,比如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有的骑手要绕一圈,而我只需要一分钟就可以到隔壁小区了,因为路熟,可以抄小道。去年8月天气热,单子相对多,我不怕热,就一直接单。我希望接一楼的订单,爬楼等电梯浪费时间。还有我会规划路线,我出去跑一圈,最多能带12单,一路上一定要规划,先去哪个商家,哪个商家出餐慢,就去下一家等。有的小哥看到我也会问,赚那么多,你是怎么跑出来的?我想说,不用问,跑就完了。其实我也不算赚得最多的,在上海比我厉害的外卖员也有。澎湃新闻:你一天要工作多久?送单超时过吗?出过事故吗?陈思:刚做的时候一天干18个小时,一个月就休息一天。后来平台出了规定,限制了我们接单时间,一天只允许工作12小时,我就马上到另一家平台注册骑手,就是多个平台接单。现在我做六休一,休完一天就继续干。我基本没有超时过,合理安排可以准时送达。路上也摔过,都数不清楚伤口了。但摔一跤起来,拍拍身上的灰没啥问题,生活需要继续往前冲。澎湃新闻:你觉得苦吗?这样的强度,身体吃得消吗?陈思:说实话没感觉,麻木了,老是躺着休息人会没有精神,起来跑跑挺好的。我也没什么其他的爱好,硬要算一个,挣钱算一个爱好吧。其实我这样的强度,也不值得大家模仿,还是要量力而行。我6岁的时候被送到了寺庙里待了7年,学了一些强身健体的功夫,也吃过苦,和我跑单时的辛苦是差不多的。也是小时候的那段经历,培养了我的意志力。澎湃新闻:现在贷款还完了吗?陈思:开饭店的80万元贷款我还清了,我在老家买了两套房子,现在在还第二套房子的贷款,还剩10万元没有还清。澎湃新闻:你是靠自己在老家买的两套房吗?你现在的收入在老家算什么水平?陈思:是的,我父母是农村的,我都靠自己,我现在的收入在老家也算不上特别好,两套房加起来也就几十万元吧,我还是要继续挣钱。澎湃新闻:你在市中心跑单,看到和自己同龄的年轻人在玩乐购物时,会羡慕吗?陈思:会羡慕,但是他们也会羡慕我,羡慕我靠自己双手双脚挣钱。澎湃新闻:你为什么会想到在社交平台上拍视频?现在是想换赛道走互联网营销吗?甚至有人说你想出名当网红,你怎么看?陈思:我不想当网红,拍视频的是我的朋友阿侠,他也是外卖员,他想把我的经历记录一下,我想把我跑外卖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一样跑外卖的兄弟们,我刚跑的时候也没人教我,我是自己去试,刚开始我不贪心,不会多接单子,尽量保证不超时。澎湃新闻:你会一直跑外卖跑下去吗?以后有什么打算?陈思:把剩下的10万元欠款还清后,我打算再次创业,还是做餐饮,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如果失败了,大不了就重新回来跑外卖,人生就这么一次,干就完了。还有我想在两三年内结婚,在我老家,结婚彩礼加上办一场婚礼,要花的钱不少,我想要靠自己过上理想的生活。专家谈送外卖三年挣100多万:并不感到奇怪,也并不令人羡慕“每个行业都会有特殊案例,陈思就属于外卖行业中的特殊案例。”复旦大学教授张志安对于骑手和平台有一定研究。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数据的角度,送外卖三年挣100多万是可行的,已得到平台的数据佐证。陈思超常规的劳动、超强度的体力透支,加上超娴熟的送单效率,共同构成了他的收入。“都说能者多劳,他是强者多劳,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也并不令人羡慕。”张志安强调,陈思是极端案例,首先一般人做不到他这样,极端案例或超常规案例都具有不可复制性。“我们要向陈思的勤劳致敬,同时我也为他感到担心。”张志安说,现在他年轻体力好,但外卖行业中的长期高强度劳动会有两个隐患,从中长期说,会出现身体隐患和健康隐患。第二,超高速工作以后人的注意力和体力容易跟不上,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张志安同时表示,不能简单对技术和资本做批判,数字劳动本身具有正向功能。我国劳动力人口巨大,就业压力大,恰恰是数字劳动给许多人提供了过度职业,提供了劳动职业的补充,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人白天工作,为了补贴家用或还贷,晚上做网约车司机或者外卖员,这恰恰成为一个补充劳动形式,对重新就业比较困难失业人群来说,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性职业,这是对解决劳动就业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在张志安看来,数字劳动非常重要,这其中涉及到平台、劳动者和公共政策环境这三维之间的关系,公共的利益主体还包括工会以及平台的监管方等多个部门。他建议,针对行业劳动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涌现出的新问题建立相应的研究机制。对平台企业来说,要研究社会各界共同探讨的极端案例由何驱动,要对高频案例持续研究,通过政策方、平台方和劳动者多方互动协调,去建设性改善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进一步让平台和劳动者释放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正向价值。

据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9月20日报道,俄罗斯9月20日警告西方和乌克兰,如果它们对白俄罗斯发动“挑衅事件”,就将面临“灾难性后果”。报道称,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对记者们说,莫斯科对北约在白俄罗斯边界附近的越来越具有“挑衅性”的举动十分关切。扎哈罗娃表示,她不排除会有让地区局势升级的企图。报道称,扎哈罗娃还说,俄罗斯已经在白俄罗斯境内部署了战术核武器。据俄新社此前报道,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9月17日称,袭击白俄罗斯将意味着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据报道,卢卡申科说:“我想警告我们的对手,还有那些搞不清状况的人。不要这样做。袭击白俄罗斯就是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报道称,卢卡申科认为,白俄罗斯或成为俄乌冲突升级的地点,而美国正是在如此推动局势升级。俄罗斯发布一周战报俄国防部发布画面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据央视新闻,俄罗斯国防部9月20日发布一周战报称,14日至20日,俄军使用高精度武器和攻击型无人机对乌克兰军工企业的能源支持设施、军用机场的基础设施、无人机存储点等实施了27次集群打击。此外,俄军还打击了乌军弹药库和后勤仓库、武器和军事装备维修基地、载有外国武器的军用列车,以及乌军和外国雇佣兵的临时部署点。同一天,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称,当天发生123次战斗,俄军在库拉霍沃方向最为活跃,约三分之一的战斗都在这里进行。在哈尔科夫方向,俄军袭击了乌军在沃尔昌斯克地区的阵地。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俄军对乌军阵地发动了21次袭击,其中16次已被击退。国际能源署:乌克兰损失超三分之二发电能力据央视新闻,国际能源署9月19日发布报告称,由于今年以来俄军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进行前所未有规模的打击,导致乌克兰能源系统在今年冬季面临严峻考验。报告称,俄军的打击已经让乌克兰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发电能力,在进入供暖期后,能源短缺将对乌克兰医院、学校等设施带来严重影响。9月2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召开了最高统帅部会议,会议讨论了冬季能源设施安全保障、防空系统部署等问题。扎波罗热核电站所在城市遭乌无人机袭击 核电站安全受威胁扎波罗热核电站遭袭 资料图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9月20日,扎波罗热核电站发布消息称,当天傍晚,扎波罗热核电站所在的埃涅尔戈达尔市再度遭到乌军无人机袭击,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受到威胁。核电站方面称,因乌军无人机袭击,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黎明”变电站的变压器受损。该变电站为核电站的基础设施供电,袭击变电站对核电站的安全构成潜在风险。目前,扎波罗热核电站工作人员已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核电站安全运行。核电站基础设施的备用供电方案已经启动。所有安全参数都在可控范围之内。核电站场区和监测区的背景辐射正常。20日当天早些时候,乌军已使用无人机对埃涅尔戈达尔市的民用设施实施了袭击,但未对扎波罗热核电站构成威胁。延伸阅读:牛弹琴:普京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胜利的天平在向俄倾斜普京拿望远镜眺望 资料图关键时刻,普京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俄罗斯军队再扩编。9月16日,他签署总统令,将俄罗斯武装力量增加18万人。由此,俄军总数将达到2,389,130人,其中战斗人员150万人。总统令将在今年12月1日生效。普京还下令,俄罗斯政府通过联邦预算向俄罗斯国防部拨款。这已是俄乌冲突爆发后,俄军第三次大规模扩编。去年12月,普京已经下令,将俄军总数扩大到2,209,130人,其中战斗人员132万人。第三次扩编,新增的18万人,都是军事战斗人员。这充分显露了一点,战争消耗之大,战场需要更多生力军,俄罗斯正在努力应对。今年6月,普京曾透露,在俄乌战场上的俄军,总数约在70万人。俄军占据着数量上的优势。所以,在乌东地区,俄军最近攻势猛烈,拿下了多个战略重镇,迫使乌军节节后退。但在库尔斯克地区,乌军之所以能攻入俄本土,并占领大片俄罗斯土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俄边境地区兵力严重不足。普京检阅军队 资料图战争靠的是武器,靠的是谋略,但再先进的武器、再高明的谋略,最终依靠的,还是人。普京下了大决心,但也很谨慎。俄罗斯可以扩军,但不轻易征召后备役。因为很简单,这关系到稳定,关系到民心,2022年俄首次征召预备役军人参战,就有数十万俄男子为躲避兵役而逃离俄罗斯……战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俄军和乌军都面临同样的问题,缺人!俄罗斯多少还好办,扩军,持续扩军,毕竟,俄占据着人口的优势,总人口超过了1个亿。世界首富的马斯克,在2022年就提出建议,俄乌赶紧谈判。因为在他看来,如果俄罗斯遭遇危险,肯定就会进行全面战争动员。双方的死亡都将是毁灭性的。考虑到俄罗斯的人口是乌克兰的3倍,乌克兰不可能在全面战争中取得胜利。因此,如果你关心乌克兰人民,那就寻求和平吧。乌克兰确实更艰难,战争打到现在,青壮年几乎都上了战场,甚至很多乌克兰女性,也被俄军俘虏。社交媒体上,我们还经常可以看到视频,乌军征兵人员,突然围住一个男子,后者不得不告别家人,被拉壮丁上了战场。所以,你看到,双方交换战俘,被释放的俄罗斯军人,基本都还很年轻;但乌克兰这边,老的少的都有。乌克兰军队食堂里很多士兵两鬓斑白有一个镜头,看了特别心酸。乌克兰军队的一个食堂,里面应该有上百士兵正在吃饭,但镜头扫过去,看不到几个年轻人,很多士兵,已经两鬓斑白。他们是老兵吗?或许,他们还算不上老兵,他们只是年老的士兵。因为年轻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乌克兰中年人、老年人,不得不走上战场。他们可能是工人是农民是教授,但现在他们都成了战士。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在战场上的老兵这其实正是这场战争最大的悲哀。大量的国家有生力量,不是在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不是让自己家庭变得更加美好,而是成为了一场战争的牺牲品、消耗品。战争什么时候结束?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战争总会结束,而在战争结束前,还会有大批双方士兵,将倒在血泊中,成为这场战争的一个注解,甚至连注解都谈不上。战争就是绞肉机,俄罗斯在消耗着乌克兰,西方又在通过乌克兰消耗着俄罗斯。所以,普京经常指控,西方希望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的战场形势,越来越对俄罗斯有利。虽然乌军占据了库尔斯克大片地区,但俄军不为所动,仍旧在乌东战场发动大规模攻势,完全占据着主动。哦,前几天,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哈萨克斯坦,谈到俄乌战场形势,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对朔尔茨感慨地说了一句:“事实上,俄罗斯在军事上是无敌的。”当然,他还说了一句:“哈萨克斯坦人民对乌克兰人民怀有真诚的同情。”女兵因战争失去一条腿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解读。但一个中亚的领导人,这样当面告诫德国人,显然是意味深长的。1,在军事上打垮俄罗斯,这不切实际,德国人应该更有体会。更别提,俄罗斯有庞大的核武器库。2,同情归同情,但哈萨克斯坦等国,仍旧与俄罗斯关系密切。西方也看在眼里。3,别再抱有幻想了,也别再拱火浇油了,还是抓紧和谈吧。俄罗斯还在扩军,乌克兰则捉襟见肘。胜利的天平,确实在向俄罗斯倾斜。所以,我们看到,泽连斯基最近特别焦虑,反复请求西方援助远程武器,对俄罗斯本土发动进攻。俄罗斯又岂会善罢甘休?所以,我们看到,普京签署总统令,再度大规模扩军,更多俄罗斯有生力量,将投入到俄乌战场。唉,兄弟之国,最后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若干年后回看,我们不禁会问:这一切到底为了什么?这场战争真的值得吗?谁又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回首页看更多汽车资讯

评论(84642)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搜狐我来说两句用户公约》

0/100 发表评论

《鬼夫萌妻之夫人请回家》

(原标题:江西新余佳乐苑小区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多名相关责任人被查处)
昨天 06:51:17
广州荔湾区
回复

《木叶之四代火影之子》 《穿成蜗牛后我把毁容大佬的脸治好了》

  • 《驰骋大宋》

    • 《屠神之路》

      《老婆爱上我》
    《锦门医娇(重生)》
《朕又突破了》
昨天 06:51:17
广州荔湾区
关闭回复
0/100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 151 条评论

评论(693)

0/100 发表评论

{{item.userObj.user_name}}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item.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content }}
{{ item.content }}
0/100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 {{commentStore.commentObj.participation_sum}}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