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季小麦市场行情展望及操作策略

来源: 学习网
2024-06-03 11:08:43

  来源:中华粮网

  5月27日,有幸受邀参加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24年度小麦市场行情形势分析会,此文为笔者对2024年度新季小麦的行情走势所做的课件内容提炼,浅显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小麦价格频繁波动的原因探讨及涨跌逻辑

  1、通过小麦的历史价格曲线图来找原因

  (1)新季小麦的产情情况,尤其是品质情况。

  (2)小麦是否能进入饲用替代玉米及饲用替代的规模有多大。

  (3)包括最低收购价在内的各类政策性储备轮入的数量规模。

  (4)金融属性加持下的渠道库存规模和市场情绪变化。

  二、现阶段小麦市场情况简介

  1、陈麦市场价格低迷,政策性储备小麦轮出销售规模被动缩减

  2、新季小麦收购和预采购区域及数量开始增加

  3、市场主体对2024新产季小麦价格预期进一步降低

  4、新陈小麦价格提前接轨

  三、2024新季小麦市场特征预判(产情及价格情况)

  1、2024产季小麦播种面积南增北平,总体属于属于稳中略增。

  2、对标2023产季,业已登 场的长江以南地区减产幅度较大,平均在20%-30%,目前基层粮点收购价围绕着2360元-2400元/吨,容重750g/L以上,水分13.5%左右小麦门点装车报价2410--2420元/吨,出货意愿暂不强烈。

  3、江淮之间刚刚进入收割期,容重和品质均好于皖西南,减产幅度预估不低于10%,目前基层粮点收购价同样在2360元-2400元/吨区间,容重770g/L以上,水分13.5%左右小麦门点装车报价2410--2420元/吨,出货意愿较强。

  4、江苏南部小麦同样刚刚进入收割期,预计减产幅度较小,目前基层粮点收购价在2400元/吨左右,容重主流在770g/L以上,呕吐毒素安全,不完善粒为国标临界点,如不进行充分整理,做政策性储备补库粮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5、淮河沿岸及以北区域将在5月底6月初进入全面收割期,从田间地头来看亩穗数和穗粒数增,千粒重降,两增一减,受干热风影响不大,单产暂不能明确,基层收购点和贸易商心理入市收购价位在2400元--2450元/吨区间。

  6、豫北、山东、河北全面收割期尚有时日,干热风隐患暂未解除,收割期受其他天气因素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着可能性,因此总体产情存在着一定的变数。

  综合目前2024新产季小麦当前已收割区域产情情况来看,减产预期已基本成立,品质情况好于之前预期,呕吐毒素不稳定和超标限于少数区域,在总产量中占比较小。预计总产量持平于常年,但收割期间的可能发生的雨水和大风天气对品质而言,依然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四、2024新季小麦市场特征预判(市场情况)

  1、全域性低开基本成定局,且开秤价已形成全域性的高度一致。

  2、区域流通性大概率会下降。

  3、部分区域替代玉米饲用性价比已形成。

  4、地方储备三年增储计划接近尾声,最低收购价短期难以启动,调节储备定价和规模或低于市场预期。

  5、渠道库存规模大幅度降低。

  五、当前及未来小麦市场供需面的变化情况

  虽然陈麦市场供应量将会大幅下降,但新季小麦提前登场,目前品质好于预期,对小麦市场的供应端形成了有效补充。综合2024新产季小麦产情情况来看,虽然因单产下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减产预期,但总体来看,将会好于2023产季,并持平或略好于常年,至少属于平年。小麦替代玉米饲用目前仅存在部分区域,接下来玉米市场价格依然有回调的可能性,但玉米深加工企业经营情况向好有支撑和托举的可能。各类型政策性储备轮入收(采)购的规模或小于预期

  六、2024新季小麦市场行情展望及操作策略

  2024新产季小麦低价开秤基本已成定局,在产量和品质情况都至少持平或略高于常年的预期下,尽管小麦市场价格具备了商品价值,但品质依然是关键因素。在整体市场需求复苏依然有待时日的大环境下,虽然不乏阶段性的市场机会,但总体来看缺乏大的市场机会,因此长线宜用平常心采取守势策略,短线在占据小麦市场主导地位的豫北、山东、河北产情依然不明朗或存在着隐患的时段,已登场的区域不宜过度看空,就目前的市场价位而言,对品质较好的小麦还是可以适度建仓或加码头寸,这样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责任编辑:赵思远

  刘水认为,部分房企扭亏为盈多是依赖于偶然事件的影响。“不是靠企业自身经营能力及管理效率提升的因素,不具有可持续性。但是,关键事件转机,如债务重组取得进展,表明企业经营困难正在有效化解,将有助于企业未来发展。此外,行业发展环境正在改善,房企经营发展的有利因素正在积累,比如供需两端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市场筑底回稳可期,个别企业债务重组取得重要进展等。”

  新春团聚后,人们踏上返程之路,重回工作岗位。广东移动大数据显示,正是初七这一天,广东迎来了节后返程的高峰,525万人回到常驻地市。截至正月初十,深圳、广州、珠海三个城市的人们节后返程更积极,回城率在全省居前三,且均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个百分点。(完)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2/45/1678702815415677717.gif" alt="" /></a>

  中方将一如既往地同伊斯兰国家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共同维护包括穆斯林民众在内的各群体的宗教信仰自由。(完)

  近年,山西持续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基本建成。目前,山西已认定发布包括运城市垣曲县黄河小浪底库区、临汾市洪洞县汾河等10处重要湿地的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2月2日电 (记者 陈静)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跨国高难度医疗救治并没有间断。

沈忆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