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龙谈首倡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三个动因促使我做这件事”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03 00:37:11

  中新网南京12月7日电 (记者 朱晓颖)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日前,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首倡者赵龙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人的良知、政协委员的职责、尊重生命的人文关怀这三个动因,促使他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有关提案。

  “当时提议时,我就坚定地认为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值得去做的事,回头看依旧如此。”赵龙说。

  2004年,赵龙带儿子去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纪念馆”)。尽管父子俩对这段历史早已熟知,但所见所闻还是带给他们深深的 震撼。此后,赵龙又专程来到该纪念馆,还拜访了有关幸存者,搜集了很多南京大屠杀史料。

  2005年的全国两会上,时任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赵龙向大会提交《关于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的提案》。他在提案中写道:“为了更好地表明中国政府和人民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捍卫人类尊严的正义立场,更好地警示和教育国人,建议每年的此日,在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遗址举行公祭活动,并以法律或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使世界永不忘记,让国人永世铭记。”

  南京大屠杀历史证据充分,并且在战后由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进行了审判,对此国际社会早有定论。赵龙表示,作为一名江苏南京的政协委员,有条件更有责任提交这则提案。在同年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分组讨论中,他把自己的提案告诉同组委员。“当时共有49名委员踊跃签名,表达对该提案的支持。”

  1992年起担任纪念馆馆长的朱成山,1994年带着战后第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赴日,在广岛亲见日本首相参加的高规格、大规模公祭活动,受到启发。经过多方努力,从1994年起,每年12月13日,江苏省暨南京市社会各界人士都会举行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悼念仪式,不过仅限于地方性悼念活动,其规模和影响仍然有限。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

  地方性悼念活动持续进行了20年整,第21次悼念是国家公祭。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当天在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

  在赵龙看来,使世界永不忘记,让国人永世铭记,正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所在。(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上海1月13日电 题:魔都新春新思路:城市考古 都市漫游

  安检入口是铁路客运的第一道防线,严禁危险品进入车站和车厢是保障旅客安全出行的必要举措。在开包查验违禁品时,偶尔也会面对旅客的不解和指责。出现此类情况,她们总是尽力克服心中的委屈,耐心向旅客讲解铁路规章制度。

  <strong>双碳”目标需全产业链协同推进</strong>

  此次会见,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中国扩大开放等议题交换了意见。王文涛称,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巴厘岛与拜登总统举行会晤,为双边经贸关系确定基调、指明方向。中国商务部愿与美方相关部门一道,共同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求同存异,进行理性、务实、专业的沟通,推动合作,为双边关系注入积极动力。

  在亚当斯发表这番言论的前一天,科罗拉多州州长波利斯称“还将继续把移民送到纽约和芝加哥等地”。然而按照亚当斯的说法,“纽约的旅馆已经没有房间了。”根据纽约市最新的官方统计数据,自2022年春季至2023年1月1日,已有大约3.57万名移民涌入纽约市,超过2.4万人被安置在68个紧急避难所和处理中心。

  “底气”二字映照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的深厚情怀,向世界传递出民心所向的磅礴力量。

陈淳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