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天茹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吕天茹

吕天茹

植根流通业 沟通上下游

ta的内容1.7万
大图模式
评论
点赞
分享
放大字

图书馆的女朋友漫画|「ごめんなさい」と直子は言って僕の腕をやさしく握った。そして何度か首を振った。「あなたを傷つけるつもりはなかったの。私の言ったこと気にしないでね。本当にごめんなさい。私はただ自分に腹を立てていただけなの」

2024-09-22 07:26:53
625

  蒋彝:让人们听到“哑行者”的声音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仇广宇

  发于2023.12.4总第1119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这位男子就是旅居海外的作家、书画家蒋彝。他所参加的演讲活动,是美国学界的标志性活动,只有最杰出的社会人士和知名学者才可受邀,包括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内的诸多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演讲辞。蒋彝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在这里发表演讲的亚洲人,也是第一位获得这一殊荣的华人,这标志着美国学界对他影响力的高度认可。这是属于蒋彝个人的高光时刻,也是属于全体华人的荣誉时刻。多年后,蒋彝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在回忆这段演讲辞的内容时,还会盛赞其中精彩的内容。

  然而,蒋彝获得的这一荣誉至今并不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知。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就到英国深造,又长期使用英语写作,蒋彝的名字多年来在中国鲜少出现。尽管他被誉为与林语堂影响力不相上下的双语作家,但由于语言隔阂等原因,他的作品从未大范围进入公众视野,即使不少作品早已被翻译成中文,也没有引发反响。相比之下,一些喜爱中国文化的国外研究者和读者对蒋彝的名字反而更为熟悉。

  如今,世界各地的学者正在不断地对蒋彝的生平和作品进行挖掘,关于蒋彝的著作也在不断问世。2023年11月,一本名为《蒋彝和他的文友:旅英华人的艺术创作与社会交往(1930-1950)》的新书面世,书的联合主编之一、牛津大学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系讲师保罗·贝文在谈到蒋彝作品时表示,蒋彝的作品很快就会在中国广受欢迎。“因为他与生俱来的善良,以及他所宣传的和平与友谊的价值观,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理解。”贝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多才多艺的“哑行者”

  作为一名中国文学研究者,英国人保罗·贝文感觉,自己与蒋彝有着特殊的缘分:他生长在英国伦敦的汉普斯特德区,蒋彝当年到英国留学的第一个长期居住地就在这里。在20世纪30年代,汉普斯特德区是英国著名的艺术区,由蒋彝、熊式一等人组成的华人文学家、艺术家群体也在这里,高涨的创作氛围孵化出了不少文艺作品,其中就包括蒋彝以中国人之眼看世界城市的“画记”系列,以及熊式一引发海外轰动的戏剧《王宝川》。如今,贝文依然会经常路过那些地方,他知道,尽管在“二战”期间,蒋彝当年居住过的两座房子都被炸毁,但有些建筑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风貌,这些老建筑,能够引领他回到那个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蒋彝后来在牛津市居住的公寓被英国人保留了下来,并按照惯例挂上了代表名人故居的蓝色标牌,以示纪念。在英国,目前获此殊荣的华人仅有三位,除蒋彝外,另两位分别是孙中山和老舍。

  随着贝文回到那个时代现场,人们或许能够知道,为何蒋彝这样一位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中国留学生,会突然在英国“走红”,成为畅销作家。在蒋彝去英国留学时是20世纪30年代,机缘巧合之下,英国公众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尤其是艺术领域的“中国风”刮得更盛。当时,伦敦地区也经常举办中国主题的艺术展览。在这一时期,中国剧作家熊式一、书画家蒋彝、诗人王礼锡等人先后来到英国求学深造,他们都住在汉普斯特德区,并和后来到达的史学家崔骥、作家萧乾、翻译家杨宪益等人一起,逐渐组成了一个互相支持、帮助的华人知识分子群体。

  1933年,时年30岁的蒋彝从江西九江来到英国留学,辗转后来到汉普斯特德区,和江西老乡熊式一住在一起。蒋彝生于旧式知识分子家庭,又接受了新式教育,数年前从东南大学毕业后,“学而优则仕”的蒋彝在芜湖、九江等几个地方担任过县长,本想为国家做点实事,却发现官场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超出他的想象,后来,他还在工作中触动了当权者的利益,只得调离。为了学习海外先进的政治学知识,找条出路,他在家人的支持下来到英国留学。

  环境塑造人,到了英国,蒋彝发现自己没在政治学上有所建树,反而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这个兴趣,最初也是来自好友熊式一的“刺激”。1934年7月,熊式一出版了以中国传奇故事为基础的剧本《王宝川》,很快排成戏剧,在欧美连演多场,大受欢迎。当时,蒋彝曾为《王宝川》这本书绘画了十二幅线描插图,剧本卖得好,他也与有荣焉。后来,熊式一提出,蒋彝可以专门给 他的书画插图。但是这个要求让蒋彝内心很不舒服,他从小就有书画才能,在家乡小有名气,自然不愿意为人作嫁衣。于是,原本英语功底极差的蒋彝开始主动与本地人沟通,练习英语表达,甚至去公园找人练习英语,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用英语写书。

  机会女神常常青睐那些努力而有准备的人。蒋彝的绘画才能很快被人发现。1934年,英国的一个环保协会“人树总会”向艺术家征集作品,蒋彝在中国大使馆的推荐下画了水墨画,前去参赛,没想到画作被登在伦敦的报纸上,他开始以画家的身份在英国小有名气。到了1935年,蒋彝协助画家刘海粟在伦敦办展览,他也创作了几幅水墨画给刘海粟,刘海粟将作品放在了展览上,其中一幅画很快被卖掉,这又让从未靠作品谋生过的蒋彝生出了一些信心。很快,在熊式一的推荐下,出版商找到蒋彝,希望他以中国艺术家的身份撰写一本普及中国艺术的书。

  机会的来临,让蒋彝兴奋又紧张,让他紧张的是,当时的他英语写作水平离出书还差得很远,要用英语写作的话,必须先写成中文文章,再翻译成英语,然后再找本地人帮他润色,方能过关。就在那个阶段,蒋彝恰好交往了两位在日后长期帮助他的贵人,其中一位就是伦敦大学东亚学院的院长庄士敦。庄士敦欣赏蒋彝的中国文化功底,安排蒋彝在东亚学院教书,让蒋彝就读他的博士,并在学术路途上处处支持、保护他。此外,他东方学院的学生中有一位叫英妮丝·杰克逊的本地女孩,她才华横溢,中英双语的功底都很扎实,英妮丝愿意帮助蒋彝润色英文,她也也可借机学习中国文化。两人一拍即合,也开始了终身的友谊与合作。

  很快,在庄士敦、英妮丝等人的帮助下,蒋彝的作品《中国画》出版,受到好评此后,他又不断以中国艺术家的身份参与讲座和课程,发表文章,累积了名声。1937年,蒋彝出版了成名作《哑行者:中国画家在湖区》(又名《湖区画记》),记述了他为了排遣学业和生活中的挫折,在英国湖区休假散心,与自然为伴时所写下的散文和画作,这本书亦文亦画,饶有趣味,不但受到英国媒体的好评,而且在日后的日子里重印了九次,长销不衰。也正是在这本书中,蒋彝开始正式使用自己的笔名“哑行者”(Silent Traveller)。之所以叫“哑行者”,一方面是因为蒋彝字仲雅,“哑”与“雅”谐音,另一方面,“哑”字中的沉默之意,也暗示着他是一位母语并非英语的异乡人。

  通过《哑行者:中国画家在湖区》,蒋彝“哑行者”的形象真正树立了起来,并以不错的销量得到了英美出版商的认可。此后无论在世界各地,蒋彝都会用“画记”形式,以一个异乡人的眼光去关照异国社会的风土人情。每到一地,他精美又充满想象力的绘画,细腻而充满质感的笔触,如纪录片一样充满镜头感的记述,都能引发读者的惊叹。他书写过、绘画过牛津铺满雪的大街,纽约金门大桥的桥塔,面对这些名胜,他在个人体验中又能挖掘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让读者获得一种新奇、通俗却又富有深度的精神体验。

  挫折求生的“熊猫人”

  蒋彝的传记作者,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英语荣誉教授郑达提到,蒋彝曾写过一本名叫《中国书法》的作品,这本书1938年在英国出版,四年后的1942年圣诞节,这本书突然卖到了断货,原因是当时有很多美国士兵到英国参战,到了节日,他们需要给家人买礼物,他们对这本图文并茂的作品很感兴趣,就纷纷买了书寄回美国。郑达自己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他第一次在国外读到蒋彝的《波士顿画记》,是在美国一个房东的家里,那本书也是他的房东收到的圣诞礼物。

  已故华人地理学家段义孚童年时生活在澳洲,他也有过跟蒋彝作品有关的回忆,他第一次读到蒋彝的书是在童年的病床上。小时候,他在儿童医院做完手术休息时,收到了两本书作为礼物,一本是熊式一的《天桥》,另一本则是蒋彝的《哑行者伦敦画记》。当时,年幼的他感觉《天桥》的故事有些复杂,但《哑行者伦敦画记》里面精妙的水彩画却给他留下了独特的印象,让他读得津津有味。看起来,无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无论读者来自哪个国家,人们都能从蒋彝的作品中找到一种普世的慰藉与平静。

  在抚慰人心的画风和文风之下,蒋彝的内心,其实也经历过不为人知的挫折和动荡。生长于旧式文人家庭的他从小聪慧,学贯中西。少年时,他对政治和国事并不太关心,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迁,他感受到民族危机,也日益被爱国思想感召。为了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他放弃了擅长的文学和书画,选择东南大学的化学专业。但毕业后,蒋彝的“求职”报国路充满坎坷:做中学老师时,他碍于当地民风剽悍,资金短缺,工作很难开展;中间,他还一度替身为民国外交官员的舅父蔡公时做助理,但蔡公时突然在与日本人的冲突中被杀,让他的职业前途再度被斩断。后来,一身书生气的他转做县长,最终也未能成功。

  幸运的是,蒋彝的前半生有哥哥蒋笈为他托底。蒋笈早年参加国民革命,后来又在江西政府中任职,他同样擅长书画,和弟弟志同道合,思想比弟弟更加前卫。因为父母早逝,蒋笈就“长兄如父”般地承担了对蒋彝的照顾。几乎在人生的每一个关口。蒋笈都能为蒋彝进行指点和帮助。无论是读大学还是出国读硕士,都是蒋笈为他拿出学费。因此,1938年蒋笈在战争中突发心脏病去世时,身在海外的蒋彝伤心欲绝,思乡之情更为强烈,但中国正被日军侵略,他又不敢贸然回国。此时,全力支持他的导师庄士敦也已经去世,更让蒋彝觉得孤立无援。

  从保护伞消失的那一刻起,离家的乡愁就化为了无法消灭的痛苦,他本来和兄长一起制订了计划,希望学习知识后再回国,但战争和亲人、好友的去世打断了一切。没有了指路人,他想不到自己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最终,他用不间断的工作冲淡了这种痛苦,将情感寄托在他所喜欢的小动物和自然美景上。正是在蒋彝人生遭遇重大挫折的1938年,来自中国的熊猫幼崽“明”成了伦敦动物园最受欢迎的明星,蒋彝是伦敦动物协会的会员,他也爱上了这黑白分明的、能够治愈人可爱生物,他画了一百多张熊猫速写,后来又据此描绘了数百幅熊猫图。后来,蒋彝写出了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金宝与花熊》,主角之一也是一只熊猫。

  蒋彝曾说,工作可以让他远离大部分烦恼。“也许工作是我拥有幸福的唯一形式。”写作就是他构建的、关于家乡文化的精神家园。他在文字和图画中流露出的好奇、趣味和纯真打动了更多的人。他画的熊猫也受到海内外读者的欢迎,也广泛地在外国人中传播了熊猫的形象,英国评论家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熊猫人”。因为擅长画动物,脾气温和,蒋彝也特别受华人圈子中孩子们的欢迎,他们都叫他“蒋叔叔”,喜欢跟他一起玩,看他画的画。依靠绘画和文学,蒋彝从远离亲人的孤独和痛苦中顽强地走了出来,将乡愁寄托于笔端,将美好的一面带给了更多的人。

  漂泊一生的“爱国者”

  1955年起,蒋彝从英国搬到了美国,受聘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中文教授,此后他便长居在美国。在美国,他继续着边走边写的生活,陆续出版了《波士顿画记》《日本画记》等知名的作品,收获了更多的读者。然而风景和清谈背后依然是浓烈的乡愁。在1964年出版的《旧金山画记》中,蒋彝大胆地绘制了一幅颇具现代意味的水墨作品:一只熊猫在落满和平鸽广场地面上悠闲地散步,背景是城市高楼大厦和匆匆来往的人群。他给这幅画起名为《联合广场的东方来客》,这似乎也在隐喻着自己的身份:无论身份地位如何变化,他依然是那个在异国他乡观察世情的“熊猫人”。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逐渐解冻,思念家乡的蒋彝终于有机会踏足中国的土地。1975年4月,他在离开大陆四十多年后回乡探亲。家乡和家人是蒋彝一直牵挂的事情,家庭关系中也隐藏着他复杂的情感。蒋彝和妻子曾芸是通过家人包办结婚的,二人在文化水平上差距很大,但他们最终没有选择离婚。在追求事业发展和保全家庭方面,蒋彝没办法做到平衡,他对国内的家人也是心怀愧疚。出于海外生活的孤独,他曾先后将他和曾芸的两个儿子带到海外,到他的身边和他一起谋生,并帮助他们分别在英国和美国站稳脚跟。

  他的一位好友曾回忆,蒋彝是一个比较有原则的人,在国外,他对一些女读者的示好坚决拒绝,甚至躲避她们。他对多年挚友英妮丝产生过情感,却只和对方保持着友谊。到了晚年,他才和一位华人科学家黄耀民相恋,但遭到女方家人反对,也没能终成眷属。说到底,蒋彝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他习惯克制情感,保持理智,努力生活。他在给英妮丝的信中提到过,他没有倾心表达过自己。说到底,他还是认为,克制是一种属于东方文人的习惯,哪怕已经在西方生活多年,这种克制,依然刻在他的骨子里,无法抹去。

  回到家乡的蒋彝变得感慨万千,沉默多年的他似乎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自己的家乡,他不自觉地变得活泼欢快起来。他来到北京和小女儿一家同住,不顾70多岁的高龄到处游览,抓紧时间体会在家乡的一切,两个月期间,他游览了中国的20多个城市。回到美国之后,他将中国之行用文字记述下来。此时人们发现,一贯娓娓道来,不疾不徐的蒋彝,文风突然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感性、热情。他大力赞扬在国内看到的一切,甚至包括医疗水平提高和社会氛围的改善。在蒋彝心中,中国早已经不是他当年做县长时那个让他无法施展的“烂摊子”,当然值得大书特书。

  这些文字虽然有些感性成分,却不乏真诚。蒋彝过去的文字从来都是只谈文化,不问政治,但他最初出国求学的初衷是学习政治学,还是有爱国情怀的影响。回国后看到中国社会有了变化,他自然无法压抑自己的热忱。蒋彝的传记作者郑达认为,蒋彝回国后写下的这些话就是他的肺腑之言,因为他是将70年代的中国和脑海中30年代的中国做了对比,多年后归国,想法自然会不同。

  关于家乡的一切像磁石般吸引着他,直至死亡来临。1977年8月,蒋彝第二次访问中国,继续他未完的旅程,他考察古迹,陪伴亲友,观看京剧,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国庆节前后,他终于体力不支导致癌症复发,数日后在北京去世。这位在不同文化中自由穿梭的“哑行者”,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实现了落叶归根。巧合的是,多年后,刺激他走上文学道路的同乡、好友熊式一,也是在北京探亲时突然去世,两人的命运也如此神奇地交织在了一起。

  后来,蒋彝的去世消息传回美国,他所供职的哥伦比亚大学在悼词中称,蒋彝将中国文化带到了纽约,带到了哥大的日常生活中。这次,他不过只是出了远门,“与哑行者经常出门远行一样”。

  但蒋彝最终还是留在了中国,他被葬在江西庐山脚下,与哥哥蒋笈、妻子曾芸葬在一起。这位一直漂泊在外的异乡人,也终于可以带着他文化交融的梦想,在家乡休息了。

  参考资料:《西行画记:蒋彝传》,郑达著,商务印书馆

  《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第45期

吕天茹(记者 邓恭信)09月22日,当地时间2024年9月10日晚,美国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卡玛拉·哈里斯与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进行了今年大选以来的首场电视辩论。辩论原计划为90分钟,最终时长为1小时45分钟。在辩论刚开场,哈里斯打破惯例,主动跨过舞台走到特朗普的演讲台旁与特朗普握手。这一幕为2016年美国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以来的首次,此次辩论也是哈里斯与特朗普的首次会面。哈里斯主动与特朗普握手。图片来源:YouTube与开场时的表现相呼应,哈里斯在辩论期间掌握了主动对特朗普发动猛攻、不断刺激特朗普想让其失控。此前哈里斯的助理透露,有意激怒特朗普是哈里斯的辩论策略。这一策略起到了效果。被激怒的特朗普忙于回应哈里斯的攻击,大部分时间处于防守姿态。两人虽然在辩论中谈到了堕胎权、移民、经济、气候变化、外交政策等问题,但并未就之后的新政策做出详细说明。常年任检察官、现年59岁的哈里斯在辩论中展现了与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完全不同的淡定进攻形象。特朗普则未能发挥自己的进攻长项,但在被激怒后基本保持了克制,没有用种族和性别攻击哈里斯。辩论结束后,美国流行音乐天后泰勒·斯威夫特宣布支持哈里斯成为美国总统。2024年9月10日,美国费城,特朗普与哈里斯举行首场电视辩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在周二的辩论中,哈里斯从各个维度打击特朗普。当特朗普坚称自己赢得了2020年美国大选、指责民主党人窃取大选时,哈里斯攻击特朗普是被8100万人“炒掉了”,“他(特朗普)难以接受这个结果。”8100万是拜登在大选中获得的选票数。哈里斯随后提到自己作为美国副总统与各国领导人会面的情况,称“全球领导人都在嘲笑特朗普”。她进一步刺激特朗普,透露自己与很多军方领导人会谈,其中有人曾与特朗普共事过,“他们说你是个耻辱。”哈里斯也没有放过特朗普遭到的4起刑事诉讼,专门提到特朗普将在11月接受封口费案裁决。她还攻击特朗普因机密文件案遭联邦调查局突袭搜查后,就立刻要求减少联邦政府对执法部门的拨款。移民问题原本是哈里斯的短板。拜登上台后,美墨边境的非法移民入境数量暴涨,移民成为美国选民最关注的议题之一。特朗普在边境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得到更多选民支持。但当哈里斯攻击特朗普要求共和党否决边境法案、导致移民问题迟迟无法解决之时,被激怒的特朗普做出了草率回应。他称非法移民进入俄亥俄州后开始吃“宠物”,“他们吃狗,他们进来了之后还吃猫。”辩论主持人之一、美国广播公司(ABC)主播大卫·穆尔立刻纠正了特朗普的说法,指出俄亥俄州警方明确没有宠物遭到伤害。在民主党最具优势的堕胎权问题上,哈里斯谴责特朗普“不道德”,指责正是特朗普任命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才导致宪法对堕胎权的保护被推翻。她表示,“一个人不需要放弃自己的信仰也能认同,特朗普无权告诉女性将如何处理自己的身体。”哈里斯还拿特朗普最引以为傲的选举拉票活动开刀。特朗普习惯在拉票活动上即兴演讲,善于营造氛围感染现场观众。哈里斯则攻击特朗普的拉票活动枯燥无聊,很多人提前离场,因为特朗普的演讲都是“关于他自己”。辩论期间,特朗普经常在哈里斯讲话时摇头、闭眼、耸肩、撇嘴以表示反对。哈里斯在讲话时通常看向特朗普,但特朗普讲话时目视镜头拒绝与哈里斯对视。在特朗普讲话时,哈里斯也不断做出嘲笑、无语、质疑的表情。图为特朗普和哈里斯辩论现场。图片来源:YouTube虽然ABC此前设定的规则是麦克风静音,只有轮到候选人各自发言时才会打开。但在实际辩论中,主办方还是根据情况临时打开两名候选人的麦克风,以便两人对攻击进行回应。哈里斯和特朗普一度相互抢话,被主持人强行叫停。特朗普对哈里斯的攻击主要击中在经济、移民问题和哈里斯的左翼立场上。特朗普把哈里斯与拜登的政策绑定,指责哈里斯和拜登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胀,“他们的所作所为让这个国家的人死去。”在移民上,特朗普抨击哈里斯和拜登让“数百万罪犯和恐怖分子”进入美国,破坏美国的社会生态。对于哈里斯本人,特朗普抨击她为反对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特朗普提到哈里斯的父亲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授,“他把她(哈里斯)教得很好。”在外交问题上,哈里斯与特朗普提到了巴以冲突、俄乌冲突和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哈里斯此前对以色列表示出更强硬的姿态,但在辩论中被问到将如何终止巴以冲突时,哈里斯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她重申了对以色列自卫权的支持,同时也支持巴以“两国方案”。特朗普则抨击哈里斯“仇恨以色列,也仇恨阿拉伯人”。他指责哈里斯缺席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在美国国会的演讲,警告如果哈里斯当选,以色列将在2年内被摧毁。在俄乌问题上,特朗普重申如果他是美国总统,俄乌将立刻停火。但他没有透露具体有何计划促成停火。哈里斯则抨击如果特朗普是美国总统,“普京现在就该在基辅了”,俄罗斯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波兰。哈里斯的这番攻击也是专门针对宾夕法尼亚州选民。哈里斯与特朗普的辩论在宾夕法尼亚费城举行,而宾夕法尼亚是美国大选关键摇摆州,该州有约80万波兰裔美国人。在辩论将结束之时,主持人提到了特朗普此前质疑哈里斯少数族裔身份的言论。特朗普曾称哈里斯本来是印度人,突然变成了黑人。主持人问特朗普,评价对手的种族身份是否合适。进行回应时,特朗普没有如共和党人所担忧的发动攻击,而是表示自己“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是什么。”哈里斯则借机抨击了特朗普的白人至上过往,指责他在1970年代曾拒绝让非裔人士租房,谴责特朗普试图用种族问题来分裂美国人。辩论结束后,特朗普竞选团队和哈里斯团队都宣布各自的候选人是辩论的获胜者。共和党人还谴责ABC主持人偏袒哈里斯,只对特朗普的讲话进行事实纠正。美国流行音乐天后泰勒·斯威夫特周二晚在社交媒体发文,宣布支持哈里斯成为美国总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进行的即时民调显示,63%的受访者认为哈里斯赢得了辩论,认为特朗普胜出的仅为37%。今年6月拜登与特朗普的辩论后,CNN的即时民调显示有三分之二受访者认为特朗普胜出。此次辩论对摇摆州选民影响的调查尚未出炉,哈里斯的目标就是通过辩论中的表现吸引摇摆州中对她尚不熟悉的选民。哈里斯的竞选团队已经宣布寻求在11月的大选投票前再次与特朗普进行辩论。特朗普表示将对提议进行研究,“他们想要第二场辩论是因为他们输了。”

吕天茹(记者 吴劭智)09月22日,(原标题:女子被领导要求每天带饭带水,拒绝后遭辞退!最新进展)

(原标题:孟祥青: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旦出手就是重锤猛击)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回首页看更多汽车资讯

评论(66576)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搜狐我来说两句用户公约》

0/100 发表评论

《末世重生之不做沉默的羔羊》

面对欧盟和加拿大的“关税大棒”,中国灵活的应对方式引发外媒关注。路透社9月13日文章分析称,中方显然在关税问题上对与欧盟谈判持开放态度,在做好反击准备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与个别欧盟国家开展一对一协商,这一策略似乎正在取得成效,比如刚刚结束访华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就敦促欧盟重新考虑关税决定。与此不同的是,中方甚至未事先发出警告便对加拿大采取反制措施,直接对加方施以“震慑”。欧盟委员会8月20日披露了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终裁草案,若27个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将在11月初正式生效。报道说,尽管面临着美国方面施加的关税压力,中国并不希望与欧盟爆发贸易冲突,但中方已明确表示,如果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5.3%的关税,中方将作出反击。随着投票临近,中国采取了“胡萝卜加大棒”的应对策略,一方面发出反击警告,另一方面也在同欧盟主要国家就商业交易与投资事宜开展一对一协商。2024年1月24日,夕阳西下,安徽港口集团芜湖港朱家桥港区,滚装货轮正在装载出口海外的奇瑞汽车(无人机照片 图/IC Photo)今年以来,中国已相继宣布对欧盟乳制品、猪肉、白兰地等农产品进行反补贴、反倾销调查。报道认为,中国对欧盟可能采取的潜在反击,将主要落在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这些支持加征关税的国家身上,波及他们对华出口的猪肉、乳制品和白兰地。而德国、芬兰和瑞典等没有推动关税的欧盟国家所受影响较小,中方采取的措施几乎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出口品类。据业内人士此前透露,在7月的意向调查中,包括西班牙在内的12个欧盟成员国支持临时关税,4个成员国反对,包括德国在内的11个成员国弃权。“中国的策略似乎正在取得成效”。路透社注意到,本周刚刚结束访华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出人意料”地敦促欧盟重新考虑加征关税的立场。“事实上,我们需要重新考虑这一决定,不仅是所有欧盟成员国,还有欧盟委员会都应该重新审视。”桑切斯在11日的记者会上说,“我们不需要另一场贸易战。对于西班牙来说,我们需要做的是成为欧盟与中国之间的一个建设性的力量,让双方找到一个符合欧盟和中国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据西班牙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桑切斯率领的代表团离开中国时感觉“西班牙现在更重要了”,并称西班牙与中国已接近达成猪肉产品关税协议。9月10日,桑切斯在中国-西班牙商务论坛上发表讲话(图/西班牙首相府网站)目前,中国是西班牙在欧盟外的最大贸易伙伴,西班牙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进口猪肉总价值约60亿美元,其中西班牙是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根据西班牙猪业联盟(INTERPORC)的数据,2023年西班牙向中国出口了超56万吨猪肉相关产品,价值12亿欧元。报道说,作为给西班牙的“甜头”,一家中国公司同意在西班牙建造一座价值10亿美元的工厂,用于生产制氢设备,这显然是对西班牙绿色雄心的支持。中国经济学家梅新育表示,在猪肉和乳制品方面,中国最大限度地拉高了支持加征关税的国家的“国内政治成本”,农业部门经常在欧盟政治中发挥作用,“中国是这些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2023年,欧盟对中国的猪肉、乳制品和白兰地出口总额达到约100亿美元。欧盟去年对中国的出口总额超过2800亿美元。眼下,中国与欧盟在关税问题上的博弈还在继续。欧盟委员会新闻发言人12日称,中国机电商会和所有电动汽车生产商提交的关于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价格承诺解决方案均未达到要求,欧方打算拒绝相关价格承诺申请。中国商务部发言人13日对此回应说,中方注意到了欧方的相关表态。欧委会无视中国业界的诚意和努力,在未进行深入沟通的情况下,提出拟拒绝中国业界提出的灵活解决方案建议,中方对此深感失望。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欧盟内部就关税问题持续拉扯,但大洋彼岸的加拿大,似乎“铁了心”要把关税大棒挥舞到底,而中方的反击也相当干净利落。“中国似乎不想与加拿大进行谈判或作出让步。”路透社提到,与对待欧盟的态度不同,中国甚至没有事先向加拿大发出任何事关反制措施的公开警告。在加拿大8月末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后,中方很快宣布对自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其他反制措施还包括——将对加拿大采取的相关限制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依国内产业申请,对加拿大相关化工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将加方有关做法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方作出反制后,加拿大甚至变本加厉,于10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和电池零部件、半导体、关键矿物、金属以及太阳能产品等加征关税的潜在措施,启动为期30天的公众咨询期。9月10日,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方慧兰宣布,或进一步对中国电池、关键矿物等加征关税(视频截图)总部位于北京的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农业分析师埃文·佩(Even Pay)说,与对待加拿大的态度相反,中国显然对与欧盟谈判持开放态度。“对于加拿大,他们直接采取了‘震慑’(shock and awe)手段。”埃文·佩说。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在9月12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问及:中国周一起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有分析人士指出,与中国对欧洲进口产品展开调查不同的是,没有任何中国相关产业机构通过提出投诉来推动调查。请问能否解释一下中国对待欧洲与加拿大产品的差异?这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表示,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反倾销调查可以依据产业申请发起,也可以由调查机关依职权自主发起。相关证据显示,加拿大对华出口油菜籽存在倾销行为,并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考虑到中国油菜籽产业集中度低、涉及种植人员广,产业提起申请困难,中方依法自主发起调查,符合中国法律规定和世贸组织规则。来源:观察者网
昨天 07:26:53
龙泉市
回复

《莱雅》 《末世重生之地球拼图》

  • 《如果还能这样爱你》

    • 《给重生的虐文女主当妈后躺赢了》

      《一朵花的奇幻之旅》
    《良人归去来》
《鲜婚蜜爱》
昨天 07:26:53
龙泉市
关闭回复
0/100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 253 条评论

评论(336)

0/100 发表评论

{{item.userObj.user_name}}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item.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content }}
{{ item.content }}
0/100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 {{commentStore.commentObj.participation_sum}}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