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国22名汉学青年学者在贵州寻源心学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7-09 14:48:51

  中新社贵阳7月7日电 (记者 张伟 瞿宏伦)“知行合一·心学寻源”贵州行——国际儒学联合会2024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7日在贵阳孔学堂开营,来自15个国家22名汉学青年学者将在贵州开展为期8天的研学活动。

  此次研习营以“知行合一·心学寻源”贵州行为核心主题,形成“一主线、三辅线”研习线路,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体验研习、分享交流等形式,向汉学青年学者展现中国历史和当代中国的样貌。

  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是国际儒联精心创设的品牌项目,旨在为海内外青年学生学者,特别是文化传播工作者提供一个全面、客观了解中国历史和当代中国的窗口,为拓宽人文交流渠道、促进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培育未来优秀汉学人才奠定基础。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舒大刚表示,此次研习营落地贵阳,是因为贵阳是阳明心学的大成之地,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又一座思想高峰,深刻影响了近代以来的中国和世界。

  “我们将从阳明先生悟道之地龙场启程,沿着山水美景、人文胜迹,探寻圣人之道,体悟阳明龙场悟道心境之变,感受贵州多彩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爽爽贵阳生态之美,了解现代贵州的创新发展之路,开启一段中华五千年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交相辉映的研学考察之旅。”舒大刚介绍说。

  “汉语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它是一扇通往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来自巴基斯坦的喜娜从2017年开始汉语学习之旅,她期待自己能深入研究并传播中国文化和汉语的美。

  “这次研习营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在喜娜看来,中国文化是一种生活的文化,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环境保护政策、推动文化旅游的可持续性以及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等。她相信,通过努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价值和深度。(完

  在这次“开班第一课”上,总书记指出,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同时,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才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数量众多的非遗项目,展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珍贵财富,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创新中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向世界传播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追求。

  —— 健康风险 ——

  2018年6月,湖北省利川市的刘某用自来水、白砂糖、明矾等生产加工该类“蜂蜜”438斤,对外销售30斤,获款人民币225元。最终,刘某因生产、销售假蜂蜜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2月6日是中国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旅游业务首日。时隔三年,中国出境团队游按下“重启键”,泰国、阿联酋等国纷纷以各自特有的方式欢迎首批中国旅游团的到来。

  从摩洛哥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出发,记者搭乘10小时的大巴和1小时的出租车,才到达摩洛哥南部沙漠中的绿洲村庄艾尔霍巴特。然而路途遥远并没有阻挡国际旅客的热情,元旦前后,这个仅有约6000名居民的村庄接待了600多名游客。艾尔霍巴特遗产和可持续发展协会(以下简称“发展协会”)负责人艾哈迈德·阿玛尔对本报记者表示,艾尔霍巴特村之所以对游客有着巨大吸引力,在于它呈现出了原汁原味的绿洲生活,“在这里,村民生活就像一幅风景画”。

陈欣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