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局部晚期鼻咽癌新疗法将复发转移风险降逾四成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02 16:03:39

  中新网广州5月31日电 (蔡敏婕 赵现廷)北京时间5月31日,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马骏牵头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等共9家单位,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该研究首次发现在高危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的标准放化疗基础上,加用PD-1抗体信迪利单抗显著提高生存率。

  研究揭示,与传统治疗方案相比,该方案能将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无瘤生存率提高10%,将复发转移和死亡风险降低41%。

  鼻咽癌高发于中国,初诊鼻咽癌病人中75%为局部晚期,目前海内外多个指南推荐的最佳方案是在放疗前和放疗中加用化疗。但是,即使接受了上述的标准治疗以后,仍有20%的病人会出现复发或转移,因此,需要寻找新型治疗方法。

  以PD-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杀死肿瘤。鼻咽癌以往又被称为淋巴上皮瘤样癌,它的特征是有丰富的免疫细胞浸润,也就是俗语说的“热肿瘤”,因此可能非常适合免疫治疗。

  此前,海内外的研究均证明,免疫治疗在已经发生复发转移的鼻咽癌中有效。但在初诊没有转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中,免疫治疗的效果如何呢?

  为此,马骏牵头率先开展了一项临床研究。该研究入组425例高危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历时7年,进行多学科联合科研攻关。研究最终发现,在放化疗的同时,加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免疫治疗药物信迪利单抗,能提升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埃默里大学教授、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头颈肿瘤(复发转移)工作组主席Nabil F. Saba在《柳叶刀》同期发表评论:“在包括鼻咽癌在内的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中,这是第一次观察到免疫治疗显著提高了疗效。这项研究(使用的放疗前免疫治疗)为我们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据介绍,该方案已经写入最新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诊疗指南,有望被国际指南采纳,成为新的标准治 疗方案。

  因此,我们应该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风险进行认真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管控风险。

  随着寒假结束,全国各地均于近期迎来开学。这是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近3亿师生大规模集中返校的重要时刻。

  位于云南大理沙溪古镇北龙村一家改良粮仓里的先锋沙溪白族书局,迎来了2020年开业后的高光时刻——“600平方米左右的营业空间,1月客流量达3万,多是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及川渝地区的游客,人数比去年春节翻了5倍不止。”店长胡姣感到欣喜。

  直播间里,除了企业负责人,还有义乌市人社局局长王国成。正月初一到初六,他变身“带岗”主播,向网友介绍义乌营商环境和就业创业政策。面对这场招工“抢人”战,当地政府也有压力。作为一个县级市,面对上海、深圳这样的竞争对手,义乌并不具备优势。

  2022年1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作出全面部署。《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生活中,吴易昺喜欢看书,听周杰伦的歌。乐观、开朗的天性,支撑着他独自咽下伤病与质疑,带着坚毅的信念从头再来。

崔佩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