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逾百只债基提前结束募集 爆款基金频现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17 08:02:49

  本报记者  ;方凌晨

  债券型基金持续受到市场关注。近期,多只债券型基金发布提前结束募集公告,仅6月份以来,就有18只债基(仅统计初始基金,下同)宣布提前结募。同时,今年以来爆款债基频现,多只债基发行总规模均在70亿元以上。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年内发布公告称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达114只,提前时间长短不一。以6月14日相关公告为例,中金金辰债券基金于2024年5月30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4年7月26日,最终将募集截止日期提前至2024年6月13日;而于2024年6月4日开始募集的国联安中债0—3年政金债指数基金,最终募集截止日也由原定的2024年9月3日提前到了2024年6月13日。

  今年以来发行的债券型基金中也出现了“日光基”。例如,永赢安怡30天持有期债券、中欧稳悦120天滚动持有债券等基金均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募集。除了“日光基”,还有部分债券型基金仅在一周之内(2天至5天不等)便完成了募集。

  截至6月16日,年内共新成立债基186只,合计发行总规模超4680亿元。从投资类型来看,其中包括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短期纯债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等类型。

  在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债基中,有26只基金发行总规模均在70亿元以上。其中,安信长鑫增强债券发行总规模最大,达80.0042亿元;泰康稳健双利债券以80.0033亿元的发行总规模紧随其后;于6月13日成立的中信保诚中债0—3年政金债指数发行总规模达到了79.9974亿元,位列年内债基发行总规模榜单第三。

  在此基础上,年内还有一些债基发行总规模超过了79亿元,这其中包括多只政金债指数基金,例如,兴证全球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银华中债0—5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等。还有嘉实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宏利基金、东方基金等4家公募机构旗下的首批中债绿色普惠主题金融债券优选指数基金募集规模也均超79亿元。

  谈及债券型基金受到投资者欢迎的原因,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债券型基金收益相对稳定,很多投资者追求稳定回报,比较喜欢配置债券型基金。”

  在摩根士丹利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唐海亮看来,今年以来债市整体走牛。不过,短期看,债市博弈较强,债券收益率或在低位震荡。

  施罗德基金固定收益总监单坤认为,今年下半年债券市场的调整可能不会很大,收益率水平进一步下台阶需要考虑商业银行的成本下调。理财产品和债券基金作为资产配置的压舱石依然值得持有,但整体收益水平或受利率中枢的下移影响。

责任编辑:郝欣煜

  据台湾《联合报》5日报道,萧美琴近日将公务返台,就当前对美工作进展与相关部会交换意见,预计停留九到十天。就在近日,岛内盛传赖清德将搭档萧美琴组成“德美配”,参加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民众党前“立委”蔡壁如在接受网络节目采访时表示,萧美琴深受美方信赖,传闻民进党不管谁出线选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搭档的副手都是萧美琴。民进党“立委”郭国文称,目前民进党人选尚未出炉,这个问题早一点,但萧美琴担任副手的话确实是不错的人选。香港中评社认为,萧美琴是否和赖清德搭档参加2024年选举,存在两个变量:其一是赖清德能否在民进党初选中脱颖而出;其二就是蔡英文和萧关系密切,此事还需要得到蔡的同意。分析认为,萧美琴有着驻美代表的身份,加上深受蔡英文信任,若是赖清德能够和她搭档参选2024,既可以淡化美方对于赖清德“务实台独工作者”的疑虑,也可以解决蔡英文对赖清德的不信任问题。

  “有信心让这条600多年的‘大鱼’活起来”

  16岁在挪超豪门罗森博格队上演首秀、多次入选挪威国字号青年队、与厄德高和阿热被称作“挪威三杰”、荣获挪威足球天才少年奖……

  虽然日本政府表示,核污染水已经过处理,其放射性物质都低于法定的排放限制值,但在评估放射性物质对环境、公众健康的长期影响时却忽略了许多科学认识。例如,日本政府及负责运营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东京电力公司并不清楚,处理过的核污染水包含多少放射性物质,对储罐中的核污染水做了非常有限的采样,缺乏足够的分析,也尚未公布这些结果,难以确定排放核污染水会产生哪些影响,有待科学考证,但他们却置若罔闻,让人无法相信这些处理过的核污染水可以安全排放。

  1月,立波酒店入住率超过80%,2月份的预订率也达到了70%以上。但客人大多来自德国、英国、瑞典、丹麦、法国等欧洲国家。自去年12月底回到兰塔岛,立波在岛上只见过两个中国游客,“虽然出境游开放了,但团队游客很少。游客中也有一部分是与我类似因疫情中断在泰国生意的人。旅游业与疫情前火爆的情况没办法相提并论。”

  新京报:尽管排海计划引起日本国内外的反对,但日本政府仍执意推进,如何看待日本政府的决定?

傅思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