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贷款更多投向重点领域

来源: 凤凰网
2024-06-16 19:25:37

  本报记者 姚 进

  信贷总量和投向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4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7.05万亿元,同比增长9.6%,一季度增加9.46万亿元。

  具体来看,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高增速。据披露,一季度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 23.43万亿元,同比增长23.6%,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4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66万亿元。

  此外,贷款支持科创企业力度较大。一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1.73万家,获贷率47.9%,比上年年末高1.1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20.4%,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11.2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还有,一季度房地产贷款环比多增。数据显示,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76万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上年年末高0.2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6090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9万亿元,同比下降1.9%,增速比上年年末低0.3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51亿元。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52万亿元,同比下降1.1%,比上年年末增速低0.1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6095亿元,比去年四季度多增1.16万亿元。

  “从行业投向来看,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房地产业贷款增速也有所回升。贷款行业投向结构持续优化。”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注重提升效能,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专家认为,一季度银行贷款呈现多方面增长趋势,主要体现在对实体经济的全面支持、重点领域的重点扶持、普惠金融的促进、绿色发展的推动、农村经济的振兴以及科技创新的支持等方面。金融机构在政策落实和风险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从总量来看,一季度贷款新增额低于上年同期。对此,张文红表示,这主要是受上年基数较高的影响。如果拉长时间来看,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比2022年同期还是高出1.13万亿元,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此外,今年一季度,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为3.75%,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71%,分别较上年同期低0.22个和0.46个百分点。

  危险近在咫尺

  综合交易大厅面向市民春节不打烊

  弯腰起身,手里锋利的刀片把一盘南瓜苗挨个斜着削去真叶和一片子叶;坐下,拿起一棵黄瓜苗,斜削去茎根部,并与南瓜苗刀口处无缝贴合,再用红色小夹子夹住……

  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他曾以160码的速度生死追击;在深山密林中,他不分昼夜地地毯式搜索巡查;在隆冬时节,他奔赴高原深夜突袭;为从嫌疑人口中挖出幕后“老板”,他冒着生命危险攻破心理防线,与最凶狠的毒贩斗智斗勇……

  水产养殖加工企业探索创新育种以获得优质种源。受益于我国冷链物流不断完善,水产预制菜市场崛起,成为丰富人们蛋白质需求的重要补充。

  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部分生产性服务业脱离实体经济独自运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下游客户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甚至是信息隐藏行为。生产性服务提供商在难以获得下游客户的某些信息时,基于对风险和资产专用性等方面的考虑,会谨慎提供服务,结果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足,比如金融行业因信息不对称导致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足等问题。而当前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产业层面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克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实体经济支持不足的问题。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平台经济,制造业、农业等领域的客户可以有效向生产性服务业传递自身的个性需求,生产性服务企业可以有效捕获市场需求及客户类型等信息,进而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低风险和低成本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业的数字化和平台化发展也有利于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因为数字技术能有效提高生产性服务的可贸易程度从而显著降低贸易成本,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扩大远程服务的范围。

刘盈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