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刮起“国潮风” 年轻人青睐时尚养生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16 12:25:59

  【科教文卫】中医药刮起“国潮风” 年轻人青睐时尚养生

  中新社南宁6月15日电  题:中医药刮起“国潮风” 年轻人青睐时尚养生

  中新社记者 黄艳梅

  罗汉果陈皮茶、壮药清脂茶饮、双桂如意糕、山药茯苓脆脆蛋……14日,在广西南宁市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举行的广西中医药文化市集活动上,含有中药成分的养生茶饮、茶点、药膳供不应求。

  “古法冰镇酸梅汤,选取8种草本原料手工现熬。”一家酸梅汤摊位前,不少民众在排队品尝。“00后”南宁市民梁 佳说,“中药版酸梅汤很火,不仅生津止渴,还有清热解暑、促进消化等养生功效,我平时经常喝。”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当日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梁佳逛市集、看中医,沉浸式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在中医药健康咨询义诊区,民众排起长队,亲身体验壮医药线点灸、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扶阳罐温灸刮痧技术等非遗项目和特色技法。

  在中医药特色产品展示区,“桂十味”中草药标本、中药特色院内制剂、特色药材、中药饮片标本、各种特色膏方、药膳包以及壮瑶绣球、中医药香囊等“国潮”文创用品琳琅满目。

  捣药、研磨、装袋……在中医药香囊制作区,中草药香气萦绕,不少青少年在手工制作香囊。“今天的香囊配方有艾草、紫苏、薄荷等中药材,有防蚊驱蚊的功效。大家在感受动手乐趣的同时,也能认识一些身边常见的中草药。”广西药用植物园科普研学中心科普老师陈宝琪说。

  南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展示了一批医务人员手工制作的中药材耳饰。这些中药材耳饰的原材料有甘草、薄荷、陈皮、莲子等,每一款都很独特,并有各自的功效,受到年轻女性的欢迎。

  传统的中医药与当代文化潮流相融合,刮起阵阵“国潮风”。从中药茶饮到中医馆餐厅,从三伏贴到艾灸……中医药文化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新时尚。

  广西“85后”韦涵柳与合作伙伴创办了一个中药奶茶品牌,连锁门店超过40家。“中药奶茶融合了中药的独特味道,如草本清香、轻微药香等,与奶茶的香甜交织,形成独特口感。”她说,“古老的中医药文化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承。”(完)

  顶级医疗专家会诊后认为,贝利已错过切除肿瘤最好的时机。2021年9月,贝利还是接受了结肠肿瘤摘除手术,并仍需化疗巩固手术成果。

  <strong>下姜村的发展认同:不让一个人掉队</strong>

  在给陆军步兵学院2022届全体学员、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等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激励大家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复兴伟业,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博贺港铁路是广东省“十四五”铁路规划中疏港铁路的重点工程项目,是茂名市实现陆海联动的生命线。该线路为国家II级货运疏港铁路,北起广茂线茂名东站,南至茂名博贺港区博贺港站,正线长49.84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设茂名东站、黄阳线路所、双目站、博贺港站。其中,茂名东站货场已于2022年9月16日建成投用,是目前粤西地区最大的综合性铁路货运枢纽,也是粤西与西南地区之间重要的货物中转和集散地。

  不久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作出新的重大调整。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各项防控措施也将作出相应调整。抗疫三年来,病毒频繁变异,形势不断演变,防控策略不断调整,但贯穿其中的理念始终如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走过风风雨雨,越过沟沟坎坎,我们更加坚信:寒冬终会过去,春天必将到来。

  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人员在甘肃武威和宁夏银川周边也陆续发现许多西夏时期的小型火葬砖室墓,证实西夏民众流行火化后再土葬的丧葬方式。而此次考古发现的夫妻同穴合葬的土葬墓,明显是吸收借鉴了中原汉族土葬的丧葬习俗,反映出西夏在与周边地区各民族的交流中,丧葬习俗也悄然变化。

李秀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