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趾“写诗”20多年 浙江姑娘绽放“力量之花”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5-18 14:32:56

  中新网宁波1月10日电(记者 林波)“我想对残障朋友说——别躺平、别认命、别怨天尤人,努力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努力融入社会,创造自己的价值!”用脚趾写诗歌20多年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的姑娘方瑜于近日正式将其第一部诗歌集《子夜圣歌》捐赠给了江北区图书馆。

  1月10日,她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新的一年,她希望带着这本诗歌集走进大学,也计划写一个关于残障人士的纪实文学。

  方瑜,笔名子夜,于1987年12月出生在江北慈城。

  作为一名早产儿,她的身体十分羸弱,出生后没多久,就被寒气冻坏了小脑,患上了手足徐动型脑瘫,运动神经系统瘫痪。

  脚不能走,手不能握,说话含糊不清,甚至连面部表情也难以自控,除了几根能动的脚趾外,患病后的方瑜并不能自主控制行动。

  但这并没有打倒她!

  为了看懂文字,要强的方瑜整整四年没有看电视画面,靠听声音,看下方的字幕,自学了汉字,也学会了使用电脑。

  为什么会选择写诗歌?

  方瑜告诉记者,从识字之初,读得最多的便是诗,特别是中国有很多古典诗词,“开始写东西很自然地从诗歌开始了。”

  “我从识字之初便深深地热爱中国的古典诗词,可以‘起舞弄清影’,也可以‘一览众山小’,可以‘采菊东篱下’,也可以‘致君尧舜上’,哪怕我身 有残疾,也能从中得到最深的安慰。”方瑜在诗词中汲取了力量的养分,也想把这些“阳光雨露”分享给更多的人。

  于是,在她的书中,融入了很多诗词、典故,希望把这份力量传给更多的年轻人。

  20多年来,踩着鼠标慢慢敲出的20余万字,组成了方瑜的第一部诗歌集——《子夜圣歌》,里面不仅记载着她对文学的热爱,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敬仰,还有她的坚韧和勇气。

  “我离神很远,裸胚石身。所以我用凿子拼命挖凿,然后迎风伫立,看着飘落的金屑随风扑面。风穿过我的千疮百孔,溢彩醉人的金屑会永远停驻,望我金身不坏永世长存……”这是《子夜圣歌》中的《金身》的部分内容,也是方瑜不甘命运安排的“反抗”,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绽放“力量之花”。

  当记者问她:“用脚趾写诗歌难吗?”

  “有灵感就很轻松,没灵感就很难。”方瑜坦然地表示,实际上她从来没觉得用脚趾打字和普通人用手打字有任何区别,尤其是物理身体方面的残缺她也从未在意过。

  事实上,方瑜的创作不止诗歌。

  “它们只是一部分。”近几年,方瑜正在梳理传统文脉与现代语境,以此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藏。她说:“我想做很多事情,感受这个世界,坚持写作也是因为活着,想更好表达自己的内心,拓宽生命的宽度。”(完)

  <strong>小朋友 范羽墨:</strong>我是第二次来滑冰了,第一次有点害怕,第二次一点都不害怕了,我感觉很开心。

  在西方,也有一些意义重大的节日,人们要回到家中,共进晚餐,围炉弹唱,互赠礼物,那些欢笑、惜别、流泪、拥抱的场景,也成为无数节日主题影片中最能打动人的画面。

  在法国,每逢春节,不仅是华人聚居区,就连巴黎市政广场也会挂上大红灯笼,一些知名连锁超市会开辟专柜销售中国食品。加拿大多伦多的“中西汇粹”新年音乐会迄今已举办16届,用音乐会迎接新春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纽交所当时称,它决定关闭交易来处理技术问题,而在采取这个动作之前,并没有向场内的交易员发出任何警告。

  “我很喜欢经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俞秀秀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采访时说,“再加上对平潭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很漂亮的海岛,所以丈夫说想回来发展的时候,我们一拍即合。”

  晚间,记者来到西安大唐西市附近的一个书店里,汇聚了不同年龄段的读者。书店门口的漫画、绘本书柜旁,围坐着正聚精会神读书的小朋友;书店两侧,青年男女倚着书架,捧着一本小说默默阅读;书店深处的人文历史书堆前,驻足着目光矍铄的老人……

林冠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