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赣铁路全线开通运营40周年:架起钢铁动脉 见证历史之变

来源: 央广网
2024-06-03 10:22:23

  中新网南昌6月2日电(吴朋珊 余清清 王正南)岁月长河奔涌,时代列车疾驰,每一程都镌刻下不灭的印记。1984年6月1日,伴随着悠扬汽笛,四对客车和八对货车首次满载着旅客和货物,安全正点运行在皖赣铁路线上,自此,皖赣铁路全线正式开通运营。

  40年过去,皖赣铁路如一条巨龙穿山越河,在安徽与江西之间铺架起钢铁动脉,促进区域交流,助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历史之变。

  通途新成半世纪梦想方圆

  自1934年开始筹备修建,皖赣铁路历经多次停建、拆毁、复工,终于在1984年开通运营,成为连接皖赣两省的第一条铁路通道。正式开通运营前的这50年间,皖赣铁路历经了战火硝烟,也承载着百姓期盼。

  皖赣铁路全长541公里,是继浙赣铁路之后华东第二大铁路通道,其中江西段约200公里,纵贯华东腹地的皖南和赣东北。该条铁路北起安徽省芜湖市火龙岗站,与宁芜、淮南线和长江水路相接,南至江西省贵溪市贵溪站,连接浙赣、鹰厦诸线,沟通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对沿线工农业产业发展和开发皖南赣东北山区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因为这条铁路建设得很艰难,所以当初建成通车时,很多沿线民众都载歌载舞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今年退休的铁路职工于江对这条铁路充满深情。据他回忆,皖赣铁路途经地区多山,施工难度大,再加上一些时局因素影响,施工进度很缓慢。

  火车一响岂止是黄金万两

  驰骋40载,皖赣铁路不仅是运输通道,更是经济动脉,为沿线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条铁路通车后,华东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个南北贯通的运输网络,由南京到鹰潭、南昌、福州等地的客货运输,不用再绕道上海运输,旅程缩短了285公里,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安徽的煤炭、钢铁等大宗物资通过皖赣铁路得以顺利运往江西、福建,满足了当地工业发展的需求。同时,江西的木材、粮食等优质物产也得以通过这条铁路线运往安徽、江苏等地,提升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每年七八月,江西万年县的稻田里就会出现一片繁忙景象。作为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的地区之一,万年县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农耕历史,孕育出了口感香甜软糯的万年大米。皖赣铁路开通以来,一袋袋万年大米乘着火车北上南下被运往各大等城市,然后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皖赣铁路也降低了企业运输货物的成本,提高了社会整体物流效率,为沿线地区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

  贵溪站是皖赣铁路的南端站,而贵溪站北边的贵溪北站担负着皖赣铁路部分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任务。位于贵溪市的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贵溪冶炼厂通过专用铁路,可在贵溪北站直接接入皖赣铁路。“我们车站现在主要承运贵溪冶炼厂电解铜、硫酸和矿渣等货物的运输,2013年以来年均发送量约300万吨。”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鹰潭车站贵溪北站副站长曾庆煌介绍道。

  皖赣铁路虽已“不惑之年”,但依旧是连接皖赣的重要通道,为沿线带来便捷、安全、绿色的运输方式。接入现代化铁路网络后,这条铁路还将继续发挥其在交通网络中的重要作用, 依托其便捷性和通达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完)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的统计数字,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四,香港各口岸共有41.7万多人次入境,总出境人次54.2万,特别是除夕当天逾10万人次出境。数字背后,是两地亲人的双向奔赴和无数家庭的美满团圆。

  调研走访后,郑永刚发现,甬港服装厂虽然在设备和工艺技术方面,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由于产品没有市场,所以连续亏损。

  宋涛在唁函中表示,星云法师生逢民族弱乱之世,披剃山河破碎之间,毕生致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人心向善,以智慧启迪众生,以慈善福利社会,功业传世。法师家国情怀深厚,持守民族大义,情系两岸同胞,奔走两岸三十余载,恭迎佛指,赈灾助学,坚定促统,反对“台独”,矢志推动两岸交流合作与祖国和平统一,贡献卓著,永垂教范。

  “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1934年,诗人郁达夫夜泊屯溪即兴作诗,成为如今新安江和谐人居的诗意表达。

  我跟他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咱先忘了科幻,先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咱们拍的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戏,先把这个东西放在心里面。我觉得《三体》既然是科幻小说,它的精神内核就是科幻的,自然而然就会有科幻的元素。但是我们拍戏,要把它当真事办,才能让观众相信。

  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中心负责人林琳告诉记者,公司有多家工厂需要办理排污许可证,都是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注册、登录、在线填报排污许可证申请表,提交到生态环境部门审核,生态环境部门审核后符合要求即核发排污许可证,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沈永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