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五良”并行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来源: 中文网
2024-06-26 13:45:50

  【光明论坛】

  作者:梁謇(黑龙江省委党校教授、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日前,黑龙江省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绿波荡漾,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展现在眼前。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富锦市在粮食生产方面注重深挖细掘单产潜力,狠抓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结合,取得积极成效,粮食单产持续提升。

  推进良田建设。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质量是决定粮食单产水平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耕地总体质量水平亟待改善提升,加快良田建设是增加单位粮食产能的治本之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落实这一重大部署,应注重科学规划,分区分类明确建设内容和投入标准;积极拓展投入渠道,形成稳定的建设资金来源;强化质量监督检验,确保建一块成一块。稳步推进黑土地保护。

  推进良种创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良种覆盖率超过96%,其中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种子完全自给,玉米、大豆种子自给率达到95%左右,依托种业创新推动粮食单产提升的空间潜力较大。未来须强化良种创新攻关,加快发展生物育种和智能育种,创制一批高产稳产、耐密性好、抗逆性强、节水节肥、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机械耕作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加快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以基础设施标准化、制种全程机械化、流程控制信息化为目标,建强一批国家级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提升良种供给能力。加大良种推广力度,通过打造高产优良品种示范田、发布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等措施,加强优良适区品种宣传推广,强化政策引导,指导农民“看禾选种”,打通良种推广“最后一公里”。

  推进良法普及。作物栽培方法与技术模式是影响粮食产量、品质以及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从农业生产实践看,采用先进适用的栽培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粮食单产。作为我国大豆第一生产大省的黑龙江,近年来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大面积推广种子包衣、根瘤菌剂接种以及大垄密植等技术模式,成效明显,大豆单产提升幅度达到12%以上,有力服务了国家大豆振兴计划。加快良法推广,一方面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农业农村科技力量,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方便快捷的方式,开展覆盖面广、渠道多元、形式灵活的专题培训;另一方面需要强化示范推广,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大集成、大攻关活动,大面积示范、推广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创建一批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创建片,不断提高先进栽培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

  推进良机应用。农机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与传统的人工劳动相比,机械化作业能够有效提高作物耕种收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粮食单产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攀升,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73%。大力推动与粮食生产相关的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研制、应用,是提升粮食单产的必然选择。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着力攻克大型大马力农机整机制造、关键零部件生产、北斗导航自动驾驶、农田环境识别感知、农机精准作业等一批关键技术。

  推进良制创设。农业经营方式对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具有深刻影响。推动粮食单产水平提升,必须大力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强化项目、资 金、技术全要素全方位支持,打造一批富有实力的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粮食生产的龙头骨干。加快发展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大力推进代耕代收、代管代收、全程托管,带动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不断提升规模经营质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检查完毕,已是晚上7点。索朗群培把刚从温室大棚买的一箱菜装进车,挥手道别:“回家吃新鲜菜去咯!”

  这会儿,一名年轻村医去了村里随访,另一名正在整理村民体检档案。

  从服务对象看,薛洪言认为,新市民群体可挖潜的空间较大。银行机构可着重强化对新市民的服务创新,围绕新市民扎根城市过程中衍生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保险保障、信贷融资等需求,辅以针对性的金融支持,既有助于新市民更好地融入城市,也能有效地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复苏和消费升级。

  在投资人士普遍看好2023年市场行情的大环境下,为何春节后首日基金发行却稍显冷淡?有业内人士透露,今年春节后新发基金数量减少或许是由于新发基金的审批有所放缓,通常从产品上报到获批大概需要3到6个月的时间,从公司前期申报产品的获批速度来看,此次产品获批似乎有所放缓。

  此次中标,进一步巩固了上海电气的大型火电机组领先地位和显著优势,提高了百万等级机组市场占有率,实现了新年火电市场开门红。

  口袋鼓了,生活美了,孔德广却并不满足。“要带领全村共同营造尊老爱幼、向上向善的风气,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说着,他踏进了“颐养之家”。

刘华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