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学者等上海议共建“一带一路”的过去、展望未来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28 11:35:36

  中新网上海11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过去十年,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带来了什么?下一个金色十年,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应走向何方?

  25日正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上,巴基斯坦前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Masood Khalid)表示,多边主义、区域合作是大势所趋,共建“一带一路”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了基础设施、技术和发展赤字方面的困难,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符合全球发展中国家愿望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应同合作伙伴一道加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共同维护国际秩序,保卫人类和平。

  匈牙利雅典娜基金会主席诺伯特·希兹马迪亚(Norbert Csizmadia)说,共建“一带一路”开启了欧亚地区的新时代,是真正的合作共赢。据悉,匈牙利是首个加入共建“一带一路”的欧洲国家,开展了塞尔维亚铁路项目。诺伯特·希兹马迪亚指出,双方要合作建立欧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共创未来。

  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马来西亚国会众议院原副议长翁诗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全新阶段是开展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未来“一带一路”项目的未来支柱,中国的绿色技术将被引入发展中国家。

  据悉,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在推动建立全球治理新秩序、拓展世界增长新空间、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届论坛以“‘一带一路’的十年经验与新挑战”为主题,由复旦大学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近两百位国内外政、商、学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全球性治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携手为奏响丝路乐章的下一个“金色十年”贡献力量。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对论坛提出四点建议,聚焦研究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有机结合;着力研究跨境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和使用规则;继续探讨加强沪港合作,发挥两地优势,形成合力,共塑国际竞争力;建议复旦大学重视对中西方法律体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

  “未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是关键。”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风险官李忠元指出,应以积极拓展双方互补性为合作内生动力,以深耕扎根共建国家为合作定力;注重国际合作和国内发展相联通、共谋发展和风险防控相结合、标志项目和民心相通相配合、优化存量和创造增量相平衡。

  塞尔维亚国家“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博扬·拉力奇(Bojan Lali?)表示,道路、港口、铁路、管道是“一带一路”的重心,而在下一个十年,除了硬联通基础设施,人本身也将是战略的核心,即“以人为本”。

  自2017年以来,“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已成功举办七届,累计有来自60个共建国家近1600余人参会,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诸多议题,既促进中外学术、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又建立起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外资“引进来”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本届论坛设有三场专家研讨会,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探讨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论坛还分设“一带一路”企业家论坛和“一带一路”公共卫生研讨会,同时特设第四届政 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盟会议及中巴经济走廊十周年专场。来自30多个共建国家百余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立足不同视角,回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各项卓越成就,充分交流总结经验,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辟新方向、新愿景,寻找新动能。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院长焦扬表示,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研究院将继续推进高质量的学术创新、育人创新和创新服务,共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完)

  1980年已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的吴自良,仍继续着自己的科研事业,他的学生谢晓明和陈廷国在高温超导体微结构实验中收获了漂亮的结果,大家都急不可耐,想要先发表一篇文章。吴自良却笑着回复:科研成果从习题变成论文,还需要一个过程。没想到,这个过程长达几个月。1989年文章才终于发表。多年后,已成为本领域顶尖专家的学生无比佩服老师当年的治学精神。截至2021年7月,这篇论文已经被国际学界引用多达178次,是当之无愧的高被引经典研究成果。

  对于北京市场1月份的变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新经纬分析,2023年1月份属于特殊情况,2022年12月大部分购房者不敢出门,叠加1月下半月准备过春节,所以1月上旬的成交量是集中了前后时间的成交,不能等同于市场火热。北京市场如果没有针对二手房首付比例、利率的政策变化,楼市很难出现真正地明显上升。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上旬,北京二手房住宅网签5152套,与2022年1月份同期的5438套基本接近,但高于2022年12月的3399套。

  <strong>(新春走基层)新疆乡村“年货巴扎”催热乡村经济</strong>

  <strong>把不敢腐的震慑力、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结合起来</strong>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通知,确定2022年新一批及通过复核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以岭药业被确定为新一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陈杭 杜燕)2022年,北京全市专利授权量20.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保持全国第一,为科创中心建设和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周珍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