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建成投产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20 08:45:54

  “和气一号”项目作为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具有绿色安全、稳定高效的特点。项目采用田湾核电3、4号机组中驱动汽轮机系统做功发电的二回路蒸汽为热源,采用核电厂一回路、二回路与蒸汽回路多重隔离设计,在物理隔绝的情况下制备工业蒸汽,再通过多级换热将蒸汽通过工业用气管网输送到石化产业基地,替代传统煤炭消耗解决石化企业热源和动力源问题。

  项目建成后,每年有480万吨的零碳清洁蒸汽将源 源不断地从田湾核电基地输送到连云港石化基地,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相当于新增植树造林面积2900公顷,为石化基地每年节省碳排放指标70多万吨。这不仅开辟了核能助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的新途径,也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黄平表示,近年来,国家原子能机构大力推动核能综合利用,以及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环保、安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支持核能供汽等一批项目落地。面向未来,国家原子能机构将培育和孵化一批核能综合利用以及核技术应用新项目,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strong>  【现实题材作品如何观照现实4】爆发吧,工业剧!</strong>

  <strong>这是中国外交守正创新,不断实现思想理念飞跃的十年。</strong>习近平外交思想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开辟了中国外交理论的新境界,书写了国际政治文明的新篇章。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摒弃了“国强必霸”的旧窠臼。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探索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了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偏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监制:邬焕庆

  北京市气象台预计,今天白天晴转多云,北风二三级,最高气温5℃;夜间多云转晴,北风二三级,最低气温零下7℃。

  军旅情——

  “好开心,好精彩。”刚刚结束鼓乐表演的“激鼓”队负责人Hubert抬头望着对岸的“幻彩咏香江”加强版烟火光影汇演,止不住心中的激动。“我们为这次的倒数,特别设计了很积极很有活力的表演形式。”Hubert说,经历了三年疫情,好多人都身心疲惫,“鼓是很振奋人心的乐器,鼓点的震动可以帮助人们重新动起来,希望通过鼓声驱散怨气,给社会带来正能量!”

黄琬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