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堆龙德庆区小太阳幼儿园:30年守护8000余名幼儿逐光而行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03 05:22:33

  中新网拉萨6月1日电 题:拉萨堆龙德庆区小太阳幼儿园:30年守护8000余名幼儿逐光而行

  中新网记者 贡桑拉 姆

  “1994年6月,几个怀着满腔热血的年轻人,利用租来的5间破平房、5张木桌子和1把手风琴,创办了小太阳幼儿园。”正值“六一”国际儿童节,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小太阳幼儿园,迎来了建园30周年。此刻,作为小太阳幼儿园园长宋建英欣喜不已。

  为了庆祝这一“双喜临门”的喜庆日子,小太阳幼儿园在园内举办了以“阳耀三十载 扬帆再起航”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活动。藏戏《扎西雪巴》、舞蹈《中国字中国人》、亲子舞蹈《猜猜我有多爱你》、串烧《说书人》等形式多样的节目,展示了西藏新时代幼儿园师生的风采与良好精神面貌。

  此外,该幼儿园举办了建园30周年座谈会,围绕民办幼儿园如何立德树人,规范办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进行了研讨。同时还开展了建园30周年图片展和老师、幼儿书画作品展等系列活动。

  小太阳幼儿园园长宋建英回顾说,自建园以来,小太阳幼儿园的老师们,以炽热的幼教情怀和扎根高原的信念,先后克服重重困难,经历了4易园所,5次搬迁后,最终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民办幼儿园育苗之路。

  “小太阳幼儿园今天的办园成果,得益于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宋建英介绍,小太阳幼儿园办园30年来,先后培养出8000余名幼儿,为小学输送了大量的优质生源,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藏族有句谚语‘培养千里马,就要从良驹开始培养;培养志勇双全的好人,就要从小培养’”,小太阳幼儿园家委会主席拉巴岗祖说,从西藏民主改革至今,西藏的教育事业犹如盛开在高原上的格桑花绽放异彩,更有无数个教育工作者前仆后继,为西藏的教育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了他们的一生,千千万万个高原孩子便有了从小学知识、受教育的机遇,也有此改变了无数孩子和家庭的命运。

  “今天,我的孩子在现代化小太阳幼儿园快乐成长。”拉巴岗祖说,小太阳幼儿园的老师们,用心用情用力释放孩子的天性,将孩子从刚开始的“不愿意动”“不想动”“害怕动”,逐渐转变成富有集体意识、团结意识、爱老意识、防骗意识的“小大人”,“看到孩子每一天的成长与蜕变,都让我感到欣慰、幸福。”

  在未来的工作中,小太阳幼儿园将始终秉持以“培养习惯、激发潜能、弘扬个性、文明自律”为办园目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条件,积极改革教育模式,努力提高保教质量,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快乐,更好的培育,更优质的服务。(完)

  对于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学习的女儿而言,妈妈的故事已是遥远的过去了。经历了3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早已摆脱了苏明娟童年时的窘境。

  为旅客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出行环境尤为重要,北站项目部在加派保洁人手、增加保洁设施设备的同时,还制定了详细的保洁方案,划定以地面广场、城市通廊、换乘大厅、出租车道、公共卫生间为主的重点区域。

  “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理应被认定为工伤,并依法享受工伤待遇。”办案法官表示。

  我国有近15亿亩盐碱地,一向被视为“农业荒漠”,而在中国农业科技人员眼中,种植海水稻,是唤醒这一“沉睡”资源的重要方式。2012年,袁隆平院士牵头,在山东青岛组建海水稻研发团队,开始技术攻关。

  一次演出散场,有位观众来到后台,感慨地对张正余说:“我看过你们团的很多戏,发现不管是传统戏还是现代戏,内容都离不开8个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确,这些精彩的作品,不仅为剧团斩获了大量奖项,吸引了一大批“铁杆粉丝”,更如无声细雨,润泽着老百姓的心。

  <strong>“如果有机会,我还会援藏”</strong>

林诗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