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2000例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27 11:46:18

  中新网广州6月26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东三名志愿者26日捐献造血干细胞,分别救助三位白血病患者。广东省红十字会26日表示,广东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总数在内地率先突破2000例。

  第2000例捐献者戴振源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2022年9月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2024年4月,经检索,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通过供患高分辨配型,健康体检等一系列程序,6月26日他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平时的工作中经常接触到重症血液病患儿,明白血液病患者的痛苦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性。我希望通过亲身经历告诉公众,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却能挽救一个生命、挽救一个家庭,也希望有更多的健康适龄人士加入志愿捐献行列。”戴振源说。

  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它们是所有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造血干细胞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部分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可以恢复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从而控制或治愈疾病。

  据介绍,2001年8月,广东省实现第1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2020年12月实现第1000例捐献,2024年6月实现第2000例捐献。每千例捐献速度不断加快,从工作启动之初的“20年捐献1000例”发展到如今的“3年半捐献1000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志愿捐献行列。近年来,青年群体成为捐献者的主力军,这反映了年轻一代对于社会公益和医疗捐献的积极态度。与此同时,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流程的标准化,捐献流程变得更加高效和规范。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 华骨髓库)已经加入世界骨髓库,这意味着中国的捐献者可以为全球的患者提供帮助,同时也能从国际资料库中寻找匹配的供者。

  本次回暖过程将持续三至四天左右,各地气温将回归较常年同期持平或偏高的水平,最高气温10℃线将从南岭以南回到河南北部-安徽北部一线,最低气温0℃线则将从江南中南部北抬到河南南部至苏皖中部一带。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升温幅度多在10℃上下,像是南京昨天最高气温升至2.3℃,重回冰点以上,到了19日将攀升至10℃。

  ●201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世界范围内启动了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Studyon Socialand Emotional Skills,简称SSES)的国际大规模测评,共有9个国家的10个城市参与。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正式加入该项目,作为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项目唯一的中方代表,积极推进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项目在中国的实施。

  同时,地方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模块设置不断优化。许多地方人大在系统迭代升级过程中不断丰富数据资源,强化数据分析功能。如,湖南对300余部法律和行政、地方性法规进行梳理,分别设置20个定量、400多个定性审查监督点。吉林、贵州等24个地方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升系统“一键生成”智能分析报告的功能。

  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詹姆斯•科默随后写信给白宫幕僚长罗恩•克莱恩,要求提供更多有关机密文件的信息。

  “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是海南自贸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必备要素之一。”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国际仲裁院院长范凯杰认为,海南可加强与粤港澳地区商事仲裁机构及有关法律服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健全完善商事争议解决机制。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7日电 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回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预期目标任务。

黄世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