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工程与技术科学研讨会举行 4位学者获首届钱学森杰出青年奖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16 13:18:53

  中新网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钱学森工程与技术科学研讨会暨首届钱学森杰出青年奖颁奖典礼6月15日在北京举行,围绕最新学术成果和对力学未来发展的思考,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成就卓越的3位院士作主旨报告,4位在力学领域有着突出贡献和重要研究成果的青年才俊,获颁首届钱学森杰出青年奖。

  主旨报告环节,浙江大学杨卫院士作题为《新时代的技术科学》的报告,介绍技术科学的内涵、演变脉络、技术科学与科技强国建设、新时代技术科学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新时代技术科学的建议等内容。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吴有生院士以《船舶与海洋装备力学的发展与必须关注的前沿关键问题》为题作报告,围绕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船舶力学的发展状况,提出船舶力学研究与应用须关注的关键问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何国威院士作题为《多尺度力学:工程科学的实践和前沿》的报告,介绍力学研究所遵循钱学森提出的从科学原理到技术创新的工程科学思想,在多尺度力学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首届钱学森杰出青年奖获得者包括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李文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司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王一伟、复旦大学教授徐凡,他们在研讨会上聚焦“工程与技术科学”主题,分别以《宽域飞行器技术探索、实践与思考》《从基础到应用的界面流动问题研究》《跨介质高速水动力学与新概念航行器》《薄膜失稳力学进展》为题作学术报告,介绍相关研究最新进展。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钱学森基金,依托基金设立钱学森杰出青年奖。该奖项面向全国力学界,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2-4位获奖者。

  钱学森工程与技 术科学研讨会暨首届钱学森杰出青年奖颁奖典礼,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联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等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罗喜胜主持研讨会开幕式和颁奖典礼,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桂菊、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牛晓莉分

  为推动钱学森工程与技术科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本次研讨会还推出“钱学森工程与技术思想和新质生产力”圆桌对话,并举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发展战略咨询研讨会。(完)

  在全国人口负增长背景下,常住人口的增减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对人口的吸引力,因而广受关注。2022年,中国共有17个省份常住人口增加,但除了位列前三的三个省份增长数超过10万,其余省份增长量均在10万(含)以下,4个省份增长量在1万左右,这显示2023年这些省份极有可能出现常住人口负增长。

  生态环境部3月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今年3月以来,国内沙尘天气偏多,一是因为下垫面利于沙尘活动。2022年蒙古国降水较20年同期偏少,沙源地植被覆盖较差;而且,3月以来,蒙古国南部和中国西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5~8度,这导致冻土层沙土快速融化,同时沙源地基本无降水,地表无积雪覆盖,导致大范围地表裸露。

  国民党籍民意代表曾铭宗表示,有外媒称“台湾海峡是最危险、最严峻的地方”,这也是蔡英文当局执政7年多来的结果。曾铭宗质问,执政后让台海变成亚洲最严峻的地方,蔡英文当局有没有责任?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据《卫报》澳大利亚版13日报道,澳贸易部长法雷尔当天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中国对澳大利亚商品实施的进口禁令尽快解除,从而使得澳对华贸易尽快恢复正常,但他同时又提醒澳出口商,“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

  因防疫政策调整导致人口流出,进而使常住人口减少的还包括西藏自治区。界面新闻从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获悉,2022年末西藏常住人口为364万人,比上一年减少2万人,自然增长率为8.76‰。而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总数为36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19万,自然增长率8.70‰。自然增长率为全国最高。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张悦 环球时报记者 谷棣]当中国和韩国多地4月中旬被发源于蒙古高原的沙尘暴笼罩时,又有韩国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这一幕自然让人想起一些韩国人近年来屡屡“归罪”中国的做法。与此同时,多家韩国和国际机构的民调均显示,韩国民众对华好感度下降,特别是一些自称“进步”的年轻人“厌华”情绪相对更强。《环球时报》“中外民间交流系列观察”栏目组就此话题深入采访后发现,部分韩国人对华心态上的变化反映出他们尚未适应中国的快速发展及随之而来的地位变化,仍固守原有利益观和优越感,这使得他们在与中国人交往时高度敏感。中韩建交今年已是第31个年头,两国之间多领域的友好合作有目共睹,但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让双方重视两国关系发展的人士感到遗憾,并期待通过促进交流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张欣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