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越来越“胆小”,困住了谁?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14 08:25:08

  学生“伤不起”,学校越来越“胆小”……近日,众多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向媒体反映:如今学校往往承担着“无限责任”,大家都“生怕孩子在学校出事,一出事就是学校的问题”。

  根据相关规定,学生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但从现实来看,往往是只要学生在校内受伤,责任就会归咎于学校。

  校园安全是大事,学校当然要尽职尽责。可小孩自我保护能力弱,玩耍嬉戏难免有个磕碰。走路不慎扭伤了脚,上体育课不慎擦破了皮……在校园中,即使安全工作做得再细致、再扎实,也难以完全规避意外发生。孩子出点问题,家长心急、心疼可以理解,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怨学校,也失之偏颇。

  “怕孩子出事、怕家长‘闹事’、怕给自己找事”……压力之下,不少学校干脆把学生“圈养”起来——课间十分钟只准喝水、上厕所,不准在楼道停留,不许到操场玩耍,甚至在教室里也只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一来二去,“课间十分钟”消失了,不少孩子只能躲进厕所里聊天。打球、捉迷藏、踢毽子、跳皮筋,五彩缤纷的课间活动,曾是许多人难忘的校园记忆。到了这一代孩子,童年回忆难道要停留在厕所里了?

  将课间管起来,把学生“圈”起来,似乎事少了,各方也不用扯皮了。可因噎废食, 一味压抑小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也背离了儿童成长的基本规律。课间要求孩子们“一静再静”,不仅会影响课堂效率,阻碍孩子们的正常社交,更会催生越来越多的“小眼镜”“小胖墩”。

  安全锁链不只“捆”住了孩子,也束缚住了老师。一些基层教师反映,现在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肩上的“安全担子”也越来越重,甚至挤压了正常教学活动时间。此外,安全管理任务过重也催生了形式主义。比如,有的学校通常会制作一些安全主题的PPT,让班主任展示给学生看并拍照上传,“但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当个背景,拍完照就不管了”。如此一来,影响的还是教学质量。从这个角度讲,当下家校博弈下的责任困局,最后造成的是多输。

  解开这个结,关键还是要厘清权责。一方面,有关部门要积极作为,加强安全监督,完善相关规则,明规定矩、减少扯皮,打消各方顾虑。

  此外,各方也要相互理解、相向而行。校方要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安全教育力度,力争在安全与快乐之间寻找平衡点。家长也应将室外活动的可控风险视为孩子成长的“必修课”,遇事冷静理性。毕竟,在阳光下的欢声笑语,总比躲在厕所里搞“谍战课间”要好得多吧?

  快乐的课间十分钟,同样是学校靓丽的风景。理性守护安全,加强沟通理解,学生们收获的将是更丰富的校园生活,以及更健康的身心。

  撰文:晁星

  

责任编辑:张迪

第一,大连人能否在客场抢分?

「即氪健身」,持续关注一切运动健身相关的最新品牌动态及内容资讯,见证运动休闲行业的时代发展。

|| 下篇预告:卡塔尔世界杯G组、H组出线分析

比赛补时阶段,球员沙赫拉尼与门将阿洛瓦伊斯相撞之后倒地不起,后续队医进场治疗,目前已经被担架抬下场查看伤势。

“现在像花生、毛豆、烧烤、小龙虾,还有瓜子坚果这一类食品送的比较多,平日里一天可能只有一两单,但是这两天有七八单。”张宇东说。

6.阿根廷连续两届世界杯无缘开门红(上届首战1-1战平冰岛)

张孟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