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女性写作” “光”系列女性主题书分享会举办

来源: 奥一网
2024-06-18 19:48:35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 高凯)拿起笔,制造光——女性文学重要学者张莉主编“光”系列女性主题书分享会日前在京举办。

  活动当日,女性文学研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对话作家徐小斌、周晓枫,青年作家、学者王侃瑜、叶昕昀、杜梨、李嘉茵、阿依努尔·吐马尔别克、武茳虹、胡诗杨、修新羽、顾拜妮、曹译、焦典、蒋在、贺嘉钰等15位女性创作者,讲述她们的日常所见和所得。

  据了解,“光”是一系列以女性文学、女性文化为核心的主题书。“光”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拿起笔,制造光》收录散文六篇,分别是周晓枫《雌蕊》、陈冲《把回想留给未来》、徐小斌《美术馆》、冯秋子《我跳舞,因为我悲伤》、草白《常玉,以及莫兰迪》、默音《笔的重量》,同时,特别收入21位90后女作家的同题回答。作品关注的是女性艺术家们与艺术之光的相遇。

  谈及“制造光”这个概念,作家周晓枫称,“我在《雌蕊》中写到的是我当年特别迷恋的作家,我写到对这些作家有时忠诚,有时是阶段性的喜欢,但是那个阶段性的喜欢,不管是生命还是文字的光亮,都曾照耀着我那一段的旅途,我对此深怀感激。我在制造我自己的光,哪怕这个光是微弱的,是闪烁的。当我拿起笔的时候,我便可以创造自己的节日”。

  徐小斌表示,她在《美术馆》一篇中跳脱出一直以来书写女性苦难的传统模式,讲述了一个神秘与现实交织的故事。徐小斌从艺术的角度进入,在她用文字塑造的女性命运莫比乌斯环上,生发出关于女性生命、两性关系的思考。

  近年来,张莉提出了“新女性写作”的概念,她表示之所以强调“新”,是因为人们对女性写作有一些刻板化的理解。“新女性写作是要理解女性和世界的关系,不把女性放在男女二元对立的框架里面,而是把女性放在社会关系里面理解。女性的天地是非常辽阔的,是女性在社会关系中的处境与生存的总和”。

  她表示,新女性写作强调写作的日常性、艺术性和先锋气质,而远离表演性、控诉式以及受害者思维;新女性写作看重女性及性别问题的复杂性,它应该对两性关系和性别意识有深刻认知。

  “真正的新女性写作必然是强有力、有主体性地去平视 整个世界,既不自卑也不自傲。”张莉说。

  “我老伴今年七十多岁了,去年12月感染的,阴了之后又发烧、咳嗽,有肺炎,医生让输液。”一名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先去望京医院就诊,在那里输液三天,但大医院急诊就诊人数多,患者和家属都很疲累。后来得知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也可以输液,从上周开始,便从大医院取药、来社区输液。经过近一周治疗,症状已有明显改善。

  同时,防疫开启新篇章,每个人的内心情感、行为习惯,包括对于防疫的认知,也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尽快切换到“正常”模式,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这也是个人意义上,与过去的真正“告别”。

  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让跨国排练遇上“运输难题”

  <strong>退烧药、抗原如今已“秒发货</strong><strong>”,</strong><strong>购药须</strong><strong>按需、理性!</strong>

  1949年,马万华出生在头屯河农场,在他出生之前,家中已有6个孩子,虽然生活不富裕,但是马万华和兄弟姐妹们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许羽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