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有约:千年花儿有新声

来源: 千龙网
2024-06-03 16:05:32

  中新网甘肃临夏6月2日电 (艾庆龙)2日,2024中国花儿大会在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举行,吸引了各地的花儿歌手及文化学者,共同探索和展示花儿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花儿并不是一朵花,而是一种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其产生时间,学者多以明代初年界定。花儿以爱情为主线,多方面展现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中国西北部,被誉为大西北民歌之魂,因歌唱形式散漫,也叫“漫花儿”。

  梳理大会,传承与创新是主旋律。本次大会主题为“保护、传承、发展、传播”,大会也是在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歌舞表演中揭开序幕,临夏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万学科致辞时表示,花儿艺术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传承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和纽带。

  全国花儿歌手展演是大会的重头戏。来自青海、宁夏、新疆、甘肃等地区的50位花儿歌手,代表各自的地域特色,轮番上阵,从传统的高亢激昂到现代的细腻温婉,不同的演唱风格相互碰撞,展现出花儿艺术的丰富多样性和生命力。歌手们通过歌声传递故事,用旋律搭建桥梁,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能感受到花儿艺术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本次大会还设计了一系列体验式活动,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花儿文化的魅力。“花儿串烧巡演”将歌声与自然风光巧妙结合,游客跟随歌手和旗袍秀队伍,穿梭在景区之间,享受了一场视听与感官的双重盛宴。

  此外,在大会开幕前夕,《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花儿保护传承条例》批准实施,其中提到设立保护传承专项资金,这意味着官方将为花儿的抢救、记录、调查、整理等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这有利于提升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临夏州文旅局局长马建霖表示,上述条例的出台为花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保护,也推动花儿在现代社会的活态传承,通过展示、传播和交流活动,让花儿艺术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完)

  无联不成春,有福春更浓。贴“福”字、写春联,一直都是中国人迎接新春的传统习俗。玉佛禅寺一直有为市民题写春联、“福”字的传统,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吉祥祝福相结合。两天来,玉佛禅寺送出数千份“福”字书法春贴和一千多副春联,为申城数千家庭带去吉祥。

  王里成说,他与这座滑雪场结缘十余年,曾多次负责国际国内赛事的电力运维,这些比赛中不乏齐广璞、徐梦桃等体育名将的身影。

  与会的广东省人大代表一致认为,2022年,广东省财政有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重点支出和重大项目投资的预算有效安排,加大了保基层、保民生力度。

  “爸、妈,真对不起,明年春节我一定回去!”这是刘向军第四次这样安慰父母。

  “违规借贷行为隐蔽性强,且需要区别于正常的民间借贷,定性处置及违法数额计算等也存在困难,因此违规借贷收息受贿类案件的查处一般难于普通受贿案件。”代长亮认为,在实践中,具体可以从六个方面把握和区分:一看借贷双方的地位是否平等,二看借贷关系产生是否基于熟人间的信任,三看借贷行为是否有合理的基础性事实,四看借贷行为是否具有正常履约风险,五看交易行为是否公平,六看是否具有牟利事项。

  主体活起来。

孙琳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