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强化新型工业化“新支撑” 产业发展向“新”而“兴”

来源: 中青网
2024-06-12 22:39:33

  中新网西安6月12日电 (杨英琦)记者12 日从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西安产业发展“稳”有支撑,向“新”而“兴”。据悉,2023年,该市高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844.2亿元,同比增长9.4%;先进制造业总产值3650.32亿元,同比增长10.5%。

  据西安市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华介绍,该区2023年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分别增长30%、1.7%,产值占先进制造业比重79%。比亚迪西安基地新能源汽车整车产能达到140万辆,是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该区前瞻布局未来信息、空天科技、未来制造等新领域、新赛道,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据了解,西安高新区持续推动创新能力提升,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聚焦培育壮大科技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5家,获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66家;聚集硬科技创新人才超过14000名,建成博士后科研平台122个。

  杨华表示,2024年,西安高新区将聚焦“创新立市”,以“双中心”核心承载区为载体,着力推动大科学装置、高能级实验室、共性技术研究、中试小试平台四大功能集聚区布局建设。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争取落地西部技术交易所,全年计划新增技术经理人200人、技术合同交易额超2000亿元。

  同时,着力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西安高新区将聚焦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主导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围绕新能源汽车、光电信息打造全国领先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力争五大支柱产业集群规模突破6000亿元。

  此外,高新区日前发布《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方案中明确,该区将聚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制定新型工业化“新目标”;突破原始创新,培育新型工业化“新源头”;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新型工业化“新支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型工业化“新动能”;聚焦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探索新型工业化“新模式”;并将积极构建新型工业化“新场景”,拓展新型工业化“新市场”,营造新型工业化“新环境”。(完)

  如果任由美国实施《通胀削减法案》,欧盟将丧失自身在绿色产业领域的规则制定、政策体系、技术发展等优势。从长期看,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影响力也有可能被削弱。在现实利益层面,欧盟最为担心的是该法案对欧洲汽车制造业转型的冲击。汽车制造业是欧洲的重要产业,德国更是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之一。德国汽车制造业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补贴效应的冲击最为直接。在该法案冲击下,德国企业扩大本土投资的信心明显下降。既要面临来自美国企业的激烈竞争,又要遭受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的打压,德国的核心产业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德国总理朔尔茨批评美方政策为贸易保护主义,强调“保护主义阻碍竞争和创新,不利于减缓气候变化”。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也指出,欧美需要同样的游戏规则,“我行我素既没有效率,也不可取”。

  说到花样滑冰的节目编导,隋文静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可能地把更多的中国风体现在中国运动员的节目中。隋文静说自己编排的第一套节目就是以敦煌水袖为特色,为了编排这套节目,她自己在家练习甩水袖,“一天一个袖子甩几百上千次,”隋文静笑道,“我姐姐跟我说,家里地板都被我擦干净了。”

  就在不久前,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深化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其中明确提到了对发展外骨骼机器人的支持,更将重点放在了养老服务方面。

  2023年春运,是刘海平从警生涯中最后一个春运,在火车上做了31年乘警的刘海平就要退休了。2023年除夕,在得知刘海平将要退休,也为了弥补刘海平缺席自己婚礼的遗憾,吴雪跨越1200公里再次来到肇庆,与一位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的恩人一家共度新春佳节。

  一是打击文物犯罪司法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法治建设是文物安全的根本保障,打击文物犯罪更需要完善的法治保障。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定罪量刑标准和法律适用问题,案例六就是根据该司法解释,将未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纳入刑法保护范围,严惩破坏文物行为。同时,涉案文物鉴定,是案件侦办和司法审判的重要依据,是打击文物犯罪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2018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文物局、公安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涉案文物鉴定评估管理办法》,规范涉案文物鉴定机构、人员、程序和工作纪律。2020年以来,国家文物局批准设立的62家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共鉴定涉案物品89万余件(套),为打击文物犯罪提供有力专业支撑。2022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打击文物犯罪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法律适用问题,更好指导办案实践。

  记者:网友很关心你的腿伤恢复得怎么样了?因为看到你现在还戴着护膝,这是不是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李彦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