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突传利好!降息有戏了?

来源: 南方网
2024-06-29 06:12:32

  6月28日,美国商务部发布5月个人消费支出数据显示,美国通胀放缓迹象愈发明显。市场预期,美联储今年仍然有降息的可能。

  通胀放缓

  数据显示,美国5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升2.6%,预期升2.6%,前值升2.8%;环比升0.1%,预期升0.1%,前值升0.2%;PCE物价指数同比升2.6%,预期升2.6%,前值升2.7%;环比持平,预期持平,前值升0.3%;个人支出环比升0.2%,预期升0.3%,前值升0.2%。

  PCE全称是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即个人消费支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基于一篮子固定商品的价格变动,个人消费支出(PCE)平减指数用于发现所有国内个人消费品价格的平均增长,能够反映由于价格变动使消费者购买替代产品的价格。

  核心PCE物价指数是衡量美国民间消费通胀的关键指标。它由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最先推出,并于2002年被美联储的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采纳为衡量通货膨胀的一个主要指标。2012年1月,美联储将核心PCE指数年率涨幅2%定为长期通胀目标,从此美联储将通胀目标直接量化。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美联储8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89.7%,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10.3%。美联储到9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34.1%,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9.5%,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6.4%。

  美联储:仍然在观望

  从近期美联储官员的表态看,今年是否降息仍然有 很大不确定性

  美联储FOMC票委、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Mary Daly)今天表示,如果通胀保持稳定或下降缓慢,利率需要更长时间保持较高水平。如果通胀下降或劳动力市场出现变化,美联储可以适时调整政策。当前数据显示通胀正在降温,政策效果符合预期。但戴利强调,美联储还未完成任务,但今天个人消费支出数据是“好消息”。戴利认为,货币政策需要更长时间发挥作用,但正在起作用,有证据表明政策已足够紧缩。她认为当前通胀仍然过高,到2025年将继续看到通胀率超过2%。

  此外,戴利还表示,美联储是非政治性的,不会谈论近期的总统辩论。她预计,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提升生产力,但现在猜测效果为时尚早。

  而美联储理事米歇尔·鲍曼(Michelle Bowman)同样表示,现在降息还不合适;如果通胀走向2%,可能会考虑降息;如果通胀没有减缓,仍愿意再次加息。她强调,在权衡未来美联储利率变化时仍保持“谨慎”,货币政策目前是具有限制性的;通胀上行风险仍然存在;预计今年通胀率仅会温和下降。

  而这本周一,鲍曼在公开发言中更是态度强硬。她预计美联储2024年不会降息,将预期降息时间推迟至2025年。

责编:叶舒筠

校对:唐浩铖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投资小红书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吴清最新发声!央行重磅会议!金融监管总局、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实探!苹果Vision Pro国行版正式开卖,售价近3万起,体验后满意可直接提货!刚刚爆发,逾4500股飘红!突发!知名上市房企遭提清盘呈请深圳一老旧小区,自筹资金旧改?记者独家实探违法所得592元,却被罚1864万?官方回应!丨主播晕倒,直播间观众飙至32万!钟薛高创始人回应丨原国防部长魏凤和、李尚福被开除党籍!

责任编辑:李桐

  结果老贝就每天给我发信息,隔一会发一个,问我看到哪儿了。

  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我认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当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取得成功时,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尝试了解这个国家成功的原因,然后试着同这个国家合作并从中受益。那些主张与中国保持距离的人所做的恰恰相反:他们拒绝了解中国,并从根本上采取消极立场。事实上,他们就是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 ”吉格说。

  雪场加强安全管理、打击“黑教练”无可厚非。但是,在如何界定和识别“黑教练”问题上应该更加精准和谨慎。这几年类似的事件中,当事人都是反复表明自己与被教学人之间是亲友,但雪场不予理睬,仍然加以警告甚至禁止入场。这样的做法显然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论对雪场的口碑还是滑雪培训市场的健康发展都不利。

  据土耳其和叙利亚政府及救援机构消息,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的强震已致土叙两国超过2.2万人遇难。

  2014年,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约翰·米尔斯海默曾在《纽约时报》撰文,就直言不讳地指出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在于北约东扩,北约要为乌克兰局势承担大部分责任。如今,俄乌之间的冲突已经持续近一年,且未有停火迹象。战火给俄乌两国人民以及整个欧洲都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却让本已“脑死亡”的北约借机“还魂”,重新巩固了它在欧洲的战略地位。现在北约又如法炮制,将黑手伸向远隔千里之外的亚太地区,企图通过煽动“中国威胁论”让乌克兰危机的悲剧在亚太地区重演。

张芳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