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欣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曹欣怡

曹欣怡

植根流通业 沟通上下游

ta的内容7.3万
大图模式
评论
点赞
分享
放大字

仙踪林company limited heishuai|------------

2024-09-19 05:14:38
625

  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2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为4.75%至5%,即降息50个基点,这是美联储自2020年以来首次降息。自2022年3月至去年7月,美联储一年多时间连续11次加息,累计加息525个基点,自去年7月以来连续八次会议按兵不动,将政策利率保持在2001年来高位。

  本次美联储降息行动符合预期,令部分市场人士意外的是降幅。市场此前充分预计到会降息,但对降幅存在分歧。上周随着媒体记者发文暗示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市场对美联储更大幅降息的预期明显升温。

  本次降息决策并未得到全体FOMC投票委员支持。声明显示,有一人投票反对降息50个基点,投反对票的美联储理事鲍曼支持降息25个基点。鲍曼由此成为2005年来首位在FOMC议息会议上对大多数FOMC委员的决定投反对票的联储理事。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随后的发布会上表示,尽管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决定有一票反对,但美联储对这一决定的看法基本一致。 鲍威尔说:“有很多来回的讨论,委员会投票通过的决定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有异议,有不同的观点,但实际上也有很多共同点,”他补充说。他同时表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但投资者不应认为未来会继续按照这个幅度降息。其称,“我认为,我们将谨慎地一次又一次地开会,并在开会时做出决定。”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以11比1的表决结果决定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4.75%-5.0%的目标区间,开启四年多来的首次宽松。

  美联储理事Michelle Bowman投了反对票,主张降息25个基点,这是2022年6月以来首次未能全票通过零零决策,也是2005年9月以来首次有理事持异议。

  除对推动通胀率回归2%的承诺外,声明增加了委员会将“坚定致力于支持充分就业”的表态。

  声明称在考虑进一步调整利率时官员们将评估接下来的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和风险平衡。

  美联储调整措辞称,就业增长已经放缓且通胀“取得了进一步进展“但仍然有些偏高”。

  声明称委员会对通胀率持续向2%的目标迈进信心增强。

  声明指出实现了就业和通胀目标的风险“大致平衡”。

  机构点评美联储决议:首次降息50BP 标志着降息周期的大胆开局

  “美联储传声筒”Nick Timiraos表示,美联储投票决定将利率下调50BP,这是自2020年以来首次降息,标志着降息行动的大胆开局。12位美联储票委中有11位支持本次降息决定,使基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4.75%至5%的区间。周三发布的季度预测显示,大多数官员预计将在11月和12月的会议上至少将利率下调25BP。本次降息决定使美联储坚定地进入新阶段:试图阻止去年的加息行动(将借贷成本推升至二十年来的高点)进一步削弱美国劳动力市场。

  分析师库兰认为,鉴于声明中提到了经济风险的平衡,这表明美联储已经将重点从通货膨胀转向了失业率。也就是说,声明明显偏向鸽派。

  安联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安:这是一次鸽派的50个基点的降息。

  Laffer Tengler Investments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投资官Nancy Teng ler表示,美联储将利率下调50个基点可能“操之过急”。她说,经济正在放缓,但依然强劲。Tengler说:“失业率可能确实会上升,但我们没有看到裁员——JOLTS 职位空缺人数仍然很大,远高于大流行前的水平。”“我对美联储的批评一直是目光短浅地关注过去的数据。感觉就像这样。一份疲软的就业报告,我们就陷入了这样的境地。”

  ETF公司Global X投资策略主管Scott Helfstein表示,尽管美联储可能希望在不产生资产泡沫的情况下开始降息周期,但50个基点“可能过于激进”。“在最近的数据中,没有多少迹象表明经济正在放缓,”他说。“可能不需要更大幅度的降息,但这应该会支持风险偏好型资产配置。”他补充称:“这可能是多年来最受期待和最受关注的降息周期(开始)之一。

  鲍威尔发布会:大规模降息后,经济衰退风险不会“上升”

  在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认为,在大规模降息后,经济衰退的风险不会“上升”。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目前没有看到任何迹象表明,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增加了。”“我看不出来,”他接着说。“你会看到经济以稳定的速度增长。你会看到通货膨胀在下降。你看到劳动力市场仍然处于非常稳定的水平。所以,我现在并没有看到这一点。”

  以下为鲍威尔发布会要点:

  鲍威尔:美联储不认为自己落后于形势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我们认为我们并没有落后;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恰当的(降息)时机;但这表明了我们不愿落后的决心;本次降息是美联储不落后于经济形势的承诺的体现。

  鲍威尔:如果合适的话 可以加快或放慢降息的步伐 甚至选择暂停降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我们正在重新调整我们的政策立场;我们的(经济)预测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们急于采取行动;美联储的经济预测是基线预测;我们实际采取的行动将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情况;如果合适的话,我们可以加快或放慢降息的步伐,甚至选择暂停降息;这次降息50个基点并不表明我们急于采取行动。

  鲍威尔:美国经济总体强劲 劳动力市场已经较之前的过热状态降温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仍然坚定地专注于双重使命目标;美国经济总体强劲;劳动力市场已经较之前的过热状态降温;我们今天的决定反映出越来越有信心劳动力市场的强度能够持续;美联储致力于维持经济强劲;失业率有所上升,但仍处于低位;劳动力市场环境持续降温;劳动力市场不是通胀压力高企的来源;就业下行风险已经加重。

  鲍威尔:不打算在短期内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在被问及资产负债表时表示)储备资金稳定且充足,预计在一段时间内将保持这一状态;我们并不打算在短期内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和政策利率的调整都是一种(政策)正常化的表现。

  鲍威尔:通货膨胀现在更接近我们的目标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衡量物价上涨速度的一项关键指标将显示8月份通胀将降至2.2%。鲍威尔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接近美联储2%的目标,7月份为2.5%。美国经济分析局要到9月底才会公布8月份个人消费支出的最终数据。“过去一年,我们耐心的做法取得了成效。“鲍威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通货膨胀现在更接近我们的目标,我们对通货膨胀持续迈向2%有了更大的信心。”

  鲍威尔谈美国大选:我们的决策从来不会关于政治或其他任何事情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被问及选举时表示,美联储的决策是基于对美国人民的服务;我们的职责是支持经济;我们的决策从来不会关于政治或其他任何事情;在做出决策时,我们不设置任何其他过滤条件。

  鲍威尔:住房通胀是拖累经济的一部分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住房通胀是拖累经济的一部分;租金正在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但下降幅度并未如预期那样明显;我们知道,租金的下降需要一些时间才能传导到各个方面;租金的走势方向是明确的;最终,我们将从住房服务通胀中获得所需的结果。

  鲍威尔:此次降息是对美联储政策的“重新调整”

  鲍威尔表示,降息是对美联储政策的一次“重新调整”,他没有承诺在未来的每次会议上都采取类似的举措。“重新调整我们的政策立场将有助于保持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强劲,并将在我们开始转向更中性立场的过程中继续推动通胀方面的进一步进展。”鲍威尔称,“我们没有走任何预设的路线。我们将继续一次又一次地做出决定。”

  鲍威尔:就业增长放缓“值得关注”

  鲍威尔表示,美国劳动力市场目前“非常接近”就业最大化,但重申美联储意识到就业增长已经降温的迹象。他说:“很明显,过去几个月新增就业人数有所下降,这值得关注。”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要以为降息50个基点“是新的步伐”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利率下调了0.5个百分点,但投资者不应认为未来会继续按照这个幅度降息。“我们一直等待着,我认为这种耐心确实带来了回报,我们相信通货膨胀将持续迈向低于2%,所以我认为这就是我们今天采取这一强有力举措的原因,”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表示。“我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该看到这一点,然后说,‘哦,这是新的节奏。’”他还说:“我认为,我们将谨慎地一次又一次地开会,并在开会时做出决定。”

  鲍威尔:美联储并不急于放松政策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说,根据美联储的预测,美联储并不急于放松政策。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SEP(经济预测摘要)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委员会急于完成这项工作。”“这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点阵图”显示,19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包括投票和不投票的成员)预计,到今年年底,基准联邦基金利率将保持在4.4%,相当于4.25%至4.5%的目标区间。美联储今年剩下的两次会议分别定于11月6日至7日和12月17日至18日举行。美联储预计,到2025年,利率将降至3.4%,这意味着利率将再次下调整整一个百分点。到2026年,利率预计将再次下调0.5个百分点,降至2.9%。

  鲍威尔:美联储的目标是在控制失业率的同时恢复物价稳定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说,美联储目前的目标是保持通胀稳定,同时确保失业率不会上升。 他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正在努力实现这样一种局面,即我们在恢复价格稳定的同时,又不会出现失业率痛苦上升的情况,这种情况有时会伴随着通货紧缩而出现。” 鲍威尔补充称,投资者应将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视为其“坚定承诺”实现这一目标的信号。

  鲍威尔:降息决定得到了“广泛支持”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北京时间周四凌晨表示,尽管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决定有一票反对,但美联储对这一决定的看法基本一致。 鲍威尔说:“有很多来回的讨论,委员会投票通过的决定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有异议,有不同的观点,但实际上也有很多共同点,”他补充说。

  鲍威尔:我们不会回到超低利率时代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预计,廉价资金时代不会重现。他说:“凭直觉,大多数人——至少是很多很多人——会说,我们可能不会再回到那个时代了,那时有数万亿美元的主权债券和长期债券以负利率交易。”鲍威尔说:“我个人的感觉是,我们不会再回到那种状态。”他认为中性利率可能比当时高得多,尽管他还不知道中性利率有多高。

  鲍威尔:不考虑停止缩表,缩表可与降息同时进行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不会考虑停止其资产负债表的缩减,在储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美联储可以缩表并同时降息。他称:“最近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收缩主要来自隔夜借款。我想告诉你的是,我们根本没有因为这个而考虑停止缩表。我们知道这两件事可以同时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都是一种正常化形式,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你可以让资产负债表收缩,但也可以降息。”

  鲍威尔:如果先看到7月就业报告,可能会在7月启动降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美联储提前看到7月决议几天后发布的非农就业报告,它可能会在7月的议息会议上首次降息。美国7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鲍威尔称:“如果我们在会议前拿到了7月份的就业报告,我们会降息吗?我们很可能会。我们没有做出那个决定,但你知道,我们很可能已经做出了。”

  市场反应:

  决议公布至鲍威尔讲话期间,黄金持续走高,美股冲高回落,美元走弱后强势反弹。交易员加大了对美联储未来降息步伐的押注,预计美联储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责任编辑:王永生

曹欣怡(记者 林佳珠)09月19日,�

曹欣怡(记者 吴佩芳)09月19日,记者/颜星悦‍‍‍编辑/杨宝璐‍‍杨淏在车站售票窗口买票买票、打车、住宿、购物、找路甚至交流……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系列事情常常默认要在智能手机上进行。当数字化覆盖了生活方方面面后,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也比从前任何时候都依赖于“信号”与“电量”——你甚至很难说清,1格信号和5%的电量,哪个会更令你焦虑抓狂。但一个出生于1992年的山西男生杨淏却提出了这样的设想:没有手机这个“器官”,我还能在世界上畅行吗?于是他开启了一场实验——丢掉一切数字网络设备,花134天的时间,走完了全国24个省中的68个县市。实验成功了,他的感受则更为意味深长:真实的生活,接入互联网很容易,但想跳出互联网,却很难很难。以下是他的自述:‍不带手机出行,杨淏只能靠地图导航三天的“预备实验”“丢掉手机”这个想法,最初是在疫情期间冒出来的。2021年9月,我申请上了英国的博士,但由于疫情的缘故,2021年到2023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上网课,跟老师和同学们只是线上联系,每天看到的不是真人而是屏幕,这导致我三年都没有结识新朋友。还有一种情绪,就是被网络信息围绕的烦躁感。每天,手机都会推送哪里又发生了什么事件、封控区又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还有网友们的消极情绪……并且所有的东西都被线上化、数字化。网络给人留下的记忆,似乎比我在真实世界里接触的记忆要短暂,头一天发生的事,可能到第三天第四天,就不记得了。这种状态让我觉得不舒服,我想关掉手机信息提示,又怕错过了最新新闻动态。我希望我的人生可以真实一点,由此萌生了“丢掉手机环游中国”的想法。为了测试这个想法是否可行,我先做了一个“预备试验”。2021年12月28日,我从上海出发,没带手机,只带相机,开车去了浙江天台山。天台山的国清寺,有很多保留得很好的古建筑,我喜欢寺庙的氛围,因此一直很想去那里。出行前我对父母说,我要不带手机去庙里玩三天,可能因为我从小就留学,而且只去三天,他们没有表现出很担心。在高速路检查站我就遇到了第一个难关。当时,工作人员要求我出示健康码,我说我手机丢了,现在必须回去找手机,总之好说歹说还是让我通行了。到了夜里,住宿成了最大的问题。我开车到天台山后,一路找了十几家酒店,没有一家愿意接收我。我本想,要不就凑合住车里,后来有家很小的民宿收留了我,房东是个和善的老奶奶,我告诉她我是游客,把手机丢了。我的车上没安装GPS,所以到天台山后,我就没再开车,改为搭车而行。到马路边去拦车,拦二十辆大概有三四辆会停下来,我再跟车主解释我没手机,但要去某个地方,三四辆停下的车里总会有一辆能载上我。这三天我一点儿都没想念手机。虽然遇到很麻烦,但感受却是舒适的,因为每天都在和真实的人打交道。平安回到上海是三天后的晚上9点,我刚开机,一个电话就打进来,是我母亲的,她估摸着今晚我会到家,吃完晚饭后就不停地在打电话。我才知道她还是很担心。这次三天的“预备试验”给了我信心,就是拿掉手机这个“器官”,我还是能在世界上活着。于是我就决定,去实现“不带手机环游中国”的计划。杨淏在路上给亲人和老师写的信不带手机去旅行接下来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我都在给我父母和女朋友做思想工作,我女朋友态度还好。我父母最担心的是,没有手机,我一旦出了什么意外都没办法求救,甚至他们都无法得知。我父亲说,现在都是电子时代了,没有手机你在外面寸步难行,其实直到最后我也没有完全说服父母,但他们知道我是一个做决定后不会改变的人。他们只能妥协。为了这次旅行,我提前准备好了40升的背包,几件衣物、拖鞋、洗漱用品、两个小相机、两册地图、两支毛笔、几叠宣纸、一瓶墨汁、三本书、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身份证件与银行卡,还有一摞现金。2023年11月27日,我和父母一起吃了早饭,然后把手机和电脑放进书房,正式开始了旅程。父母一直把我送到车站售票大厅,我妈还想进安检里面去送我,我说你赶快走。等坐上了火车,我没有一点担心,反而有种“终于开始了这一次伟大的征程”的激动。我的计划是从山西太原一路往南走,临汾市是第一站。到达临汾时已是当天傍晚,我沿街找到一家规模很大的连锁酒店,我给前台出示了身份证和现金,但前台工作人员焦头烂额地操作了半天,却依然无法在电脑上完成预定,好像他们在职业生涯中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直接拿现金走进来住店的。接着再往南走是运城,我直接去了临汾车站窗口买火车票,售票窗口还是蛮拥挤的,不过窗口买票的几乎都是老人,或者拖着蛇皮袋子的农民工,偶尔个别的年轻人,都是身份证丢了或去临时窗口退票的。出发前,我跟父母保证,每到一个地方会寄挂号信给他们,这是我唯一跟他们保持联系的方式,信件能提供实物感,他们可以看到我书写留下的真实印记,信件让接收的过程变得更长,父母也会更期待收信。不过我没能做到每个城市都寄信,在临汾,我还不太好意思找人问路,也没找到中国邮政。第一封信是到达运城后才寄出的,整个旅程我一共寄了20封,他们只收到十几封。这次出门我还专门带了很多书,所以一开始也没有想念手机,直到出发后的第9天,我在三门峡市病倒了,发烧,整夜睡不着觉,出虚汗,当时我没法线上买药,又爬不起床去医院或诊所。第一次非常怀念手机,怀念美团买药。最后我给酒店前台打电话,解释了我的情况,前台的人帮我买了药,送到门口。吃了药后我躺下,看着床头的电话,那个电话不仅可以打内线,也可以往外打。我当时身体虚弱,情绪低落,好想给我妈和女朋友打电话。但挣扎了半天,还是没打。我觉得既然决定做这个项目,就要做得彻底一点,于是开始一一写信,给爸妈、给女朋友、给朋友,给姥姥姥爷,一旦有点力气就写,写累了就躺床上去休息。就这样过了三天。指引方向的只有两张地图,我在出发前买的,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今年最新印刷的,但绘制时间是2015年,所有城市和国道都是准确的,但尴尬的是,一些新修的高铁路线或新取消的铁路,以及村镇巴士,地图没有显示。我需要这两张图带我从太原一直走到福建,再往西一直到新疆,再去东北,最后从东北回到太原。地图给了我很多误导。第一次是在广东梅州,我要去江西赣州,这两个城市是紧挨着的,地图上显示有铁路,但当我去车站问时,售票员说早就没有从梅州到赣州的火车了,我得回到潮州,才能坐火车去赣州。所以后来我一般靠问路来继续行程。一般会说:“不好意思我没有手机,请问从这里到........要怎么走”,有些人在被我问路时会吓一跳,他们觉得很新奇,有人以为我是在故意搭讪;有人说太奇怪了,第一次听说有不用手机的,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不用手机的;有人怀疑我在搞直播,弄个噱头;还有人认为我是调查记者甚至外国间谍。但我解释之后,还是有不少人会拿出手机帮我查询路线。很多地方现在已经不收现金了,我拿现金买东西,他们有时会找不开钱。在梅州,我上了一辆长途大巴车, 车费9元,我当时没零钱,最小面额是一张20元的纸钞,我和司机在门口僵持了半天。车上有个阿姨可能看不下去了,帮我刷支付宝付了9元。以前通过数字网络去解决的事情,在旅途中全都转到线下依靠陌生人,我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比如有一次在芮城,我要去一个叫“永乐宫”的地方看壁画,那个地方在郊区,地图上没标示,我就在大巴车上挨个询问,乘客里有个高中生,他说我送你去,我叫我爸过来,你也别在这儿自己找了,可能找不着。他就真打电话让他爸开车过来,把我送过去。陌生人给予我非常多帮助,我能完成这个项目很大一部分是依托于陌生人的善意。我觉得人们总认为外面坏人多,网络把一些恶意放大或扩散,引起了人的焦虑,当你真正接触世界时会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杨淏在途中结识的拾荒老人‍‍‍‍‍‍‍‍‍‍‍触摸真实的社交整个途中,由于我一直在移动,因此只收到父亲给我寄回的一封信,他是用钢笔手写的,写了四页 A4纸,内容无非是他和母亲的日常,但每个字我都读了好几遍,还带到英国了。我寄给爸妈的十几封信也被他们好好保留 着 。我觉得这场旅行之后,我和父母的关系反而拉近了, 他们现在对我更信任了,我现在不需要每天和他们联系,他们也相信我是安全的。这场旅途没有想象中的寂寞,反而认识了很多朋友,因为我没带手机,也没什么别的娱乐可做,所以不得不和陌生人交往,这是我在这场旅行中的奇遇。他们身份各异,有驴友、学者、做小生意的商贩,还有一个特别的老人。老人是我在茫崖市的一个清真寺附近的废品收购站认识的,他是河南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逃荒一路往西到了茫崖市,茫崖再往西就是罗布泊,没路了,他就在茫崖停下,以捡破烂为生,还在垃圾堆里捡到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就成了他的孩子。现在孩子20多岁,跟着他捡破烂,虽然在茫崖长大,张嘴却是一口河南话。我和他聊得投缘,从下午一直聊到天色暗下,他让我跟他回家吃饭,还邀我晚上一起喝点。我就去了他家,其实那个家就是用废品搭的棚子,当时,我的第一感受是,在这里吃饭会不会不太卫生?就有点生理上的抗拒,但我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矫情,并为之羞愧。旅行中,我把我的手机号写给跟我有过深度交流的人, 从捡垃圾的老人到地理学者,什么样的人都有,回家后我打开手机,发现有20多个人加了我微信,我还在大凉山认识的一个彝族的少年,他经常给我发他们民族的生活照片,比如他们老家过火把节,或者他们彝族的特色菜,他都会拍照发给我,我也会给他发一些在英国生活的照片。这134天,似乎比我过去的任何一个134天要长得多,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旅途中常要坐火车,去售票窗口临时买票,常常买不到出发时间最近的高铁动车票,最多的是慢车票,所以我常坐的是慢车,从临汾到运城要5个多小时,我就坐那个车,以前看手机的时间都变成了看窗外,看树林变成草地,草地变成河流,感觉地球都变大了。时间也变得很长,我一路买书看书,读完了不下40本,走完了全国24个省中的68个县市。旅途中有些地方,我以前旅游时参观过,但建筑、街道、城市风貌跟我当时所见完全不一样了。我的发小们大多都是和我一样的留学生,他们每次回来,也都会感叹,“诶,这个地方怎么这样了,这条路怎么又有高架桥了,那片老小区变成写字楼了。”这种物质和基础设施上的发展,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互联网数字化发展得如此快,有时候让我感到有点害怕,它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却让人变得自闭和麻木,掉进数字漩涡中。我记得看过陈丹青的一个采访,有句话我非常认同,就是说在现在的流媒体时代,一个人很可能很快就过完一生了,可能他都没有意识到,一瞬间他的一生就过完了。半网络的生活状态我父母其实觉得这个计划很没谱,他们一直在反对我,说不可能啦,人不可能脱离手机在陌生地方活着。我反问,你们早年不也没手机?他们说现在不同了,要我去适应现代数字化生活。我的父亲,他是我们本地文物所里研究考古的一个学者。我印象最深的父亲的模样,是他睡觉前总在卧床看书,睡前要看好几个小时,直到书“啪’地一下打到脸上,就是睡着了,我母亲就会把书拿开。但后来就不是这样了,短视频开始流行,我父亲睡前总是开大音量看短视频。他跟我在这件事上有过争执,他说他看的都是历史文化相关的短视频,都是他的专业领域。我则反驳他,你要真的想去了解历史文化,读一本书和看100个短视频是完全不一样的。他觉得短视频能提炼一些比较精华的东西,很快就可以了解到大量信息。比如一分钟带你看完丝绸之路,三分钟了解楼兰古城,总之在他狂爱短视频这件事上,我与他至今各持己见。我本以为像我父母不会经常用手机,但手机软件已经完全侵入我们家庭生活,我是我爸爸在打车软件上的紧急联系人,因为每次他出差去外地,我的手机上每天都会收到他打车的提示信息。 我母亲之前比较排斥网购,但这几年她会在拼多多上买一些日常用品,最开始她会经常给我发“砍一刀”的链接,后来在我的抗议下才渐渐不发了。我是一个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的人,比如我正在写作或思考,倘若别人正好给我发来消息,提示音一响,就会打断我的一些情绪,即使我当下不回复,但脑子里会记着,有人给我发消息,我得赶快回复。这导致我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整段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一天,我的手机显示上周屏幕使用时间报告,我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屏幕为6小时57分钟,这吓到我了,这7个小时我都在做什么?都是在处理工作消息吗?还是在看有意义的文章?我印象中似乎每天也就微信、微博、ins和youtube,刷一圈,我都不知道一天的四分之一是怎么被这一块屏幕吞噬掉了。当然旅途结束回家之后,我很快就又适应了互联网,立马又网购了,出门网上打车,看朋友圈、facebook,几天之后,我在一次从南京去上海的高铁上,全程一个半小时几乎都用在了挑选酒店上,选定一家后,又在两个不同的 App 上对比价格,然后在新的 App 上又发现了图片更诱人的新酒店,再次陷入一轮选择。我的感受是跳出互联网很难,但进入它很简单。 对于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不一定是很好的事情,我跟以前中学、大学的老师们都保持联系,我问过不同老师同一个问题——你们经历过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等不同代际的学生,你们觉得不同代际的学生,有什么显著的区别? 他们的回答是,2000后和2010后生的学生对世界的好奇会更窄,比如在课堂上提问变少了。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种的,但我觉得其中跟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数字网络有关。回到英国后,我就把家里的WiFi和手机移动网络套餐都停了,每天来到学校后,我就上网集中处理一下消息,包括父母给我发的微信,当我离开学校回到家后,就专注看书、看电影、跟女朋友一起生活。偶尔父母有紧急的事情就给我女朋友打电话。和以前的生活比起来,我的精神更饱满了、注意力更集中、工作高效,也更爱身边人了。我已经开始习惯这种半网络的生活状态,我想在之后我也会保持这样的状态。我认同手机和数字化的生活是必然趋势,哪怕我不想被它困住,却也无法避免。这几天,我的新书《关机》要出版,我回国来处理相关事务,我发现我一早起来就离不开手机,拿手机查今天要去的地方、导航,然后到酒店楼下刷码骑单车、到咖啡店扫码看菜单,刷码付钱……这个过程很快捷,很便利。我也并不抗拒这个过程。我接受拥有互联网和手机的现代生活,因为这是现代生活的一种规则,但我觉得应该在这个规则中保持冷静和思考,而不是被规则卷着走。【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京青年报【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回首页看更多汽车资讯

评论(76965)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搜狐我来说两句用户公约》

0/100 发表评论

《冠盖曜容华》

哈里斯戴着大珍珠耳环当地时间9月11日,卡玛拉·哈里斯出现在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参加“9·11事件”的纪念活动。这位现年59岁的女副总统佩当天的造型,看上去还是挺端庄优雅的,无论是发型还是衣着,乃至佩戴的首饰都很得体。很多人注意到,当天哈里斯佩戴的珍珠耳环,和她此前一天晚间在费城与唐纳德·特朗普辩论时所佩戴的耳环是一样的,而正是这对耳环,让哈里斯陷入了争议之中……哈里斯在辩论场上这就是哈里斯在辩论场上的样子,造型和在纽约的差不太多,只不过当时穿的是一件白色衬衫。尽管哈里斯自决定参选以来,就几乎没有接受过记者们的随机采访,但在辩论会上的表现却也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当然在共和党方面看来,这是因为哈里斯得到了两位ABC主持人的帮助。从大多数的评论看,哈里斯是应该赢得了这场辩论的,当然最终总统选举的结果会如何,目前仍难判断。哈里斯的珍珠耳环在辩论结束后,各种评论声音蜂拥而至,而其中有一条针对哈里斯的“阴谋论”,格外引人关注。“哈里斯的珍珠耳环其实是隐形耳机,”有人给出了这样的判断,进而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响应。据称有这样的一种名为”NOVA H1”的音频耳环,每对的售价为625美元,它能够“将珍珠内部的声音直接投射到耳道中”。“这些耳环采用了嵌入真珍珠的最新技术,可全天候为您提供音乐、电话和数字助理,”商家在介绍中这样说道。不过另有消息称,这种耳环其实根本没有投放到市场,不过是一个概念化的东西,一些人参与了“众筹”,但并没有收到产品。但即便如此,在帖子被发布后事态迅速发酵,尽管有人持怀疑的态度,但还是有很多人相信,“政客们就是这样做的。顺便说一句,她很糟糕,而且完全是她自己造成的。她不需要任何帮助!如果她戴了耳机,那就更糟糕了,她得到了帮助,但仍然输了。”不过这样的“阴谋论”其实已经不新鲜了,在2020年和2016年的选举周期中,社交媒体上都流传着类似的理论,声称拜登总统和希拉里·克林顿在与特朗普的辩论中都戴着隐形耳机。哈里斯的珍珠耳环细节图就连向来力挺特朗普的一些美国报纸,在“耳机阴谋论”出现后也是较为公正地站在了哈里斯的一边。他们称耳环其实来自蒂芙尼,哈里斯已经不是第一次佩戴了,而且蒂芙尼的珠宝中从未包含过电子产品。特朗普与哈里斯握手估计现年78岁的特朗普本人也不太相信哈里斯用耳环作弊,所以他没有参与到这场“闹剧”中,不过他倒也给出了另一种对哈里斯不利的观点,那就是在他看来,副总统已经提前知道了辩论的内容。“他们搞了一场作弊节目,甚至找了一个可能知道答案的人,”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与朋友们》的采访时这样说道,“我是说,说实话,我看了她的谈话,然后我说,‘你知道,她似乎对这些问题非常熟悉。’”不得不说,相较于怀疑耳环是隐形耳机,特朗普的这个观点,还算是靠谱了。
昨天 05:14:38
周口市
回复

《在工地卖盒饭爆火了[美食]》 《娱乐富三代》

  • 《万古星辰诀》

    • 《月向西行》

      《随身带了个仙府》
    《我是汉灵帝》
《向导他真的不想卷[重生]》
昨天 05:14:38
周口市
关闭回复
0/100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 575 条评论

评论(999)

0/100 发表评论

{{item.userObj.user_name}}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item.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content }}
{{ item.content }}
0/100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 {{commentStore.commentObj.participation_sum}}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