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专家:慢阻肺病高危人群40岁后主动做肺功能检查尤为重要

来源: 新闻报刊
2024-06-30 04:32:11

科索沃局势还没怎样,西方又要干涉?男生与女生做差差事的app,

  中新网上海2月3日电(记者 陈静)当下,慢阻肺病已成为继缺血性心脏病、中风之后又一重要致残、致死原因。中国慢阻肺病患者人数众多,但是该疾病在人群中的知晓率仍有待提高。

  究其原因,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全周期老年康复学组副组长陈欣3日表示,一方面,慢阻肺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另一方面,肺功能检查不够普及。

  慢阻肺病(COPD),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导致呼吸困难的肺部疾病。陈欣介绍,慢阻肺病早期的症状类似慢性气管炎,患者就是咳嗽、咳痰。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不同程度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先是运动后、活动后气促;而后出现平静时的呼吸困难;到晚期时,病人可能稍稍活动就会出现低氧情况。

  “憋闷的感觉就像被土埋了半截”“被压千斤重担喘不过气”“溺水无法呼吸”“濒死感”“头上套了个塑料袋就快窒息”……这些都是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患者常见的感受。“急性加 重对患者的首要影响就是对肺功能的损伤,每出现一次急性加重,患者肺功能就下一个台阶。”陈欣说,在临床上,很多慢阻肺病患者会伴有情绪问题,最突出的症状是抑郁和焦虑。“对患者而言,慢阻肺病出现反复急性加重,引发气喘、呼吸困难等濒死感,因此相比其他慢性疾病,慢阻肺病患者常处于惊恐之中。”陈欣解释道。

  其实,被焦虑与抑郁笼罩的,还有患者家属。陈欣描述:“无论是门诊就诊、取药还是住院,慢阻肺病患者都需要家属的陪同、看护,急性加重的患者被送来时,常看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家属陪同,一个推轮椅、一个拿氧气瓶。”

  这位专家表示,长期抽烟的人群,经常接触烟雾、粉尘人群,都是慢阻肺高危人群。该群体在40岁之后主动做肺功能检查尤为重要。

  随着慢阻肺病治疗的发展,“如今创新药物和新疗法的出现,不仅能缓解病人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甚至能够减少全因死亡率,这是一个很大进步。”陈欣表示,尽管含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可以降低慢阻肺病急性加重风险,但仍有30%-40%的慢阻肺病患者在接受了三联疗法的情况下,出现中度或重度急性加重的情况。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