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技融合再现“纹”脉传承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02 17:04:06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以现代科技与艺术语言沉浸式呈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魅力的《智绘华彩·“纹”脉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AIGC共创美育展》日前在京开幕,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艺术与科技的视觉与文化盛宴。

  此次展览以北师大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为依托,以中国封建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十二章纹”为切入点,将中华传统服饰纹样图案放大、重构,通过“锦绣华章”“天人合衣”“数字再生”三个展区,直观表现了十二种纹样与传统服饰、礼制的联系,生动展现了中国艺术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命力。同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与协同单位基于对中国传统纹样数据集的标注和处理,形成国内首个中国传统纹样人工智能大模型。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该模型交互体验,生成自己独一无二的纹样作品,让观众感受传统纹样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与人工智能协同创作的新体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主任肖向荣是该展策展人。他表示,此次展览与东城区合作举办,在“共创美学”观念下,依托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放大并重构中华传统服饰纹样元素,将“双创”精神落实到产学研一体化运转机制的创新探索。秉承将青春活力融入首都文化建设思路,以沉浸式数字展览形式将美育深入社区,对区域文化服务建设、高质量艺术创意人才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展览由北京师范大学、东城区委宣传部 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承办,将持续至6月13日。(完)

  下船后,何锋继续骑上铁骑,到线路周围开展隐患排查工作。由于警务区管辖的线路治安管控和隐患排查路线长达40多公里,为了轻装上阵,除了常年陪伴左右的铁骑,何锋的工作标配仅有一个保温瓶和一个装有铁路安全宣传单的环保袋。“我几乎每天手机运动步数都在12000步以上,东西带多了不方便。”由于从线路往返警务区路程较远,为了节省时间,何锋的午饭常常是上午在街边买的包子,或是自备的一些干粮。

游子离乡,不曾忘家“缘”,

  拜登表示,美国准备为“北约盟友土耳其提供所有必要的援助,以应对这场悲剧”。

  <strong>用好帮扶资金</strong>

  甘泉立即对两名女孩展开询问,这一问不要紧,两个女孩正准备跟随3名非亲属同行人从上海转车到苏州打工。甘泉随即呼叫同车乘警前往支援,对5人分别进行隔离询问。此时乘警支队后台核查的女孩身份信息也有了结果,两名女孩中居然有一人是失踪人员,且家属已在当地派出所报案。一个念头迅速在甘泉脑海中闪现:“涉嫌拐骗”!

  2023年春节是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公众假期,公众的消费意愿得以集中释放,实体零售、餐饮堂食、跨区旅游等线下消费加快复苏。与此同时,疫情时期和数字经济所推动的线上消费同样保持旺盛势头。

陆欣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