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29 15:11:15

  中新网太原6月28日电 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

  作者 刘小红

  在山西省阳曲县的广袤土地上,泥屯镇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创新的发展思路,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以农为主、以游促农、融合发展”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资源优势的挖掘与利用

  泥屯镇地处山西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拥有广袤的农田、茂密的林地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泥屯镇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农业与旅游、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在特色农业方面,泥屯镇依托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培育了泥屯小米、芦家河车厘子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同时,泥屯镇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

  据了解,泥屯镇芦家河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引进车厘子发展特色种植。记者了解到,该村分三期进行车厘子种植,总占地50余亩,种植面积达30余亩,已形成规模化车厘子种植基地的雏形。车厘子产业发展带动全村50余户村民参与,户均增收8000元至10000元。

  在乡村旅游方面,泥屯镇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并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游客在这里感受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之余,还可以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

  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泥屯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注重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整合农业、文旅资源,推动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实现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泥屯镇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推出一系列农旅融合产品。据悉,“一米菜园”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农耕文化,“一场露营”活动让游客在乡村大自然中享受休闲时光。这些项目在丰富游客旅游体验之余,也带动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同时,泥屯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展览和演出等,展示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期提高乡村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创新发展思路与模式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泥屯镇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与模式,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径。据悉,泥屯镇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和专业团队等方式,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同时鼓励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提高农民的经营能力和收益水平。

  泥屯镇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基层民众自治组织作用,巧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分超市,深化“四议两公开”决策议事机制和村规民约等措施,提高乡村治理的效率和水平,也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记者了解到,泥屯镇通过举办交流恳谈会、调研学习等方式,加强与周边地区 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阳曲县泥屯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以党建为引领、农文旅融合为动力,绘就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完)

  泰国普吉一家冲浪滑板俱乐部主理人将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形容为“巨浪”,从海滩向城市方向蔓延,几条街的商铺成排倒闭,连街角的7-11便利店都歇业了。为了撑到国际游复苏,她还针对当地消费市场需求,转换主营业务,改冲浪为陆冲,但当地“内循环”并不乐观,三年来亏损了上百万元人民币。

  在这样的心态之下,多个省市提出了一季度“开门红”的目标。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前往海淀区调研,强调“开局即决战”,力争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开门红”。江苏省委常委会提出,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要释放“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信号。山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强调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开好局、起好步。

  详情:2月2日,新浪微博社区管理官方微博@微博管理员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微博站方依据社区公约等相关规定,共清理传播相关谣言的违规内容3500余条,并对@上院散人(粉丝数43)、@勇敢的啸云(粉丝数172)、@树林中的犄角(粉丝数30)、@杀殿的尾巴毛(粉丝数10)等138个违规账号予以禁言7天至关闭账号处置。另外,快手平台发布网络不实信息处置公告,自“胡某宇失踪事件”发生以来,平台根据社区规范,处置相关网传不实信息2.1万条,对于传播相关不实信息的账号予以处罚。

  此外,海东市充分发挥青海省公共就业招聘服务平台,广泛宣传省内外企业用工岗位、用工人数、薪资待遇等,动员有求职意愿的群众积极参加招聘活动。举办线上招聘活动6场次,27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搬迁群众、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农村低收入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及时落实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

  吴女士告诉记者,她当天上午10点左右她来到当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排队时间也并未超过1小时。“有排队可能是因为过年期间不办理业务,所以都放到年后来办理,人数自然有所增加。”

  中国银行业资产稳步增长的同时,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2022年,制造业各项贷款新增4.7万亿元,增量为上年的1.7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长23.6%。融资成本持续压降。2022年,新发放企业类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47个百分点。

王嘉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