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聚焦第四次工业革命 多国智能制造转型各有挑战

来源: 房天下
2024-06-28 09:19:21

  中新网青岛6月26日电(胡耀杰 王宇轩)第27届青岛国际机床展览会和第7届中日韩智能制造大会26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举行。活动期间,来自多个国家的制造业专家就“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智能制造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各国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以及面临的挑战。

  中日韩智能制造大会总顾问、原中国机械工业部重庆工业自动化所所长孙喜田表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迅速,智能技术正深刻赋能制造业,推动无人化工厂和生产线的实现。

  “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来,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制造,促进了产业与智能技术的结合。而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如精密机械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目前面临着精度和稳定性不足的挑战。尽管如此,多家中国企业已在多个行业布局智能制造,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和潜力。”孙喜田说。

  德国国家科学和工程院院士葛兴福表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德国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德 国各地方政府纷纷设立相关的咨询与培训服务,辅导企业转型,大型企业如西门子等已成功打造智能工厂。

  葛兴福认为,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转型是一个需要充足时间、巨额投资和长久耐心的过程,这对中小企业而言挑战重重。尽管如此,德国的智能制造仍在稳步发展,为全球制造业树立了标杆。未来,德国需克服中小企业转型难题,以实现更全面的智能化产业升级。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执行总监米山春子表示,日本正积极布局智能制造领域,推进工业4.0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布局。一些大型企业如三菱重工、三菱电机已成功实施数字化转型,效益和产能都显著提升。然而,日本部分中小企业转型较慢,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与日本相比,中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可能更为迅速,这对日本是一个挑战。尽管如此,日本在智能制造方面仍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数字化机床技术,这为日本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米山春子说。

  韩国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青岛代表处首席代表金伦希表示,目前,韩国在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政府大力支持AI研究,并鼓励跨领域融合创新,促进AI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金伦希认为,智能制造快速发展带来了“机器换人”的挑战,引发劳动再就业难题。同时,技术竞争加剧了全球科技创新冲突。面对这些挑战,韩国将加强全球合作,促进研究、生产和学术交流,实现科技创新的共赢,推动全球智能制造的进步。

  据悉,本次活动为期五天,其机床展览会展出面积达10万平方米,吸引了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瑞士、法国、瑞典、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家企业及专家代表参观,聚合机床工具产业链,全面展示精密切削机床、特种加工设备、工业控制、机械自动化、机器人、柔性单元等智能装备及“智造”行业系列化应用落地方案等。活动深度聚焦智能制造前沿,深度整合优质供需资源。(完)

  新年谁最高兴?拿到新房的人一定是其中之一。

  当天23时,工长傅泽华召集大家开工前会。“此次天窗修作业分成3个组同时进行。”说着,他将天窗修作业单发到各组组长手中。并进行点名、各组长复核作业内容、诊断设备缺点、学习作业标准等流程。

  首批加入“投资丰台”全球合作伙伴的12个机构企业为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戴德梁行、波士顿咨询、中外企业家联合会、中国香港(地区)商会、全球化智库(CCG)、伦交所集团、建行丰台支行、央企投资协会、华为技术、依文控股、粤浦科技等。他们将与丰台区一起,加大对丰台投资环境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优质企业的渠道联络和对接引入,促进丰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担当起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

  近年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不断深化家庭式保健服务内涵,解决辖区居民就医难等问题,促进基本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发挥好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健康“守门人”作用,让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贴心医疗服务,进一步保障居民健康。

  嘉善,位于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的交界地带,距离上海、苏州、杭州分别为80公里、80公里、100公里,是浙江接轨上海的“第一站”。

林承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