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低于1元 长春国资出手!

来源: 华商网
2024-07-01 04:34:41

亚泰集团6月30日晚公告,长春市国资委指定由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长春市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发集团”)为主体,以其自有资金,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1.5亿元,不超过3亿元,增持价格不超过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每股净资产1.62元。

同时,亚泰集团股东金塔投资承诺自2024年7月1日起至2025年7月1日止12 个月内,不以任何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金塔投资主要股东为亚泰集团高管人员、所属企业班子成员(总部中层)和核心骨干管理人员。截至公告披露日,金塔投资持有公司股份1.5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4.77%。

在此之前,亚泰集团6月26日晚公告,拟3000万元至5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为不超过1.6元/股。回购的股份将在披露回购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12个月后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出售。

6月20日,亚泰集团首度跌破1元面值。当时,外界就在猜测长春国资是否会出手拯救公司股价。

在本次增持计划实施前 ,长春市国资委持有亚泰集团2.9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08%;长发集团持有公司股份1.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38%,合计持有上市公司12.46%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长发集团除了是亚泰集团的股东之外,还在与亚泰集团筹划一项重大资产出售。

亚泰集团彼时公告,本次资产出售将有利于公司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降低财务费用,提升盈利能力;有助于公司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主业,进一步做优做强,增强核心竞争力。本次资产出售不会对公司主营业务和持续经营能力构成不利影响。

东北证券2024年一季报显示,亚泰集团持有30.81%东北证券股份,是其第一大股东。

据亚泰集团最新公告,长发集团本次增持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自公告披露之日起,长发集团所持公司现有及新增股份的表决权委托长春市国资委统一行使,长春市国资委与长发集团形成一致行动关系,长春市国资委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吉视传媒在6月25日首度跌破1元面值,吉视传媒次日晚间公告,控股股东吉林广播电视台计划1500万元至3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此次增持计划不设置增持股份价格区间。

另外,吉视传媒全资子公司信息服务公司成为“吉林省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中标人,中标金额5399.96万元 。

截至6月28日收盘,吉视传媒收报0.91元/股。

据吉视传媒6月30日晚公告,公司拟与控股股东吉林广播电视台进行资产置换,公司拟置出持有的三亚樾城投资有限公司 100%股权,并置入控股股东吉林广播电视台下属的 IPTV 相关资产。经初步测算,本次交易拟置入和置出资产作价均为 7 亿元左右,差额部分由现金补足。

其中,*ST吉药在6月27日收盘报于0.85 元/股,首次出现股票收盘价低于 1 元。*ST吉药6月27日晚公告,公司监事会主席任文安、监事张丽云计划3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400万元、不高于700万元。6月27日,任文安、张丽云已分别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50万股股份不计入本次增持计划内。

6月28日,*ST吉药以涨停报收,股价重回1元面值上方,收报1.02元/股。

当日,利源股份收报1.04元/股。由于*ST吉药和利源股份当前股价距离1元面值仅一步之遥,因此两只股票的后市走势值得关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原标题:股价低于1元,长春国资出手!

  为深入推动“人才+工程”模式,该院探索建立重大工程运行管理机制。他们主动砍掉多项与备战打仗关系不大的项目,严控“小散平”课题申报,确保有限人力资源向备战打仗重大工程聚焦;他们还为重大工程人才遴选培养开辟绿色通道,通过重大工程的品牌效应,为科研人才“背书”,让越来越多的人才将更多精力投入主责主业、成为主流主力。

  重庆市人大代表、奉节县委书记张果表示,该县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构建山地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以培育清洁能源基地和西部眼镜基地为抓手,推动生态工业提速发展;以建设高铁生态城为引领,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以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推动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以深化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不断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宋健指出,加强家庭发展是建设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面对生育主导型人口负增长,提升生育率是抑制人口长期严重负增长的唯一选择。在建设生育支持体系过程中,要关注家庭发展,减轻家庭负担,解除家庭后顾之忧,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为扭转低生育率困境创造必要条件。

  六是以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不断提升建筑品质;

  从政府官员到街头商贩,泰国上下都热切期盼中国游客的回归。在这个以“微笑的国度”“黄袍佛国”著称的旅游胜地,旅游业早已成为其支柱产业。2019年来自外国游客的收入占到了泰国GDP的11.9%,在当年入境泰国3980万人次的外国游客中,中国游客就达近1100万人次,成为泰国旅游市场最大客源。近三年的新冠疫情,让泰国旅游业遭受重创,国民经济也持续走低。2022年5月起,泰国开始逐步解封迎接游客,采取多种措施吸引游客恢复旅游业。2022年10月1日,泰国政府颁布全面重新开放旅游政策,取消所有疫情管控措施,欢迎所有国际游客的到来。放松管控后,泰国旅游业复苏虽有起色,但缺少中国游客仍显乏力。中国宣布1月8日调整防疫措施放开出境的消息传遍了泰国大街小巷,泰国媒体都将其作为头条,泰国上上下下喜出望外,久违的中国游客终于要来了。

  近日,多国陆续迎来中国实施“乙类乙管”政策后的首批中国游客。多国正提升入境便利、改善服务质量,以期带动当地消费和旅游业复苏。

马连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