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博主成都开启“大熊猫之旅”

来源: 格隆汇
2024-06-29 11:19:27

  中新网成都11月2日电 (记者 王鹏)“在台湾,各个年龄层都很喜欢大熊猫,它就像两岸交流的一个吉祥物。”11月2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台湾中兴大学大四学生林伟宸在拍摄之余,畅谈自己对大熊猫的认知。

  在此间举行的“熊猫相伴 同心同行”两岸青年博主成都行活动,于11月1日和2日来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16位两岸青年博主深入了解大熊猫起居环境,学习大熊猫科普知识,并通过自媒体讲述大熊猫故事。

  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30余年来先后攻克了大熊猫人工饲养与管理、繁殖与育幼、疾病防控与种群遗传管理等关键技术难题,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迁地保护种群,数 量达230余只。

  参与活动的台湾青年博主大多是“00后”,也有“95后”,不少人都是大熊猫“团团”“圆圆”“圆仔”一家的粉丝。两天时间里,“网红”博主林伟宸不停拍摄自己与大熊猫的“亲密接触”,并在镜头前介绍在成都感受到的风土人情。他表示,台湾年轻人对大陆不够了解,存在“信息差”,“我很乐意拍摄制作视频,向台湾年轻人介绍真实的大陆。”

  11月2日,两岸青年博主探秘“熊猫厨房”,学习制作大熊猫“窝窝头”——这是一种由玉米、大豆、大米、燕麦、小麦等10多种材料按科学比例制成的辅食,深受大熊猫喜爱。

  了解到大熊猫除了竹子、竹笋还爱吃“窝窝头”后,来自台湾的自媒体人、厦门大学学生叶姵婕认真用镜头记录下来。她说:“大熊猫是两岸交流的桥梁,它本身非常可爱,有亲和力,所有台湾人都愿意听大熊猫的故事。”

  “希望两岸青年博主利用此次机会,以大熊猫为桥梁,增进两岸年轻人的相互了解,加深友谊。”四川省台办机关党委书记孙树学说。

  此次活动将持续至11月4日,未来两天两岸青年博主还将前往三星堆博物馆、都江堰、成都海峡青年创业园、锦里、四川大学等地参访交流,拍摄制作短视频。(完)

  非洲或经历人口“爆炸”

  申万宏源证券则表示,疫后复苏背景下,2023有望成电影行业困境反转之年。 除多部备受期待的春节档影片外,还有《超能一家人》《平原上的火焰》《维和防暴队》《检察风云》等10多部高关注度影片也处在择机定档上映状态,2023年丰富的优质影片供给有望引爆新一轮的观影热潮。

  2021年7月,内蒙古霍林郭勒市法院判姜某阳犯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两个月。姜某阳上诉后,于同年11月被内蒙古通辽市中级法院驳回,维持原判。

  特朗普的领先地位与2022年11月中期选举以来的一些民调不同,这些民调显示德桑蒂斯缩小了与特朗普的差距,或在某些情况下领先。

  张卫民是山东泰安人,初中毕业的他跟着同乡来到北京开始“北漂”生涯,他卖过早点、当过服务员,还去市场卖过肉。最后,他选择当一名清洁工。每年农忙时节,老张会请假回家帮爱人收小麦。

  <strong>光明智库: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中的地位是怎样的?</strong>

黄峻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