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士展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盼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来源: 金羊网
2024-06-13 20:02:23

欧洲央行宣布加息75个基点嗯~~啊哈~~哈昂~~啊~~,

  当天论坛上,中外嘉宾聚焦“开放 发展 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等话题展开探讨。

  蒙古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伙伴,也是最早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恩赫泰旺表示,“一带一路”同蒙古国“草原之路”发展战略有着广阔合作空间。

  “蒙古国的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资源丰富,我们对这类能源的跨境发展抱有很大兴趣。”展望未来,恩赫泰旺说,明年是蒙中建交75周年,也是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蒙古国愿同中方继续推进经贸互联互通、矿产能源、防沙治沙、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合作。

  巴基斯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主任哈立德·泰穆尔·阿克拉姆,则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例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区域经济发展铺平了道路,成为推动参与国经济增长的催化剂,也通过聚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

  从全球气候治理角度,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 理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海滨说,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的“碳中和”,都离不开国际合作和全球气候治理。他认为,国际社会应加强团结,务实行动,充分发挥大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不断取得创新成果。

  国际蓝碳科学创始人、欧洲科学院院士卡洛斯·杜阿尔特援引统计数据指出,中国持续在保护、恢复和扩大植被,特别是在修复和营造沿海红树林方面作出努力。中国还是海藻生产大国,这不仅有助于低碳转型,也为海洋沿岸带来更好的生态保育效果。

  “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始终在相遇相知、相交相融中向前发展,共同缔造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说,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社会演进的基本规律,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动力,需要各国共同参与和行动。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