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观察人士预计:日本央行下周将决定缩减购债规模

来源: 宣讲家
2024-06-07 09:43:13

在接受调查的日本央行观察人士中,超过一半的人预计,日本央行将在下周的会议上决定缩减购买政府债券的规模。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50位经济学家中约54%的人表示,日本央行将在6月决定放缓每月约6万亿日元的购债步伐;约70%的人认为,由于近期日元的疲软,这种行动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至于日本央行下次加息的时间,调查显示许多观察人士正在将预期的时间框架提前。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现在预计日本央行将在7月采取行动,而在4月的调查中持这一观点的受访者比例为19%。预计日本央行将等到10月加息的受访者比例从4月的41%降至三分之一。此外,只有一位受访的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央行将在6月14日的政策会议上选择加息。

自4月底和5月初日元跌至34年低点以来,日本当局采取了有史以来最激进的干预行动以支撑日元。约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在日本当局采取行动后,日本央行面临着需要对日元疲软做出回应的越来越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日本经济已经连续三个季度收缩或停滞,各种期限的政府债券收益率创下了10年来的最高水平。因此,许多日本央行观察人士表示,日本央行官员们可能会优先考虑缩减购债规模,然后再上调基准利率。

三菱UFJ研究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Shinichiro Kobayashi表示:“考虑到迟早有必要调整量化宽松政策,目前减少债券购买是遏制日元疲软的最佳方式。”“鉴于对此举的猜测越来越多,如果日本央行不这么做,日元就有暴跌的风险。”

今年3月,日本央行结束了负利率政策,并实施了2007年以来的首次加息。日本央行还承诺,将每月购买债券的规模保持在6 万亿日元左右。日本央行植田和男当时表示,在缩减购债之前,他希望看到市场如何消化更广泛的政策转向

知情人士本月早些时候表示,日本央行官员可能会考虑现在是否是放缓购债步伐的合适时机,以及他们是否需要在下周的会议上提供更多有关前景的细节,以提高可预测性。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证券公司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师Naomi Muguruma表示:“像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那样,将购买债券的指导作为一种非事件或与货币政策分离的做法是可取的。现在发生的情况正好相反。”

人们越来越关注日本央行的常规债券操作,尤其是在5月13日日本央行减少购买债券的举动震惊市场之后。由于日本央行退出了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机制,并结束了扩大货币基础的承诺,市场参与者更难预测债券市场的走势。Naomi Muguruma表示,日本央行的购债计划因此成为市场的“噪音”,加大了当局提高其购债路径可预测性的紧迫性。约65%的受访者同意这一观点,称日本央行应该拿出一份路线图,说明计划如何调整购买政府债券。

目前,市场对日本央行下周将如何放缓购债步伐的具体细节似乎没有什么共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日本央行将削减1万亿日元的债券购买,另一些人则认为一开始的削减幅度会较小。还有一些人认为,日本央行在未来几个月只会公布削减债券购买的计划。

周四晚些时候,日元兑美元汇率报1美元兑156日元。日元兑美元汇率在4月下旬跌至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为1美元兑160.17日元。在这之前,植田和男在4月26日政策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时称对日元汇率没有多少担忧。但后来,他改变了语气,发出了高度警惕的信号。

NLI研究所资深分析师Tsuyoshi Ueno表示:“在植田和男4月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成为日元加速贬值的催化剂之后,日本央行这次发出鸽派信号的空间已经很小了。我正在关注任何表明提前加息可能成为现实的迹象。”

  这还只是技术层面的分析。如果从人心向背上看,裴先生,你可以在华盛顿街头问问美国人,台湾在哪儿,他们愿不愿意为台湾搭上性命。然后你再到北京街头或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问问普通老百姓答不答应把台湾分裂出去,他们会拼命的。美国人在阿富汗苦撑20年,最终摧枯拉朽仓皇溃逃。想在台湾赢?!痴人说梦吧。

  事实上,今年2月“气球事件”后,中美关系陷入了一个非常紧张的状况。中方一直秉承愿意对话的态度,但美方无端指责中国,并无对话诚意。

  “有些人总是在说‘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那是基于什么规则?如果是《联合国宪章》,中方没有问题,如果少数国家制定的规则,和许多国家一样,中方难以苟同。”他表示。

  所以,我们看到,最近在与中国打交道时,美方明显姿态放低,不管是拜登还是布林肯,都多次公开“喊话”,称希望与中方重启高层互动,加强管控,防止风险失控。

  南湖村村民杨金姣称,根据规划,南湖村安置工程包括住宅用地、产业用地和绿化用地等,但南湖村的还建房建在了产业用地上,2012年被市城管局认定为违建。

  他告诉布林肯:希望美方秉持客观理性的对华认知,与中方相向而行,维护好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冷静、专业、理性处理意外偶发事件。

赖乃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